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拜登已定調,分7路攻擊中國,普京開始行動,中俄肩并肩時刻到了

作者:吳學蘭

拜登為赢得大選不擇手段,對中方發起7路“進攻”,俄羅斯開始行動,普京訪華有大事要談,美方的圖謀能得逞嗎?

5月14号白宮發表聲明稱,拜登政府将沿用特朗普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并在電動汽車、鋼鐵和鋁材、醫療用品、半導體、電池、關鍵礦物、太陽能電池和起重機等7個領域加征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具體幅度包括:對中國的鋼鐵鋁産品加征25%的關稅,半導體加征50%,太陽能電池闆加征50%,中國生産的電動汽車加征100%等。對美方發起的7路“攻擊”,美總統拜登已經定調,稱此舉是為了確定美國在這些方面領先世界。目前距離美國大選隻剩下半年時間,拜登在大選前夕對華發起關稅大戰,不僅僅為了“確定美國的領先地位”,更深層的動機是争取搖擺州的選票,以打壓中國産業的方式讨好美國的藍領勞工群體。

拜登已定調,分7路攻擊中國,普京開始行動,中俄肩并肩時刻到了

除了加征關稅外,美方近期還将37家中國實體列入“貿易黑名單”,并在“新三樣”領域鼓吹中國“産能過剩”問題,這種做法盡管對中國新能源企業造成的影響有限,但卻起到了不好的帶動效應。一方面,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美國市場将受到更大阻力,另一方面歐盟也上行下效對中企進行打壓,不久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頻繁鼓吹“去風險化”,對大量在歐中企開展突擊調查。更重要的是,拜登政府的“翻臉不認人”,讓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中美為緩和雙邊關系的努力付諸東流。

拜登已定調,分7路攻擊中國,普京開始行動,中俄肩并肩時刻到了

目前“遏制中國”正在成為美國兩黨的“政治正确”,相比拜登來說,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更加強硬,不久前特朗普暗示自己勝選後将對中國公司在墨西哥工廠生産的汽車征收200%的關稅。不難看出,美國的兩黨争鬥已經超越了國家利益和社會民生,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不僅不利于本國供應鍊和工業生産的成本,還将提高美國群眾的生活和消費支出,這無疑會進一步拉高美國的通脹指數,目前這個數字已經逼近3.5%。作為美國的另一個對手,拜登政府同時對俄羅斯“亮劍”,聯合歐洲加大了對俄制裁力度,并加大對烏援助,試圖扭轉烏克蘭戰場上的不利局面。

拜登已定調,分7路攻擊中國,普京開始行動,中俄肩并肩時刻到了

美國的做法助推了中俄合作的更新,俄總統普京已經開始行動。近日普京對外界表示,中俄關系已達到曆史最高水準,即使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兩國關系仍在持續加強。在美方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同一天,普京确定将通路中國,同中國最高層發表聯合聲明并簽署一系列合作檔案,事實證明,中俄肩并肩的時刻到了,兩國将以更加緊密的姿态聯手應對美方的挑釁。

拜登已定調,分7路攻擊中國,普京開始行動,中俄肩并肩時刻到了

美方将中俄樹立為“假想敵”,并不斷加大制裁力度,結果卻令自身陷入了更加不利的境地,在美國目前債台高築、加息壓力巨大的形勢下,能否應對中俄的“雙線作戰”還很難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