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然爆火!小馬寶莉卡到底有什麼魅力?

作者:掌上青島

作為由美國孩之寶公司出品的經典卡通片,《小馬寶莉》曾經于2013年登上央視少兒頻道等國内電視平台,講述了一群憨态可掬、性格各異的小馬學習魔法、守護家園的故事。卡通片播放完畢,小馬逐漸淡出孩子們的視線,并未引起強烈反響。然而,十餘年過去了,這一動漫IP卻随着其周邊産品小馬寶莉卡的熱銷而爆火。記者調查發現,繼奧特曼卡之後,小馬寶莉卡又成為國小生群體社交“硬通貨”,這個愛集卡的圈子被稱為“馬圈”,“圈裡人”熱衷于購買、收集、交換,有人集卡多達幾百張,為此花費上千元。一張張小卡片為什麼能夠風靡?它們有什麼魅力?面對孩子們高漲的集卡熱情,家長們應該怎麼辦?

現象

小卡片火爆線下和線上

5月14日下午放學時間,青島基隆路國小六年級學生小穎(化名)走出校門後徑直來到學校旁邊的文具店,端詳起貨架上的小馬寶莉卡趣影包,按照網絡部落客傳授的抽卡攻略挑出兩包。“我每次就買一兩包趣影包。”小穎說,自己買過很多次,已經記不清自己具體有多少卡了,“反正有一大摞,不少于60張吧。”随後,記者又探訪了附近另外兩家文具店,發現店主都把小馬寶莉卡放在店内最顯眼的位置上。晨夕緣文具店店主告訴記者,自從小馬寶莉卡在國小生中風靡之後,她的店鋪就一直進貨。雖說每單利潤比較少,但“買的孩子相當多”,是以帶來的總利潤還算可觀。除了卡片,店裡還出售裝卡片的卡包,便于孩子們儲存卡片。

突然爆火!小馬寶莉卡到底有什麼魅力?

蕭同學展示自己抽到的ssr級卡。管浩然 攝

在青島棗山國小對面的兩家文具店,記者看到店内C位貨架上同樣擺放着一包包五顔六色的小馬寶莉卡,而非文具。“小馬寶莉卡從今年年初就開始流行了,很多孩子專門來店裡買這種卡片。”一家文具店的店主于先生說,據他觀察,購買者以四五年級的孩子居多,國中生也有,熱衷集卡的孩子們給學校周邊的文具店帶來了不小的客流量。

記者随機在青島晚報小記者群體中發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0%的孩子或身邊的小夥伴有收集小馬寶莉卡的行為。

小馬寶莉卡不僅線上下實體店形成購買熱潮,線上熱度也居高不下。記者在小紅書平台搜尋“小馬寶莉卡”,相關筆記有71萬之多,商品則超過14萬件。還有一些視訊部落客直播開卡,僅靠每晚拆十幾包卡片也能吸引上千人圍觀。在購物網上,小馬寶莉卡月銷量超過2萬件的店比比皆是,有的店鋪卡片月銷量甚至能達到200萬件。

文具店把小馬寶莉卡擺放在C位。範勝瑤 攝

調查

價格不菲抽好卡易上瘾

“幾毛錢一張?”“一包卡片,貴不到哪去吧。”……記者就小馬寶莉卡的價格随機采訪了部分市民,發現但凡家中沒娃、不了解這種卡片的市民通常都會“小觑”它們的“身價”。那些家裡有娃愛集卡的市民則很清楚這些卡的“含金量”,甚至有家長直言:“集卡很‘燒錢’。”

記者線上下文具店看到,一包包小馬寶莉卡裝在盒子裡,通常按包出售,有趣影、彩虹、輝月、暮光等多種包裝,每包售價從2元至10元不等,最貴的暮光包50元一闆,每闆4包,每包隻有五六張卡,卡牌還分為R、SR、SSR等不同等級。每次購卡都像是抽盲盒一樣,孩子們常常是精挑細選半天,然後小心翼翼打開,期待着能抽到心儀的卡片。

“大部分孩子拿零花錢來買卡,一次隻買一兩包,過幾天再來買一兩包。有的家長會陪着孩子一起來買,一買就買一整盒。”據市南區東信為民文具店店主介紹,整盒小馬寶莉卡價格不菲,一整盒輝月包售價從180元至488元不等。記者了解到,整盒購買卡片在“馬圈”是一件“很有面兒”的事,這種行為甚至還有專屬名詞,叫作“端盒”。

同樣都是小馬寶莉卡,售價為什麼會差幾倍?隻買便宜的不是更劃算?事實上,不同價位的卡包中抽出卡牌的稀有程度會不同,價格越高、抽到等級高的稀有卡的機率就越大。為了擷取稀有卡,孩子們就會不斷購買。在網絡社交平台“你為小馬寶莉卡砸了多少錢”的話題讨論中,花費幾百元、上千元的很常見,有些家長吐槽孩子為了買卡已經“豪擲”上萬元。

突然爆火!小馬寶莉卡到底有什麼魅力?

國小生放學後到文具店挑選小馬寶莉卡。管浩然 攝

聲音

支援反對分了兩大陣營

“我每周有50元的零花錢,其中10元都用來買小馬寶莉卡了。”在棗山國小附近的文具店采訪時,記者遇到了來買卡的蕭同學,夾在挑卡的國小生中,她的身高有些“突兀”,因為她今年讀高一。蕭同學說,自己身邊玩卡的高中生極少,但這不妨礙她每周買卡,“每個人都有興趣愛好,我現在最喜歡的就是集卡。”

記者在釋出的調查問卷中設定了“你或同學收集小馬寶莉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這一問題,大約有20%的小記者是因為喜歡卡通片中的角色,有30%的小記者是因為卡片設計精美、吸引人,還有20%的小記者則是為了和同學有共同語言,因為“同學都玩,不玩就out了”。

突然爆火!小馬寶莉卡到底有什麼魅力?

拼多多一家網店小馬寶莉卡銷量超過200萬件。

孩子們是不是都贊同收集小馬寶莉卡?從調查問卷結果來看,小記者明确分成兩個陣營。“集卡能放松心情,湊齊某個套系也很有成就感,為緩解學習壓力找到一個出口。”萬藝璇明确表達了贊同态度。夏彥宸認為,隻要不沉迷、不影響學習,是可以收集卡片的。顔佳航說,收集卡片其實收集的是一種情懷,長大後看看這些卡片也是美好的回憶。楊明翰則認為,收集卡片沒意思,買卡片的錢可以用來買書開拓眼界。王俊皓也不贊成玩卡,他擔心分散精力、影響學習。

對于集卡行為,小記者家長們也意見不一。“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生活的前提下,可以允許孩子根據喜好收集卡片,但家長要正确引導,讓他們學會理性消費,拒絕不良誘惑。”小記者陳昱霏媽媽的中立觀點頗具代表性。也有家長明确支援孩子集卡,因為自己童年就曾收集過很多東西,如今回憶起來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純粹的快樂。還有不少家長則完全不贊同,主要原因是擔心“玩物喪志”“浪費時間”“過分沉迷”等。

建議

防止沉迷不能一堵了之

“當初流行收集奧特曼卡時,我們班就專門開過班會,組織孩子們一起讨論過這事。”在市南區優秀班主任、青島太平路國小三年級4班班主任劉名萱看來,小馬寶莉卡和奧特曼卡本質上是相同的,都帶有抽盲盒屬性,确實可能吸引部分孩子沉迷其中。但家長和老師們要理性看待這一問題,不能直接将孩子收集卡片定性為錯誤行為,以強硬的“不行不準”對這種行為一堵了之,而是應該引導孩子深入思考,這類卡片出售的目的是什麼、自己怎麼做才是正确的,怎樣才能防止沉迷、不亂攀比。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上瘾的迹象,家長可以嘗試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力,比如一起增加戶外運動、閱讀的時間,尋找更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

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個人、青島五十八中心理成長指導中心主任王克偉認為,《小馬寶莉》卡通片傳播的是真善美的理念,孩子們喜歡這樣一個動漫IP并沒有什麼問題。明智的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玩卡”,在這個過程中啟發孩子思考通過動漫IP學到什麼、想到什麼,讓他們明白小馬勇敢、善良、真誠等品質是真正值得關注的閃光點,還可以和孩子商量通過幹家務等方式來“置換”購卡資金,引導他們學會節制、把握适度原則,簡單粗暴地阻止隻會徒增孩子的痛苦,對于解決問題沒有實質性幫助。

據王克偉分析,過度沉迷集卡的孩子往往和沉迷遊戲的孩子有相同點——在現實生活中,他們被過分打壓否定,缺乏價值感,就通過玩遊戲、集卡擷取一點“成就”,來實作自我的心理慰藉。要防止孩子沉迷集卡等娛樂活動,家長們應該首先從自身找原因,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了解和肯定,幫助他們實作正向的自主管理。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記者 張琰 見習記者 管浩然 魯繼青 實習生 範勝瑤 小記者 夏彥宸 李金愛 楊雨佳 顔佳航 楊明翰 王俊皓 萬藝璇 陳昱霏 郐清然 楊子航 于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