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煥新更新!"互換通"上線一周年,一攬子優化舉措将利好投資者

作者:國際金融報

作為大陸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序中的重要裡程碑,5月15日,内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下稱“互換通”)迎來上線運作一周年。

一年來,交易清算等機制安排運轉順暢,業務量持續上升,不僅為境内外投資者開展人民币資産配置提供了便利、高效的風險管理工具,也推動了大陸債券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穩步發展。

從“0”到“1”隻是開始,奮進腳步永不停歇。為進一步滿足市場需要,内地與香港監管機構日前集中上新一系列優化舉措。在業内人士看來,這将更大程度推動人民币利率互換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在滿足境外投資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時,帶動境内投資者專業能力的提升,進而進一步促進大陸金融市場的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對外開放。

日均成交增長近3倍

2023年5月15日,随着京港兩地同時鳴鑼,備受關注的“互換通”正式上線運作,這也是内地與香港首次在金融衍生工具領域引進互聯互通安排。

境内外投資者可經由内地與香港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在交易、清算、結算等方面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在不改變交易習慣、有效遵從兩地市場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換交易和集中清算。

人民銀行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4月末,20家境内報價商與58家境外投資者,累計達成人民币利率互換交易3600多筆,名義本金總額約1.77萬億元人民币,日均成交名義本金約76億元人民币,按月計算的日均成交名義本金增長近3倍,從上線首月日均約30億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4月日均120億元人民币以上。

與此同時,大陸已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互換通”的啟動與“債券通”相輔相成,為國際投資者在投資内地債券市場時對沖利率風險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吸引更多海外機構長期投資者持有内地債券。

記者了解到,自“互換通”上線以來,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持債餘額累計增長近8000億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3月末,境外機構已連續14個月淨買入中國債券。

在中銀香港全球市場部總經理朱璟看來,“互換通”之是以受到廣泛歡迎和關注,主要得益于其可以大幅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和清算成本,讓持有中國債券等人民币資産的境外投資者可以更好地實作頭寸風險管理目标。

彭博亞太區總裁李冰同樣指出,“互換通”為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境内的利率互換市場提供了有效途徑,有助于實作更加多元的投資和風險管理政策。

他觀察到,在“互換通”推出的一年裡,随着中國債券市場的回暖,國際投資者的參與不斷深入,對于使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風險的需求不斷增加。是以,“互換通”交易日漸活躍,呈現月均持續增長的積極态勢。

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資本市場及證券服務部聯席總監張勁秋也對記者表示,過去一年,各類境外投資者通過“互換通”積極參與到流動性更好、交易品種更豐富的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換市場,運用衍生品工具更好地管理利率風險。“‘互換通’為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增添了新活力,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換市場的活躍度不斷提升,境内外金融市場的關聯也在日益增強。”

迎多項優化新安排

“互換通”上線一周年之際,人民銀行再度釋放政策利好,優化“互換通”機制安排。具體來看,優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豐富産品類型,推出以國際貨币市場結算日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換合約(IMM合約)。在境外利率互換市場,IMM合約是主流的交易品種。一方面IMM合約起息日固定,有助于投資者管理定盤利率風險,更好地開展各種投資政策和管理利率風險;另一方面,國際投資者可以使用相同IMM日期的不同利率互換合約開展各國利率之間的宏觀對沖交易,更好地滿足全球投資者的需求。

二是完善配套功能,推出合約壓縮服務及配套支援的曆史起息合約。合約壓縮是國際清算機構為投資者廣泛提供的集中清算增值服務,境内外投資者可以對買賣方向相反、合約要素符合比對規則、已納入集中清算的利率互換合約進行壓縮,減少存續期合約數量和名義本金,便利投資者更好管理存續期合約業務規模,降低資本占用。曆史起息合約則主要用于配合合約壓縮功能使用。

三是推出其他便利舉措,譬如将“互換通”費用優惠再延長1年,對于境内外投資者通過“互換通”開展的交易清算實行費用全額減免,促進降低業務參與成本。

東方彙理銀行環球金融市場部亞太及中東地區宏觀産品主管及聯席交易主管胡文濤分析認為,“互換通”機制的持續優化,正令離岸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人民币利率互換交易方面的做市能力持續提高。“當離岸做市商通過‘互換通’以境内利率衍生品來對沖風險後,便可以向客戶提供更有競争力的報價,這無疑将顯著降低境外投資者對沖利率風險的操作成本,并實作更精準的債券持倉期限管理。”

他認為,随着“互換通”上線IMM合約、合約壓縮服務和曆史起息合約等新功能,未來境外參與者不但可以獲得遠期起息的利率衍生品報價,還将增加對存量交易進行提前交割結算的操作便利性,進而更好地協助境外參與者管理利率風險。

“一系列優化功能,将推動境内市場與境外市場的交易品種和交易習慣進一步接軌,有利于境外投資者更有效地管理現金流,在交易中提高保證金的使用效率,并且提升境外投資者參與内地銀行間利率互換市場的便利性。”張勁秋表示,随着這些優化功能的上線,預計境外投資者的交易積極性和活躍度将進一步提升,這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特别是長期資金投資中國債券市場。

展望未來,張勁秋認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回升向好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宏觀環境。與此同時,監管機構不斷推動各項業務開放和優化措施落地,也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這些使得人民币資産的投資價值不斷提升,并将繼續推動更多境外機構将人民币資産作為其全球資産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