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作者:溫房網

關于溫哥華交通的話題總是有很多,比如天車是否不夠、UBC天車是否會建設;比如蘭裡的一号公路什麼時候才能拓寬,避免無休止地堵車;再比如步行街區會不會變多……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有一種交通類别可别忘了:自行車、自行車道。雖然有定期騎車習慣的華人在溫哥華不算很多,但畢竟很多早就移民到溫哥華的華人,年輕時在國内多多少少騎過車,有的人則是年複一年依靠騎車上下班、上學放學。

溫哥華到底是不是一個适合騎車的城市?在各大網站、論壇上,最近再次引發激辯。激辯的誘因其實不在于騎車本身,而是在于自行車道: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喜歡騎車的人,會認為溫哥華的自行車道太少了、對自行車騎手的安全保障太少了,容易讓他們陷入危險。是以,必須要增設自行車道,尤其是重要景區的,比如斯坦利公園的自行車道,不應該被關閉;

不喜歡騎車、或者不認為溫哥華應該強化自行車道的人,會覺得這是浪費錢,毫無必要。支援溫哥華是“騎車天堂”的人,和認為溫哥華是“騎車地獄”的人,分别持有什麼樣的觀點?以下幾個可供參考。

正方:

随着人口增長,騎車能成主流出行方式

這是支援溫哥華适合騎車、應該增加自行車道的人的最普遍觀點:溫哥華的人口越來越多,各條道路已經不堪重負,從早堵到晚。公共交通雖在發展,但一時半會兒難以全覆寫,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騎車。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相比于汽車,騎車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改善環境,另外自行車比汽車要便宜很多。騎不動,或者覺得自行車太慢?别忘了還有電動自行車!在一些擁堵嚴重的路段,早晚高峰騎車甚至比開車還快。

反方:

溫哥華的氣候地理,不适合騎車

這是認為溫哥華是“騎車地獄”的人的最普遍觀點。他們認為溫哥華的氣候地理,決定了這絕對不是一座适合騎車的城市: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一年降雨天數超過180天,尤其11月到3月,沒日沒夜的雨,道路濕滑、能見度差,還得長時間淋雨,這哪是正常人能騎車的環境?另外,溫哥華是山城地貌,陡坡多,騎車的人往往累個半死。隻有平原城市才适合騎車。

正方:

還有比溫哥華更适合騎車的環境嗎?

溫哥華的氣候和地形的确不适合騎車,但騎車的擁趸會說:溫哥華的環境卻是太适合騎車了!比如夏天溫度不高,騎車不會有中暑隐患;比如海岸線、森林美輪美奂,騎車是視覺的至高享受。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就算是雨季,一般是淅淅瀝瀝的小雨而不是傾盆大雨,隻要穿上普通雨衣就能暢快享受騎車的樂趣。另外,溫哥華這幾年的自行車盜竊率已經明顯下降,不太用擔心自行車被偷。總之,溫哥華太适合騎車了。

反方:

騎車的人素質堪憂,不遵守交規

這個觀點小編自己也認同,因為自己就是親曆者:騎車的人有很大比例無視Stop Sign和4 Way Stop Sign,仗着車會讓自己,呼嘯而過。還有在下坡的時候,騎車的人會飛也似地向下疾馳,絲毫不擔心側方來車。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溫哥華騎車的人被車撞的新聞其實并不少,但部分騎車人的素質還是很低,置若罔聞,認為自己是馬路上的主宰,享有一切的優先路權,這讓汽車司機們既緊張又無奈又憤怒。更有甚者,連行人都不讓。

正方:

買不起車的人,騎車是“可負擔生活”

這個觀點直指溫哥華的痛點 —— 物價那麼高、房價那麼高、油價那麼高。很多騎車的人并非是喜歡騎車本身,而是真的開不起車、加不起油。既然溫哥華既倡導綠色生活,又倡導可負擔生活,那應該會騎車的人多考慮。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建設更多的自行車道,能讓更多人願意嘗試這種可負擔出行方式。至于道路擁堵?當開車的人覺得更擁堵,他們說不定會轉而接受騎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反方:

可負擔生活?建自行車道錢你出?

對于騎車是可負擔生活的觀點,反方嗤之以鼻:“建設更多自行車道,意味着大量的道路改造;一條長的自行車道動辄三五百萬,錢你出?政府出錢,難道不是讓你多交稅?”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另外,自行車道讓正常汽車車道變得更擁堵,通勤時間更長,更耗油,損失難道是騎車的人支付嗎?想要政府關愛騎車人的想法,是偏激的、自私的。

溫哥華是否适合騎車?政府也不知道

有網友則直接搬出了官媒CBC在去年11月底的文章,标題為《溫哥華市政府不清楚斯坦利公園是否要重新配備自行車道》—— 可以引申為:溫哥華是否适合騎車?政府也不知道。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在談到自行車道問題時,溫哥華市長沈觀健坦言“解決方案是非常複雜的,在有限的道路空間裡,究竟該偏向汽車還是自行車?我們很難保證決定是正确的,隻能暫時擱置。”

這和建房不一樣,因為相同大的土地,想要給更多人住,無非就是多花點錢建高點,提高容積率;可道路是個平面而非立體圖形,不可能既讓自行車道變寬,又讓車道不變窄,同時還不去拆除路兩邊的東西。

激辯:溫哥華适不适合騎車?有人說是騎車天堂,有人說是地獄!

就像正反方網友辯論的那樣,溫哥華确實有很多适合騎車的理由,也有很多不适合騎車的理由。哪些理由能占上風?這個問題可太難找到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