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appy個人賽所向披靡,團隊賽為何很少奪冠?

作者:魔壇情報局

5月12日,古樹杯正式落下帷幕,最終Sok以一波一穿三AK幫助隊伍獲得冠軍,大魔王Happy則成為了毛皇登基的背景闆。

最近幾年,Happy在個人賽中的表現可以說是所向披靡,絕大多數個人賽冠軍都被他收入囊中,歐皇也就此确立了“魔壇第一人”的地位。然而在團隊賽中,Happy卻是收獲寥寥,2019年至今隻拿到兩屆種族賽冠軍(和120組隊),其它像黃金戰隊賽、古樹杯、子沐杯、中韓歐對抗賽、企鵝電競戰隊賽等比賽,Happy都沒能獲得冠軍。

按理說,Happy的個人實力超群(大幅領先其他選手),團隊賽也應該大放異彩才對,就算沒有個人賽那麼高的奪冠率,也不該像現在這樣多次無緣冠軍。

是以,Happy為什麼團隊賽奪冠率較低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下。

Happy個人賽所向披靡,團隊賽為何很少奪冠?

隊友拖後腿

相比于個人賽,團隊賽更看重團隊的整體實力,如果隊友不給力,即便個人實力再強,也很難笑到最後。

該說不說,Happy有幾次隊友的實力确實比較一般。比如剛剛結束的古樹杯比賽,Lawliet和Soin的發揮就明顯不如Sok,Sok決賽一穿三AK,甚至不用隊長Lyn出場就已經拿下比賽,而Lawliet和Soin在1v1中的表現則相當乏善可陳。

再比如黃金戰隊賽,LF戰隊除了Happy還有Soin和WFZ兩位選手。就整體實力而言,Soin和WFZ比不上Newbee、RW和LP的任何一位選手(除了隻打2v2的小kk),就算Happy保持全勝,LF恐怕也很難取得勝利。

另外像中韓歐對抗賽,Happy的隊友是Dise、Hawk、Blade,歐洲隊的整體實力顯然無法與Moon、Lyn、FoCuS、Sok等人組成的南韓隊相提并論,沒有拿到冠軍也在情理之中。

Happy個人賽所向披靡,團隊賽為何很少奪冠?

2v2實力不強

當然,Happy團隊賽沒能奪冠也不能全賴隊友不行,他自己的戰績也不如個人賽那麼出彩。

這其中,Happy的2v2是他的明顯短闆,由于語言不通、練習數量較少等原因,Happy的2v2戰績可以說相當一般,這與“團隊賽之王”Lyn形成了鮮明的對比。Lyn不管和誰組隊打2v2,都能打出不錯的戰績,2v2也成為了Lyn隊的穩定得分點。而Happy隊的2v2則丢分無數,Happy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我們都知道,2v2在一些團隊賽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一旦2v2戰績不佳,團隊成績必然受到影響。

Happy個人賽所向披靡,團隊賽為何很少奪冠?

團隊賽賽制偶然性大(利于爆冷)

除此之外,團隊賽賽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Happy。

最近幾年的魔獸個人賽賽制一般是:小組賽BO3+淘汰賽BO5/BO7。小組賽一般都設定種子,強手很少會提前碰面(小組出線壓力不大),等到淘汰賽相遇時,則要進行BO5/BO7對決。

Happy能在個人賽中保持極高的勝率,與長盤對決賽制不無關系。像之前的很多關鍵比賽,Happy一開始都處于落後态勢,如果賽制是BO1/BO3,可能早就輸掉比賽。可當賽制是BO5/BO7時,Happy就經常能靠着超強的實力扭轉乾坤(及時改進技戰術打法),歐皇1-3落後翻盤的經典戰役真的數不勝數。

而團隊賽的賽制大多是BO1/BO3,比賽偶然性比起BO5/BO7大了許多,實力較弱一方爆冷的可能性也更大。這種賽制下,歐皇的優勢就不如個人賽那麼大,勝率下降也再自然不過,像Happy之前就曾在團隊賽BO1對決中輸給過彩色,這也是他生涯唯一一次輸給彩色。

另外,KOF賽還有敗者選圖的優勢,挑戰者可以選擇一張優勢圖對戰“擂主”(BO3兩張優勢圖),這也讓比賽變得不那麼“公平”。當然,這本身也是團隊賽(KOF賽)的魅力所在,賽制本身毫無問題,隻是會加大AK難度。歐皇再想和個人賽那樣所向披靡,就沒有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