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類人自己感覺“身體很好”,但可能身體器官早已悄悄“壞”了!

作者:有來醫生

58歲的黃先生因無誘因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狀加重,而前往醫院就診。

就診時,黃先生自述間斷咳嗽、咳痰、喘息5年,每年季節變幻時症狀加重,2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述症狀加重,主要以活動後喘息明顯,伴咳嗽,咳痰,為白黏痰為主,晨起量多,無發熱,無畏寒、寒戰,曾有自行服藥,但症狀未見好轉;有吸煙史40年,每日平均30支左右,之前從事電焊工作20餘年。

醫生為其查體提示體溫36.7℃,呼吸20次/分,心率82次/分,血氧飽和度94%,神志清楚,呼吸急促,雙肺可聞及幹性啰音;完善血正常、CRP、降鈣素原、胸部CT、肺功能等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降鈣素原、CRP均未增高,胸部CT顯示未見片狀密度增高影,可見多發肺氣腫;肺功能檢查結果為中度阻塞性肺功能障礙,結合黃先生的病史及檢查結果,診斷為代償性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醫生叮囑黃先生首要任務就是戒煙,同時給予口服孟魯司特鈉片、茶堿緩釋片、肺力咳膠囊等藥物治療,并配合呼吸功能鍛煉,做腹式呼吸、縮唇呼吸,以加強呼吸肌的活動,增加膈肌的活動能力。

通過7天的規範用藥治療及配合呼吸功能鍛煉後,黃先生的病情控制穩定,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狀明顯減輕,醫生叮囑繼續堅持戒煙。

1個月後,黃先生複查,告知咳嗽、咳痰等症狀基本緩解,複查肺功能結果顯示肺部阻塞現象得到好轉,肺功能基本恢複正常,對治療結果表示滿意。

醫生提醒,代償性肺氣腫主要是由于肺組織發生了損害,導緻容積縮小所引發的肺部膨脹,其病因多與長期大量吸煙有着直接關系,是以治療該疾病的關鍵是戒煙,規範治療的同時還要堅持肺功能鍛煉,才能有助于維持較好的肺功能狀态。

5類人自己感覺“身體很好”,但可能身體器官早已悄悄“壞”了!

生活中,有那麼一群人,平時自認為身體健康“自我感覺良好”,偶爾咳嗽一兩聲,也認為“沒事,身體沒毛病”。

然而,這些人隻是外表看起來不錯,真實身體狀況并非像自己想的那樣健康、樂觀。

尤其是有抽煙、喝酒或其他不良生活習慣的人,常常會高估了自己的健康狀況,真實體檢後的結果往往讓人大跌眼鏡。

很多時候,你感覺自己“身體挺好的”,殊不知,你的器官可能早已悄悄“壞”了!

1

吸煙的人——肺功能會提前減退

有些人可能吸了一輩子的煙,但是并沒有患癌,可這并不代表他們的肺部依舊健康。

煙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質,當吸入肺部後,會對肺部的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傷,導緻肺功能下降,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肺的發育是從人剛出生之後肺功能逐漸升高,大概在20歲左右肺功能達到頂峰,頂峰之後會随着年齡的增高,肺功能呈現每年逐漸下降,預計每年會下降30~50ml左右。

對于吸煙者來說,如果長期吸煙會加速肺功能的減退,下降幅度會明顯升高,1年大概肺功能會下降50~70ml左右,還有人可能會下降100ml左右,且下降幅度會特别快。

如果肺功能下降到正常80%以下,那就可以診斷到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平時生活當中可能會出現走快、爬樓或是稍微小跑時,出現氣不夠用、氣短、吸不進去氣或者覺得呼吸困難、憋氣等症狀。

另外,有一項研究對110名無症狀吸煙者進行了“肺齡”檢測,男性占93.6%,平均年齡48歲,肺齡平均為59歲。也就是說,吸煙者肺功能平均衰老了11歲。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要留意二手煙,尤其是兒童如果長期暴露于二手煙環境,會導緻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急慢性中耳炎等多種症狀,二手煙已成為影響兒童呼吸道健康的“頭号殺手”。

5類人自己感覺“身體很好”,但可能身體器官早已悄悄“壞”了!

2

喝酒的人——肝髒提早“壞”掉

喝酒會影響肝功能,可能會引起酒精性肝炎,嚴重情況下還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等終末期肝病。

酒精物質基本上在人體肝髒進行代謝,短時間内、少量喝酒時,對肝功能影響較小。

但是,若長時間大量喝酒就可能會使肝髒受到酒精物質的損傷,提早“壞”掉,出現肝細胞變性、發炎病變、壞死等情況,進而引起轉氨酶、膽紅素等名額異常,患者患肝髒疾病的幾率會明顯增高,如常見的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肝癌等都可能是長時間大量喝酒引起的。

此外,大量飲酒之後,對于心髒、肝髒、腎髒功能,以及互相配合功能的其他器官皆産生損傷,引起機體衰老。

肝腎及其他髒器功能下降可表現到面部皮膚,如皮膚腫脹、彈性下降,出現暗沉和色斑等症狀。

随着飲酒量和時間延長,身體其他器官,如關節、骨骼,皆可相應出現衰老表現。

3

胡吃的人——胃可能早“垮”了

現在很多人上班時,一日三餐随便應付,怎麼吃、吃什麼、是否按時吃,全看心情。

等到脫離工作時,就開始火鍋燒烤、奶茶冰淇淋、海鮮大餐……久而久之,胃會被吃“垮”的。

胡吃海喝最先遭殃的就是胃,吃太多容易加重胃部的負擔,誘發各種胃腸道疾病。

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更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長時間餓肚子或過度飽食,會幹擾胃酸的正常分泌,對胃黏膜産生刺激,進而誘發胃炎,而胃炎如若不引起重視,可能會逐漸發展為胃癌。

另外,如果經常太飽太多,胃腸消化不了聚積在胃裡的食物,很有可能會出現便秘。

如果經常進食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等食物,将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胃部負擔,破壞胃黏膜,影響正常消化,引起胃部疼痛、胃脹、燒心、腹瀉等症狀。

如果經常不吃早餐或飲食不均衡,可能會導緻人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不足,造成營養不良,使人出現頭暈、惡心、渾身乏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會導緻貧血、細胞衰老及骨質疏松等疾病。

5類人自己感覺“身體很好”,但可能身體器官早已悄悄“壞”了!

4

熬夜的人——全身器官都在衰老

睡眠時間充足是促進身體健康的有效方法,如果經常睡眠不足或經常熬夜将會對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髒器功能造成傷害。

因為人體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都是在夜間睡眠時才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一般是在黎明前分泌,促進人類糖代謝,保證肌肉發育功能。

而生長激素往往在入睡後方才産生,能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也能延緩中、老年衰老。

如果經常熬夜會加速人的衰老,使皮膚變得逐漸暗沉、喪失光澤,出現黑眼圈、色斑、松弛等問題。

經常熬夜還容易導緻疲勞、精神不振,人體免疫力也會跟着下降,進而增加很多疾病發生的機率,更不利于疾病的康複、痊愈,如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疾病都容易出現。

另外,熬夜可能會增加發生代謝綜合征的機率,如導緻高血壓、高血脂、血糖代謝異常的風險增加。

熬夜還不利于肝髒的自我修複,會導緻肝髒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襲,導緻出現肝髒的疾病及肝功能的損害。

是以,人要盡量減少熬夜,需規律生活作息,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

5

肥胖的人——每個器官都有壓力

有些人雖然肥胖,但看着很健康,并沒有患上高血壓或糖尿病等,不過這種健康并非真的健康,肥胖會讓每個器官都承受“壓力”。

肥胖不僅會增加心髒的負擔,導緻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及腦梗死的風險增加,還會使腰椎和骨關節壓力增大,增加腰椎病變或骨關節病變的幾率,進而青年人過早的出現退化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等。

長期的肥胖,可使腹腔的壓力增大,導緻胃食管反流病,同時還可能導緻胰島素抵抗,進而出現高胰島素血症,引發糖尿病。

此外,肥胖還可以導緻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其他代謝紊亂性疾病,尤其是女性患者肥胖時,可導緻内分泌功能紊亂,出現不孕不育,而男性肥胖患者可出現性功能下降。

5類人自己感覺“身體很好”,但可能身體器官早已悄悄“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