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啟斌|藝術與科學——傅抱石的山水畫創作方法

作者:江南時報

傅抱石認為,對于畫面空間關系的處理不僅要充分尊重和吸收傳統繪畫處理空間的觀念與方法,同時也要接受新的繪畫創作觀念與方法來為我所用,高度重視現代繪畫方法的把握與運用,善于借鑒相關科學發現、科學研究與中國畫創作相結合,才能創造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中國氣派的新中國畫作品。如以透視為例,現代中國畫創作不僅有大陸傳統散點透視法的運用,也要注意平行透視、焦點透視的運用,藝術與科學進行有效的結合,以加強中國畫藝術的表現效果。當然,傅抱石認為平行透視雖然是科學,但不等同于藝術,因而一定要區厘清楚二者的關系,真正處理好藝術與科學的關系。如《鏡泊飛泉》《天池飛瀑》的空間處理即非常具有代表性,從中可以感受到傅抱石對多種方法進行綜合運用所産生的不同于傳統山水畫的畫面效果。

趙啟斌|藝術與科學——傅抱石的山水畫創作方法

鏡泊飛泉

《鏡泊飛泉》是新中國成立後傅抱石泉瀑題材中的大幅經典之作,描繪了大陸東北地區鏡泊湖瀑布泉轟瀑鳴、聲震山谷、雷霆疾走的壯闊景色。以東北鏡泊湖、長白山天池泉瀑為原型的泉瀑山水作品的出現,是傅抱石早期泉瀑山水的深入拓展。此幅作品根據表現對象的特點,運用傳統繪畫平遠、幽遠的構圖手法進行布局,突破了傳統章法布局的限制,将東北山水的特色在筆下逼真地表現出來,呈現出現代山水畫的新特點,确立了傅抱石晚年渾雄壯美、沉厚奔放的山水畫審美基調。《天池飛瀑》是傅抱石泉瀑山水中具有奇幻性、精神性表現的代表性作品。在畫面空間上,畫家利用高遠構圖原則進行空間布局,利用黑白的強烈對比效果,先聲奪人,傳達出東北山水奇偉、雄邁、博大、渾莽的地貌特色,具有強烈的奇幻藝術效果。瀑布似乎正從虛無空間中噴薄而來,泉瀑轟鳴而下,雲煙飛湧,水氣彌漫,呈現出磅礴、強大的精神氣勢。東北奇特瑰偉的山川地貌給傅抱石以巨大的震撼,他認為中國畫家應該關心東北雄秀的山水景象,足以為中國畫帶來無限豐富的表現内容。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繪畫構圖理念、空間處理方式來揮寫所看到的萬千奇特山川地貌景象,表現東北山水雄奇壯美的大自然真實面貌。對于中國山水畫的創作,傅抱石認為也應該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趙啟斌|藝術與科學——傅抱石的山水畫創作方法

天池飛瀑

從以上兩例可以看出,20世紀60年代,傅抱石在空間關系處理上,已經将現代素描透視繪畫觀念與傳統透視方法綜合運用,對他所觀察到的真實山川面貌進行創造性的描繪,創造出不同于傳統山水畫的空間構成模式和山水畫審美意象。傅抱石積極接受新的繪畫觀念與方法,高度重視現代繪畫方法的借鑒與運用,在大陸現代中國畫創作尤其山水畫寫生創作中,具有相當的代表性,為大陸山水畫創作在方法論上拓展出新的道路,在傳統與創新、寫生創作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實驗和探索。

趙啟斌|藝術與科學——傅抱石的山水畫創作方法

中山陵

(趙啟斌)

趙啟斌|藝術與科學——傅抱石的山水畫創作方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