天天看點

初夏時節話水果

作者:愛廣饒

立夏後,種類繁多、口味多樣的水果陸續上市。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成人每日水果的攝入量為200-350克,約相當于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或橙子。不過,根據2015-2017年中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監測結果顯示,大陸居民平均每标準人日水果消費量為38.1克,城鄉居民達到推薦量的比例僅為4%。立夏時節已過,應季水果會陸續上市,我們可購買新鮮水果,豐富自家的飲食結構,調節家人的口味,緩解燥熱,逐漸适應夏季的炎熱天氣。

01

櫻桃

初夏時節話水果

時光流轉,初夏時節,最讓人期待的水果當屬青翠葉片下低垂的一捧紅珠——櫻桃。

櫻桃好吃的不僅僅是口感,更應當被點贊的是其富含的各種營養成分。櫻桃富含維生素C、鉀元素以及花青素。花青素一般隐藏在深色的水果中,是一種強有力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人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花青素還能增強血管彈性,改善循環系統和增進皮膚光滑度,抑制發炎和過敏症狀,改善關節的柔韌性。櫻桃的血糖生成指數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櫻桃的鉀含量也較高,對穩定血壓很有幫助。市面上櫻桃的品種繁多,營養價值也不一樣。除了果子,櫻桃葉子可以用來煮水,有助消化的作用。挑選櫻桃時,要選表皮完好無小孔、顔色飽滿、手感硬挺、果梗翠綠的。

02

楊梅

初夏時節話水果

一說起楊梅,就讓人想起煙雨飄渺的江南水鄉。楊梅可以說是“最南方”的水果。國小國文課本裡有一篇《我愛故鄉的楊梅》的散文,“楊梅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楊梅漸漸長熟,刺也漸漸軟了,平了。摘一個放進嘴裡,舌尖觸到楊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細膩而且柔軟”。對于南方人來講,楊梅是舌尖上最美的感受,也是鄉愁的表達。對于北方人來講,在物流不發達的時候,鮮美的楊梅無法儲存,也是可望而不可及。

楊梅可以直接食用,也能加工成楊梅醬、蜜餞等。楊梅中的花色苷含量在水果中位居前列,花色苷是抗氧化劑,适當攝入對于保護血管、美容護膚、抗炎等很有好處。楊梅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這些成分可以刺激唾液、胃酸分泌,很适合夏天胃口差的人食用。不過胃酸過多、容易反酸的人,就不宜吃太多了。中醫則認為,楊梅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對于食後飽脹、飲食不消化等可起到一定的調理效果。

03

枇杷

初夏時節話水果

“羅浮山下四時春,蘆橘楊梅次第新”,北宋文學家蘇轼在詩中提及的初夏時節的蘆橘,指的就是枇杷。一說到枇杷,大家都會想到“止咳”。其實市面上常見的枇杷膏、枇杷露等都是以枇杷葉為主要原料制作的。枇杷果實的含水量達到了89%,一口下去幾乎都是汁液,可緩解嗓子不适症狀。

枇杷能夠為人體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還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它既可以食補,也可以入藥,是生活中受很多人追捧的水果。此外,枇杷高鉀低鈉,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枇杷經碰撞、剝皮後很容易氧化而變黑,最好及時食用,邊剝邊吃。枇杷也能和其他食材搭配,比如枇杷炖雪梨、枇杷銀耳羹等,口感更加豐富。

04

杏子

初夏時節話水果

民間有“立夏吃個杏,到老沒有病”的說法,雖是誇張,但足以見得大家對其營養價值的認可。杏除了含有豐富的鉀元素,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其中60%以上是β-胡蘿蔔素。

民間對大量食用杏有“杏傷人”的說法。中醫認為,杏是性溫偏熱的水果,大量食用會導緻口舌生瘡、便秘等。從食物多樣、營養均衡的原則來說,适量即可,隻要不是每次都超過4-5顆就沒有問題。說起杏,就不得不提到杏仁。杏仁分為甜杏仁和苦杏仁。苦杏仁因為含有苦杏仁苷,過量食用會中毒,要蒸煮,炒制以後食用。甜杏仁含有脂肪、蛋白質,還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2和鈣、鋅、硒等礦物質,可以經常食用。

春盡夏初,目之所及都是溫暖而又治愈的顔色,舌尖所觸皆是豐富而又甜美的味道。請把水果放在身邊可以觸及的地方,随時食用,随時感受夏天的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