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食品真科技|年産超4500萬噸的蘋果 真的沒有“果張力”了嗎?

作者:央廣網

【編者按】新式食品層出不窮,哪些科技是安全并推動食品工業發展的?哪些“科技”是噱頭、僞概念?撥開迷霧,央廣網食品頻道特别推出“食品真科技”欄目,報道食品行業新産品、新技術、新洞察,兼具科普和辟謠的功能,将食品行業的發展變化和前沿技術更清晰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進而營造健康理性的消費氛圍,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 邵藍潔)進入5月份,随着蘋果花期結束,蘋果樹開始進入定果、坐果期,此時,各個蘋果産區的種植園勞工們正忙着摘除多餘的幼果,為秋季的豐收做準備。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産國,蘋果種植面積和産量均占世界50%以上。量大實惠、默默支撐起國人水果消費“基本盤”的蘋果,最近突然成為熱點。

近期有網友稱蘋果毫無“果張力”引起熱議,甚至有人将蘋果稱為水果界的“饅頭”、飲料界的“白開水”,這些讨論其實間接坐實了蘋果的“國民水果”地位。物以稀為貴,在水果品種不斷推陳出新的情況下,購買友善、價格接地氣的蘋果自然沒有太多存在感。但在水果界,并不是每一種水果都享有這種待遇,這背後是中國蘋果産業多年發展的積累帶來的消費安全感。

回到消費者的角度,現在的蘋果為何“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真的不如之前好吃嗎?蘋果自身的風味和口感來主要受品種、土壤、水肥、光照等因素影響,在過去幾十年裡,這些因素确實在發生變化。

蘋果産量逐年提高

“蘋果是世界上的四大水果之一,就中國來說,南方柑橘北方蘋果,這兩種水果的種植面積非常大、遠高于其他水果,也是主要的消費水果,從整體上看,蘋果消費量沒有降低。”山東省農科院果樹所蘋果團隊首席研究員李林光告訴央廣網記者。

《2022年度中國蘋果産業發展報告》中的資料顯示,2021/22産季蘋果年産量排名靠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中國、歐盟、美國、土耳其、印度和伊朗,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蘋果産量達世界總産量的85%以上。其中,中國蘋果産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年産量達4597.3萬噸,占比為56.4%;其次為歐盟,2021/22産季蘋果産量為1187.7萬噸,占比14.6%。

食品真科技|年産超4500萬噸的蘋果 真的沒有“果張力”了嗎?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蘋果産業技術體系資料統計,2022年全國蘋果種植面積為3000萬畝,比2021年的3132.12萬畝減少4.22%,種植面積減少了,但産量穩步增長。

中化農業MAP經作業務蘋果鍊技術專家梁雪梅向記者介紹,大陸蘋果的産量之是以連年遞增,秘訣在于“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她解釋到,“因地制宜”指的是蘋果的品種與産區,它們是決定産量和品質上限的先天因素。“科學合理”指的是先天因素确定的情況下,通過灌溉、施肥、植保、園藝管理、采收及采後管理五大要素,以更科學的管理方式,幫助蘋果無限趨近于它的最佳産量和品質。

蘋果沒有以前好吃了?

“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交通運輸也友善,人們水果的消費選擇更多了。這幾年,蘋果的風味和口感總體來說有些變化,但變化不大。”李林光說。

不過在李林光看來,近年來蘋果品質有一定的下降,有機肥的使用減少或是一大原因。“現在果園普遍都是60歲以上的人幹活,人員年齡偏大、人手有限。有機肥的缺點是用量大,需要的人工多,很多果園幹不了,是以果園多使用化肥。”

據中國蘋果産業協會資料,當下大陸從事果業生産的産業隊伍趨于老齡化,平均年齡55歲以上,65歲以上人數占到近70%,産業隊伍後繼乏人的現象比較普遍。在行業人士看來,這既是蘋果産業發展的巨大挑戰,同時也是産業轉型更新、提質增效的重大機遇。

“每個人對蘋果的印象可能不同,我是90後,記得小時候吃到的蘋果,雖然多數都是有腐爛點的,卻有濃郁的果香味。相比之下,現在的蘋果盡管外觀表現和顔色遠超從前,但好像沒有了小時候嘗到的蘋果味道。” 百果園良枝蘋果技術負責人楊坤認為,果樹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命系統,化肥原理隻是從工業角度去分析和滿足了它的部分養分需求,很多甚至無法去命名的養分因子隻能靠果樹自身從有機質中去汲取,以此滿足正常的生長發育過程和品質形成。楊坤認為,長期的化肥投入會讓土壤的理化性質越來越差,一旦土壤肥力下降,再去追求水果的品質就會難上加難,這值得引起重視。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水果觀察”創始人劉晗的認同:“網友讨論的一些觀點,蘋果沒有‘果張力’之類我也看到了,現在的蘋果不如50年代的蘋果好吃,主要是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一些果園通過使用化肥除草劑來增加産量和降低人勞工成本。”

同時,楊坤也提到降水和氣候對蘋果帶來了明顯的影響,他觀察到,最近幾年,蘋果主産區的降水量連年居高不下,并且恰處在蘋果生長中後期。這個階段蘋果正處在增甜轉色的關鍵時候,雨水過量會導緻果實含水量高、糖類物質被稀釋,甜味就會減少。如果遇到連陰雨,沒有充足陽光,果樹的光合作用也會大大減弱,當年的品質就會收到影響。

食品真科技|年産超4500萬噸的蘋果 真的沒有“果張力”了嗎?

新一輪蘋果品種周期即将開啟

拉長時間看,當下消費者對蘋果的挑剔或許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大陸開始大範圍種植蘋果,年産量從一千多萬噸迅速拉升到三四千多萬噸,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消費者逐漸實作了“蘋果自由”。李林光提醒,對于果樹來說,三十年剛好是一個周期,随着果樹樹齡增加,果子的産量和品質會随之下降,富士蘋果在國内大規模推廣到現在正好30年左右,面臨更新。

“果皮紅色喜慶,糖酸比例也符合國人的喜好,并且耐儲存。”談及這幾十年來富士蘋果在國内的推廣程度,張坤表示,目前市場上紅富士占據了所有蘋果類目的65%-70%,蘋果的适生性非常強,即便同一個品種,在新疆産區、高原産區和低海拔産區所表現出上述品質名額差異也會非常明顯。是以消費者經常會買到看似是同一款紅富士,卻在外觀和内在品質上有不同的表現。

盡管科研院校對蘋果新品種的探索成果屢屢見諸報端,但消費市場購買到這些新品種還需要漫長的等待。李林光表示,“推廣一個蘋果新品種的見效期是10-15年,需要3-5年開始結果,形成穩定産量怎麼也得8-10年,基本一個新品種可以大規模上市得要20-30年的時間。是以,現在研發出來的一些蘋果新品種可能要等一二十年才能讓大家普遍吃到。”

不過,消費者對蘋果的選擇也并非囿于富士,楊坤對記者表示,基于紅富士品種的占比過高,有關新品種研究機關已經在嘗試用黃、綠色系去引導和分攤它,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效,比如維納斯黃金、瑞雪等栽培性狀良好、品質佳,在全國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推廣面積。

食品真科技|年産超4500萬噸的蘋果 真的沒有“果張力”了嗎?

在楊坤看來,相比于育種研發,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良好的産銷關系——種植者越來越了解果樹,消費者追求好吃營養的水果而不是注重外觀。他舉例稱,全世界目前隻有中國在内的極少數國家保留着套袋栽培的習慣。“全遮光的套袋蘋果确實果皮細膩、紅度高、鮮豔好看,但果實長期處在封閉黑暗的微環境當中,其正常的組織代謝和養分積累過程已經被改變,追求果面漂亮的同時無疑犧牲了它的内在品質,這不該是我們大衆消費所追求的”,楊坤說。據了解,現在已經有不少果農開始嘗試使用透光袋子,用更生态的方式種植蘋果。

市場也作出了回應。2023年初,中國蘋果産業協會統計市場銷售較快的蘋果類型,其中就包括采用生态種植的蘋果,“凡是采用生态種植,不用或少用化肥,不使用除草劑,施用生物肥的蘋果,好吃、好看、果不褪色,賣得比較快,比較好。”

中國蘋果産業協會會長楊易在“助力蘋果産業高品質發展”系列文章中指出,随着國内經濟的發展,百姓收入增加、消費能力提升,人們對食品的選擇更加挑剔,對高品質、高品質、高營養價值的産品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這些新變化使得蘋果産品生産向新品種、新品類、高品質、品牌化的蘋果産業發展成為必然選擇。同時,這些新變化倒逼蘋果産業要産業化發展、規模化經營、現代化管理、個性化服務,為果業生産帶來新機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央廣網”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将追究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