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作者:娛樂獨角獸

作者| Mia

從開拍、開播到完結,萬衆矚目的諜戰大劇《哈爾濱一九四四》,無論熱度還是質感、口碑,都稱得上不負衆望。

播出以來,該劇在愛奇藝開播便以24小時打破了熱度最快破8500的紀錄,雲合、貓眼、燈塔、德塔文等多個資料平台持續領跑,編劇王小槍的草蛇灰線、伏脈千裡,導演張黎的叙事功力、光影美學都成為熱議話題……從無限反轉、身份揭秘到細節呼應,再到對人性的探究,最終編織成為一部濃縮世間百味、勾勒宏大時代的厚重曆史圖卷,值得反複品味。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而一部好劇的靈魂,必然在于“出色的人物塑造”。比起傳統諜戰劇,《哈爾濱一九四四》往更深遠處走了一步,它用鮮活的人物群像塑造,與其各自的命運抉擇,回答了生命的終極诘問:在“活到年底就算喜喪”的亂世,普通人何以安身立命,抓住一束讓自己不徹底堕入無間地獄的光?

在各個社交媒體平台上,讓無數觀衆扼腕歎息,共情流淚的,是一個“大反派”:由楊幂塑造的“關雪”。如同罂粟花一樣美而有毒的關雪,注定讓所有觀衆無法忘懷。演員表演與角色如何産生強烈的化學反應,成為整部作品中的關鍵一筆?

擊碎“女特務”臉譜,從關雪視角重讀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放眼整個劇集領域,強反轉、智鬥的諜戰劇,是容易出爆款的類型,同時也是國劇中最為成熟的類型。在幾乎人人皆可脫口而出幾部經典諜戰劇和經典角色的前提下,創新成了難點。

需要看到的是,傳統諜戰劇大多從男性視角出發,女性人物、尤其是女性反派人物往往單一臉譜化,淪為男主情義和智慧的陪襯,她們要麼是降智戀愛腦的花瓶角色,癡心不渝愛着男主,要麼過分狠毒、不似真人,沒能充分展現主觀能動性,淪為工具人和“背景闆”。随着觀衆門檻值提高,市場渴望更有立體多面性經得住反複品味的角色。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圖源:微網誌@小fang帝)

《哈爾濱一九四四》試圖用小切口描摹大時代,用小人物探究永恒人性,選擇了迥異于前人的女特務形象塑造,以及創新的叙事視角。

劇中的反派女主角關雪不再是花瓶,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一個武力值、智力值都足夠強大同時也有情感軟肋的特務頭子,是可恨亦可憐、冷血殘忍的反派,與男主卓文無數次極限博弈“旗鼓相當”,其強大複雜的核心,撐得起觀衆反複咀嚼品味。

身負“末代格格”的亡國之恨,從屍山血海中爬出,跌入至暗深淵,經受殘酷訓練,一路掙紮求生的關雪為活下去不擇手段,不信任任何人,也能夠舍棄所有下屬。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她反複試探宋卓文;對胡彬平靜說出“跟我回新京吧,然後去日本”,後者也為她抛下其他人的無情震驚;當她監聽到潘越和胡彬準備另尋“靠山”,聽從老金的建議安排殺手刺殺宋卓文,并嫁禍給潘越,借刀殺人、一舉兩得;為了保護弟弟關凱,答應嫁給胡彬時,關雪在包裡藏了槍,随時準備殺了胡彬。

關雪有完整的親情線、愛情線、事業線,也有人物成長弧線,有效支撐并強化了人物内在的行為邏輯動機,使得這一人物充滿可信度和真實感,逐漸被觀衆所了解,在痛恨與審判的同時,甚至部分程度觸動和共鳴——人物的一切“狠毒”,都不是無來由的。

這個“被迫剪掉辮子、冰封内心的格格”,颠覆了過往女特務形象,擊碎了千篇一律的“壞人臉譜”,對演員來說,這樣的劇本和角色能夠充分刺激創作欲,對觀衆來說,是一場表演盛宴,也拓寬了對人性的了解認知。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圖源:微網誌@小fang帝)

而通過這一關鍵人物的塑造,以及關雪視角的“親曆曆史”,《哈爾濱一九四四》試圖傳遞一種宏大的曆史觀:以小見大,以反面折射正面,進而剖析曆史的必然性。

女性視角帶來了更多感性體驗,豐富了諜戰劇的叙事。反派視角提供了“另一種新鮮的觀看角度”,亂世平民的命如草芥,與統治者的荒淫暴行形成強烈對比;關雪口中“吃大米都要分三六九等”的真實史實,令人不寒而栗;對731部隊人體實驗的直接與間接呈現,是近代史最血腥的一頁。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圖源:微網誌@·winterson·)

關雪一次次為虎作伥的殘忍,以及作為滿清遺民的萬般苦心謀劃,終究成空,讓觀衆更深刻領悟了日僞滿統治何以必敗、新中國必勝的曆史必然性,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正如關雪所說 “真有人為了不認識的人連命都不要”,“我們赢不了他們”。

“擺脫漂亮”的口碑反轉:更加多層次的楊幂

有信念感的演員表演,賦予故事以生命,從劇本文本轉化為一幕幕富有視覺沖擊力的畫面。當人物不再是“非黑即白”,其複雜多面性,也就為演員帶來了更大的發揮、再創作空間,同時也意味着更大的難度挑戰。

如何讓關雪這個全新的女特務“立起來”?這勢必需要更深層次的了解,更複雜多層次的演繹。

在40集劇中,作為反派女主,關雪的性格底色是一層層疊加豐富的,通過長時間跨度、不同情景的表演,人物形象不斷完善和反轉,進而與其他主演一起、共同撐起了劇集的戲劇張力,情緒逐漸上揚,直到最後謝幕爆發,擊中無數人的淚點。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圖源:微網誌@柒月yueyue)

一開始,“狠角色”關雪被稱為“爾濱三害”之一,她的“狠厲毒辣”遠近聞名:潘越口中的她,“把那個快斷氣的女的身上旗袍扒下來,抽了半管子血抹自己身上,單憑這一點,你我都不及她”。在審訊室的她閑庭信步、視生命如草芥,對下屬咆哮,一句“審訊室不應該是太平間,應該是特務科的産房,要問出東西才行,天天往外擡屍體有什麼用?”,不怒自威。

關雪雖看似經常“暴怒”,但實則多疑高智:一開始對卓文的試探中,背過身時神情滿是懷疑警惕,一回頭立刻切換甜美笑容,以外在的“變臉”,刻畫人物深層次的“善變”個性。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随着身世之謎、傷痕過往一層層揭開,關雪何以成為關雪,也有了足夠的邏輯合理性支撐。作為瓜爾佳氏後裔,關雪并非完全忠于侵略者、将複辟帝國的妄想視為生命支撐,可悲可歎。

在和卓文無數次棋逢對手的交鋒中,她用“戀愛腦”“吃醋”的小女生模樣讓所有人放下戒心、對她心生輕視,賭桌上兩張撲克牌的暗示,說明她早已察覺雙胞胎的秘密、放水隻為留後路,個人至上的“利己主義者”形象呼之欲出。但她并非人性全無:對卓文的真情使得這個角色有了更多厚度,引發觀衆共情。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圖源:微網誌@·winterson·)

前期看似“暴躁、用力過猛”,後半程則實作了人設層面的大反轉:一切脆弱、兇狠、病态都是她的僞裝,與此同時,“楊幂演技口碑反轉”引發熱議,“被關雪騙了”“對不起之前是我大聲了點”等聲音不絕于耳。

而具體到肢體、微表情、眼神等細節分析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楊幂。或許更準确的表達是,那一刻,你會忘了她是楊幂,而相信她是關雪。

如何将不同場景中的眼神戲、哭戲演出不同的細微層次感和差異感,如何通過真實有力的情感爆發,感染觀衆,是評價表演好壞的重要标準。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開篇的“關雪中槍徒手取子彈”,在抖音上收獲百萬點贊,她從渾身哆嗦、拿不住止血鉗,再到冷汗直下、低聲痛嘶直至癱軟,觀衆直呼“隔着螢幕都感覺到有多疼”,神情倔強兇狠,多疼都絕不流淚的“特務科鐵娘子”形象躍然屏上,也就為末尾傷心欲絕的痛哭埋下伏筆;

又或是關雪飛奔上樓奔向弟弟時,在上樓的一刻因巨大的恐懼躊躇不前,不敢相信的眼神,再揮手大喊讓周圍人不要看,想抱下自缢的弟弟卻抱不動,便小心翼翼捧住他,眼神逐漸成灰的變化;

最後和卓文對峙時,她知道自己多年前殺死了夫妻的徹底崩潰,從眼淚奪眶而出,進而呼吸急促、盡力克制,青筋暴突,哽咽至涕淚齊下,獨自機械吞咽食物、吃到幹嘔,不美但震撼人心,對比此前關門後的放聲大哭截然不同,令觀衆對這個人物有了更多複雜感受。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圖源:微網誌@·winterson·)

正如《演員的自我修養》中所說,“表演需要調動演員有意識的思想和心理,達到天性的下意識創作。在排練中,演員需要尋找内部動機以證明行動的合理性,完成規定情境的舞台行動。”

在多場“化身人物”的戲中,楊幂完全摒棄了過往的表演方式,完成了高難度挑戰,更是在潛移默化中推動觀衆實作情感轉變,對關雪這一角色由恨而生惜,對她的演技也從質疑轉變為認可。後面幾場重頭戲更是成為人物高光,令觀衆劇終仍久久沉浸回味。

德塔文資料顯示,“反派真實”“口碑反轉”“實力推薦”“喜歡楊幂演繹的關雪”成為輿情熱詞,主旋律正劇擴大了楊幂的各年齡段閱聽人群體。演員主動“抛下漂亮”付出極大努力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挑戰自我,實作蛻變的過程。這一次,是過去未曾見過的楊幂。

情緒式打分:飯圈亂象對演員的傷害

遺憾的是,針對《哈爾濱一九四四》以及楊幂本人,一些并不客觀理性的聲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更多觀衆的理智判斷。

身處流量風口多年,但凡有新的電影劇集上線,楊幂總是會承受更多的關注,同時也遭到更多可能并不公正的“黑”。正如德塔文資料指出,“楊幂近期的閱聽人分布在全國各線級城市,且全年齡段的男女閱聽人占比比較均衡。出道多年積累的紮實國民度,隻要作品播出,楊幂勢必會成為話題中心人物。”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在豆瓣、抖音等諸多平台,一些複制粘貼的負面短評随處可見,部分使用者“沒看過或隻看過切片就打一星發洩情緒”,偏離劇集本身内容品質的惡意讨論,進一步影響了劇集評分,讓一部分不知情觀衆錯過了一部優秀正劇與其中酣暢淋漓的群戲,并加速了輿論環境的惡化。這對于全體創作者的心血付出、大量一比一複刻還原的用心細節來說,并不公平。

上述飯圈亂象是資本推波助瀾下,唯流量時代的不良遺留症。先入為主的有色濾鏡下,部分觀衆喪失獨立思考判斷能力,跟風加入網絡狂歡,這種環境不利于演員的成長進步,也傷害了演員的積極進取心。

在我們看來,《哈爾濱一九四四》和楊幂本人的演技,被低估了。比如借潘越之口提及“卓文像電影明星浦克”、而浦克本人的出道作正是《真假姐妹》,為雙胞胎的秘密埋下伏筆;卓文吃黃面的細節,還原了那個“中國人不能吃大米”的黑暗年代,一系列根植于真實曆史的細節,撐起了劇集的質感。

“擊碎臉譜”的關雪,與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曆史

人物塑造來看,從關雪到特務科衆人,均可謂個性鮮明生動,令人信服,而他們的命運走向也牽動了每一個觀衆的心,從這個角度來說,人物塑造、演員表演是成功的。這一次頂級班底的碰撞冒險頗具驚喜,完成度遠在水準線之上,遺憾的是目前粉黑大戰波及到劇集口碑,也讓演員承受了許多不應有的非議。随着時間推移,或許會有更公正的評價。

對于任何演員來說,“挑戰自我、拓展邊界、重新出發”的勇氣,都是值得肯定的。關雪之後,下一個角色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對于出道二十餘年、留下許多經典角色記憶的楊幂,我們期待着下次更不一樣更特别的銀幕、熒屏答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