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對德國進出口第一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了,真相對德國人很殘酷

作者:闫樹軍

最近,根據路透社的報道,今年一季度,美國取代中國,成為了對德國進出口排名第一的國家。真相到底是怎麼樣的,美國為什麼能夠超過中國,成為德國進出口排名第一的國家?這對德國人來說會是好事嗎?

中國對德國進出口第一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了,真相對德國人很殘酷

中國之前連續八年是德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但是今年,歐洲對中國的反補貼調查愈演愈烈,對從中國進口的産品加大了壁壘,讓中國的産品更加難以進入德國,而德國有能力的公司很多已經在中國建廠,在中國進行生産,中國對從德國進口産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小。而與此同時,由于俄烏沖突,美國加深了跟歐洲國家的關系,通過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歐洲各國的軍火貿易也在增長,美國又加大了對企業的補貼,讓德國很多企業願意跟美國進行貿易往來。

中國對德國進出口第一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了,真相對德國人很殘酷

那麼這樣的事情對德國來說是不是好事呢?德國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時候對能源的需求很大,但是由于跟俄羅斯的交惡,逐漸依賴起了來自美國的能源。由于大量的生産企業搬離,德國現在已經開始了去工業化,但是正是這種去工業化讓德國的競争力在這幾年愈發下降得厲害,因為德國的産品對中國的吸引力也越來越低了。而美國通過俄烏沖突讓德國又不得不加大對軍費的支出,讓德國把更多的國力放在了遏制俄羅斯發展,而美國雖然也參與了遏制的行動,但是美國通過軍火生意獲利了,還通過此舉可以削弱德國的實力。

中國對德國進出口第一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了,真相對德國人很殘酷

在這種内憂外患的情況下,現在對德國人最殘酷的時候到了。德國現在不僅是制造業企業在外流,就連資本也在往外流,這給德國本土的制造業雪上加霜了。德國跟着歐盟一起非要給和中國的貿易制造沖突,變成這樣也隻能說是咎由自取。中國和德國之間本來在經濟方面就是互補的,德國甚至可以跟随着中國的發展。但是現在經濟下滑後的德國已經走向了極端化,在政治上也成為了美國的追随者,這正是美國想看到的,美國将把住德國的命脈,讓德國成為他在歐洲的一把武器。

中國對德國進出口第一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了,真相對德國人很殘酷

在俄烏沖突中,德國對俄羅斯的敵對表現已經是極端了,在俄羅斯的飛地邊上演習,不停地給烏克蘭軍事援助,這看起來很有話語權,實際上隻是放着好好的經濟不去發展,本末倒置了。軍事和戰争是政治最後的手段,隻有經濟發展了,才會減少紛争,隻有紛争少了,才能發展經濟,我不相信德國不懂這個道理,但是德國現在就是,眼饞美國在軍事擴張中獲得的利益。美國可以通過美元霸權彌補軍事帶來的風險,而德國沒這種手段。德國真應該好好思考一下,看是跟着中國的腳步還是跟着美國的腳步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