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遠飛不敗的“四大鴿系”,你棚裡有嗎?

作者:一古人雲

翁禮成先生是鴿界老教練員了。當年經他一手培育的3000公裡“巴蜀鴿後”和2500公裡“海拉爾鴿王”,已翻過曆史的一頁。1989年,他開始系統引進外籍品種鴿,經過不長時間的磨合研習,在當地300、400、500、600、700、800、1000、1500、2500、3000公裡10個級别賽事上,連續18年打入前3名,每個級别都獲得過冠軍。翁先生養鴿與時俱進,觀念推陳出新,這是他保持20年不敗、輝煌永繼的根本。尤其是他對當今全球走紅的幾個主流鴿系,更有着用過之後的切膚體會,這對國内衆多持有該鴿系的鴿友來說,具有寶貴的借鑒參照作用。那是來自賽場火線拼殺者的育賽之履,那是經無數成功翔績驗證過的捐贈之言(以下之談采用翁先生第一人稱叙述)。

永遠飛不敗的“四大鴿系”,你棚裡有嗎?

詹森系,在一般人的概念裡,以為隻能在三五百公裡有戲。我認為它短、中、長都能發揮,在四川這樣的地理氣候下,飛得還特别好。具體說來,就是三、五、七百快,幹公裡穩。以上是指純系詹森使用。

因為我有個習慣,不管哪個品系,至少要引回4隻以上原種,首先讓它們純系内交,二代X四代、三代X四代、一代X三代,育出二三十羽,一些外表條件特别好的,留備:曙來作雜交材料,其餘統統參賽以探虛實。這叫破壞性摸底,肯定會有損失。但好處是及早能知道手裡的東西究竟是真是假,同時也探明花大錢買回的名系之底牌。待情況摸;青後,再行正式育種。打比賽,當然是雜交出的會更快、更韌。我的體會是,在四川300—500公裡,詹森X詹森,或詹森X楊阿騰,或詹森X狄爾巴勝算較大;700公裡以上,詹森X李種,或詹森X吳淞較有把握。玩詹森,竅門在控制沾血比例,不管雜交什麼品系,詹森主血占有比率要控制在3/4。這樣既不失該品種的竟翔特性和基本外貌,又能明顯提高比賽時的突破力。另外比賽距離越遠,育種時詹森主血所占的比例宜越少。

我引的是“早期詹森”,體質特别棒,而且經得起反複近親繁殖。近親後代體質、肌肉、外貌仍不失原種上代。一些極端近親如父女配、兄妹配的後代鴿,身體也很好,從來不生病。不像“後期詹森”,動不動生黃長痘,極易生病。我們四川鴿友,最看重鴿眼。可早期詹森鴿的眼睛偏偏不好看,底砂積弱,甚至沒有内線口,但用起來效果卻非常好。特别是到了三代後,成績突飛猛進,勢不可擋。而且淡斑色的成績最為突出,黃眼又比砂眼表現好。一般人所說的詹森代表眼是煙灰色白砂眼,看上去灰蒙蒙的,配在灰鴿和淡斑鴿身上,我認為是退化的表現,實際放飛效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凡王路易是一支古老的鴿系,也是至今棚裡十多個外血品種裡我最喜歡的品種。它長得尖頭把腦,黑不溜秋,雌雄難辨,其貌不揚,可就是不掉鴿子1500公裡内,無論好壞天,純種的凡系鴿怎麼放怎麼回,從來沒讓我失望過!以前聽人說,看書上寫,都講凡王路易屬晚熟品種。但我用過才知道,所謂早熟、晚熟,純粹因人而異,因鴿主人為需要而變。比如,我育出的一隻純凡系鴿,出殼才100天,就在重慶市江北區1700羽參賽鴿中飛出幼鴿組冠軍,同時打入總排名前10名内。你說它是早熟還是晚熟呢?

永遠飛不敗的“四大鴿系”,你棚裡有嗎?

現在看來,當初我很幸運,得到了最好的凡王路易鴿。流淌在它們身上的,有“90号”、“372”、“司賓号”三大名鴿之血。正是這幾年使用凡王路易的快樂和驚喜,才讓我相信了名種就是名種,遺傳性特别強,随便你怎麼雜,就是脫不了它的外形特點和固有的飛翔能力。凡系鴿幼時眼睛挂綠水,長大後逐漸變幹,直至成為金黃色、古銅色,再配上一身深雨點羽毛,雖然不及楊阿騰鴿大将風度,卻比楊阿騰表現要好!往往内交純種之身,幾個月鴿齡,就能在蜀地三五百公裡賽事裡輕松拿下好名次。甚至一隻出自同父異母的近親鴿,還飛出重慶市江北區幹公裡大賽冠軍!凡系之優良種氣,由此可見。目前凡王路易系我僅是純種使用,如果将來考慮雜交,前景看好。

楊阿騰頭形、眼睛相當漂亮,遺傳性強。我直接用純種二代鴿出賽,得過620公裡冠軍,當天歸巢(1660羽參賽,歸途要翻山)!我認為楊阿騰鴿系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鴿眼,當年的創系者竟然能培育出紅、黃、藍、綠、紫、褐、銀如此漂亮絕倫的眼睛,令人驚歎。楊阿騰也像其他純種鴿一樣,具有耐近親的特點。連續近交三五代不出畸形,身體照樣強壯不會生病。現在楊阿騰已很普及,養的人很多,來源出處複雜。我還是認為來自荷蘭米歇爾貝克的楊阿騰最具正宗,它忠實嚴謹地保留了楊阿騰鴿的所有特點,眼睛标準化,黃眼金圈,砂眼藍圈;羽色标準化,深斑或花頭白條;血統更是非“多利”即“斑點”,一脈相承,沿綿不絕。所有這些,無不展現出楊阿騰傳人的專業造詣之高不可攀。

我個人不喜歡楊阿騰的花頭白條鴿,所引的楊阿騰都是幹幹淨淨的雨點。但純系内交下代出花頭白條的機率很大,為了自己的那點兒主觀好惡,隻好忍痛殺棄。白花楊阿騰不是不好,有的反而是特别的好。雖然我讨厭花白鴿,但對那種隻夾一兩根白條的,卻異常珍惜。事實證明,那多是好東西,不要摔了。還有金眼X金眼偶然出來的紫羅蘭眼,也是寶貝,通常我會直接留下來作種。自己選留下來的二代、三代内交鴿,有了一定數量,你就會發現,它們無論在外貌氣質和育種效果上,都要超出原莊一代鴿。在雜交使用上,楊阿騰X詹森是絕配,好得很,下代眼睛雖不如楊阿騰純系好看,但能飛,怏且穩。

在實際運用中,我更喜歡用楊阿騰X凡王路易,這兩個品種上代祖源互通,外形毛色近似,性格脾,性相若,況都擅飛長距離,彼此應該更易融合。事實正是這樣,兩系雜交下代外形綜合,體質健壯,恥骨堅硬,後把豐盈,身形拉長,整個身形變得更加美觀協調。另外,楊阿騰X凡王路易的下代,眼睛不但好看,還很銳利,不用放大鏡就能看到内線口。不過,對内線口不要太迷信。幾年前我兩赴上海專程去買3000公裡超遠端獎鴿,看了大約2/3吧,讓我吃驚的是,這些英雄鴿幾乎都沒有内線口,有的也是那種窄窄一圈的劣質内線口。我買回的6隻也沒有内線口。還有,我對圈子裡很多人信奉的瞳孔“栉膜理論”(即眼底視團),也深表懷疑。用它來判斷一羽鴿能不能飛、飛多怏、飛多遠,根本靠不住。

狄爾巴也是一支古老而又神秘的鴿系。好的狄爾巴應是灰中帶胡麻點的那種。胡麻點灰鴿并不是常說的噴點灰,它比噴點灰的點要大,仔細看每片小羽上綴有一個大的黑點。狄爾巴鴿眼用我們四川鴿友對好鴿的要求,它不能算及格。表現在它是盆形砂,底砂和面砂交壤

處“很陡”,砂粒在這裡突然變得稀疏起來,但這并不影響它的作戰能力。在賽場上,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穩,惡劣氣候照樣氣貫長虹。尤擅300—800公裡中長距離比賽,常有驚人表現。狄爾巴以灰為主,除了上面說到的胡麻色,大多是灰、噴點灰,灰夾白條、淡斑色,也有異色鴿。我就有一對像成熟老南瓜皮一樣的黃色狄爾巴,眼志亦是金黃圈,乃内外皆優的一流品相。

人說狄爾巴長相無甚特點,我認為隻有抓到手裡你才會覺得它非常漂亮,尤其是它的恥骨、肌肉長得好,手感舒服極了。遺傳到位更是其長。一個有品位、有追求的養鴿人,其育種隊伍中,不可沒有狄爾巴。所有引進的外籍原鴿,繁衍到第三代後(孫輩),就要考慮回交的問題了,否則就有斷根的危險。回交,采用三代X四代,或二代X四代都可,這樣既能沿續品種特征又能再接再厲,永保賽績。

總之,詹森、凡王路易、楊阿騰、狄爾巴這四個品種都不錯,使用效果不相上下。是以,在我的心目中,它們并列第一。養外血要想有個好前途,關鍵還是起初引種的來源要可靠,有條件,最好是到該品種的創史棚或繼承者原棚去引。鴿子的來源很重要,但通常是萬劫不複後、或者真正看得懂什麼是好鴿時才知道這一點,為時已晚。隻要是真正的名種鴿,又源自可靠出處,終有一天能開枝散葉,發揚光大。我就是用這四個品種互配,光去年一年,其後代在隆昌700公裡賽事中(有1000多羽參加),一口氣就飛回120多羽,其中當天歸巢28羽!這在20多年前手裡隻有“土馬路”的時代,是不可想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