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夫妻退休後,逼自己盡快完成這幾件事,餘生才有福氣

作者:海陽融媒

熬了大半生,換了幾個機關,看了很多張臉,終于退休了。

離開機關的那一天,如陶淵明說的:“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

人是自由了,但是怎麼才能過好日子呢?不能得過且過,不能盲從别人,做自己才是最大幸福。

如何做自己,我們以陶淵明為偶像,學一學他的心态和行動。

退休之後,成年的兒女遠走高飛,小日子還得是夫唱婦随,婦唱夫随。因而,福氣要逼着自己,盡快做以下幾件事,找到最佳生活方式。

夫妻退休後,逼自己盡快完成這幾件事,餘生才有福氣

01

關于養老地點:退休夫妻,與其猶豫要不要去農村養老,不如試着去農村小住一段時間。

陶淵明幾次進入職場,又幾次辭官。

最後一次,他在彭澤縣做縣令,勤勤懇懇工作,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

有上司來檢查工作,還得陶淵明去很遠的路口接待,還要穿戴整齊。

看到上司的官架子,陶淵明就生氣了。他要馬上離開。

妻子勸他:“稻谷馬上要熟了,你總得管一管公家的那幾畝地吧。”

陶淵明聽了妻子的話,想了想,還是辭官了。

他在《歸去來兮辭》裡寫道:“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裡,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欤之情。”

雖然彭澤縣和老家,相距百裡,公家的地也能種,也能喝酒,但是歸鄉的情愫,連綿不斷地冒出來。

事實證明,陶淵明夫妻回老家後,日子過得很好,也算對路了。

到老家後,陶淵明寫下:“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去老家試一試,如果你真的有了陶淵明的生活狀态,那就好了。雖然苦了一點,但是夫妻一起種豆,種瓜,早出晚歸,也是一種福氣。

但是你呢?到了農村,也許不太适合,馬上就和陶淵明的境界反着來了,或者因為老家的親戚,都勢利眼;地方上的人,小農意識太強烈,導緻你不想持續待下去。那就及時離開好了。

到哪裡養老,最重要的是心态。與其猶豫要不要回農村,還不如試一試,小住幾天,自己就有了決定。農村或者城市,總要打消一種念頭,才能生活舒服。

夫妻退休後,逼自己盡快完成這幾件事,餘生才有福氣

02

關于家庭經濟:退休夫妻,與其猶豫要不要繼續打工,不如逼着兒女都賺點錢。

為什麼我們要去職場?為什麼看到各種臉色,還要堅持?

其根本是為了得到好處,多數的人,不是因為打工很快樂。

陶淵明在文章中寫道:“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家庭很窮,難以養活一家老小,是以想盡辦法去了職場,去了城市。

但是後來,生活好了一些,于是就不再那麼努力賺錢了。

陶淵明除了在老家種地,更會教育自己的孩子。

他寫自己的育兒感悟:“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他還會送兒女去學堂,給兒女長點 本事。遲早,兒女都要靠自己。

回到現在,夫妻都退休了,一般生活不會太差。繼續去打工,或者做生意,賺大錢,還不是為了兒女富起來。

其實父母什麼都留給兒女,這是錯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樣的道理,老夫妻要牢記。

退休後,适度幫助兒女帶娃,創業,但是一定不要再把自己當成職場人。

太能幹的父母,會讓兒女堕落,這是不可取的。

有一個詞語,叫“專職兒女”。也就是說,兒女在家,享受生活就行了,人畜無害。這是沒有遠見的,畢竟父母會先走。

還有兒女說:“一人退休,全家休息。”是啊,依靠終身俸,也能一家人夠吃喝,但萬一老人生病,或者家庭有意外情況,又如何呢?

逼着兒女多去賺錢,若是沒有賺錢的本事,逼着他們繼續讀書,學一門技能。實在不行,去打工都是對的。

夫妻退休後,逼自己盡快完成這幾件事,餘生才有福氣

03

關于合群與否:退休夫妻,與其尋找廣場舞、麻将館,不如更好地關愛家庭。

世界很大,我們去了很多地方,工作場合很多,認識的人很多。但是能夠貫穿你一生的,唯有家庭。

當陶淵明離開職場的時候,一到門口,就非常開心:“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顔。”

他還告訴自己:“我要跟世俗之人斷絕交遊。”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要是退休了,還到處混圈子,這是很累的。

把圈子縮小,隻有自己的小家庭,就夠了。其他的社交,聚散随緣。

和老同僚慢慢走散,你和職場就真的斷聯了。

在未來的生活中,你是否要跳舞,打麻将,應該尊重自己,而不是誰來邀約,就不好意思,強作歡顔,就去湊合。

要做自己,不看臉色,就得學會不合群;但是你的骨子裡,害怕孤獨。這是沖突的,你不要擔心,把家庭搞好了,煙火氣有了,自然不會孤獨。

你還可以放大家庭,和兄弟姐妹走動,若是老父母還在,就去孝順。好的家庭,才是我們餘生最大的底氣。

夫妻退休後,逼自己盡快完成這幾件事,餘生才有福氣

04

最好的養老狀态,就是“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

順其自然地走完這一生,尊重家庭、人生發展的自然規律,該認命就認命吧,别瞎折騰,别躊躇不前。

逼着自己,盡快選擇養老的地方、兒女變成頂梁柱、重心放在家庭裡來,以後的日子就順了。

當然,我們還要逼着自己,更加愛自己的夫妻,鍛煉身體,幹淨整齊,帶着善意,樂意學習等。

退休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千萬别迷失自己,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