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史英華】在場聆聽馬老評說郭沫若||李後強

作者:方志四川

‍在場聆聽馬老評說郭沫若‍

李後強

馬識途和郭沫若兩位老先生都是我的老上司。郭老1949年10月19日就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後來兼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部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1977年5月7日經黨中央準許,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基礎上正式組建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的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四川分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78年6月與原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部分機關合并組建“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院”,1983年更為現名。馬老1958年奉命籌建中國科學院四川分院,任分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毫無疑問,馬老是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的老上司、第一任書記。筆者于2011年至2021年擔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顯見郭老和馬老都是我的老上司。2018年11月25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舉行建院60周年大會,我主持開幕式。馬老雖然沒有親自出席大會,但專門為我們題寫了“天府智庫”“人文荟萃”八個大字,讓我們深受感動!

【文史英華】在場聆聽馬老評說郭沫若||李後強

2018年馬識途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建院60周年題詞(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政辦 供圖)

2024年3月28日,筆者作為首席專家在重慶參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專家團走進石柱活動,正在黃水鎮、冷水鎮調研黃連、莼菜基地。晚上8點23分突然從四川省紅星作家協會(省直作協)會員群中看到封面新聞消息——“革命家、作家、書法家馬識途,因病醫治無效,于3月28日19時25分在成都逝世,享年110歲”。我非常驚訝,覺得完全不可能,甚至認為是開玩笑的“假消息”。我從馬老的身體與精神狀況看,他應該活到120歲以上,并且上不封頂!後來,各種媒體都在報道這件事,我才相信馬老真的走了,離開了我們,非常悲痛!

【文史英華】在場聆聽馬老評說郭沫若||李後強

2024年1月13日馬識途110歲生日留影(李強 攝,圖源:川觀新聞)

馬識途先生是重慶忠縣人,我的老家在重慶雲陽縣,很小就知道馬老的大名,并且讀過他的一些書和關于他的一些報道。後來在四川大學化學系讀書時,我師從著名有機化學家趙華明教授。趙先生與馬老是老朋友,他們有校友和同僚關系,非常熟悉,多次聽趙先生講馬老的傳奇故事,我也多次在川大見到馬老。馬老1936年考入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後因抗戰爆發離開南京,1941年又考入四川大學,同年轉入西南聯合大學,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國文學系。我的博士生導師趙華明先生1939至1943年也在中央大學化學系學習,他們有同學之情。1999年四川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成立,馬老擔任理事長,趙先生任常務理事,他們經常在一起參加活動,是以交往甚多。

我在眉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和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工作期間,也多次見到馬老,并有一些深入交談,被他平易近人、大家風範所感動和感染。在與馬老多次交往中,印象最深的有兩次。

第一次是獲得阆中榮譽市民稱号。2007年12月28日,我與馬識途、何開四、錢來忠等文化名家獲得阆中市“榮譽市民”稱号。頒發榮譽證書那天,我在外地調研,沒有到會,深感遺憾。後來我見到馬老說起阆中榮譽市民的事,他說,“真沒想到,我這風燭殘年的人,還得到了阆中市榮譽市民這麼光榮的稱号啊!”當年馬老已93歲高齡。我知道,馬老對阆中情有獨鐘,與阆中一批文人墨客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對阆中情況很了解。據說,當時阆中市上司介紹我當選的理由,說我是“成渝地區橢圓城市群模型”發明者,最讓阆中人興奮。這個橢圓城市群包括川渝37個城市,重慶、成都是橢圓的兩個焦點,“橢圓定律”為阆中旅遊指點了迷津,非常有利于阆中開發成渝兩地的旅遊市場。馬老表揚我說,小李發明的成渝地區雙城橢圓模型,把成都與重慶都“圈”進去了,有數學根據,很了不起,可以繼續研究。馬老還說,我們都是重慶人,成渝兩邊都要關心。小李既然是阆中榮譽市民,就要為阆中辦點事哈。我說馬老說得很對,一定照辦,您放心!後來,我多次去阆中調研,大力推動落下闳研究工作,還發表了阆中文旅發展的文章。

落下闳制定的《太初曆》,集中國傳統曆法之大成,在系統觀測和數學結構方面有一系列創新,成為落下闳系統,比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更有特色,影響更深遠。2017年3月,四川省啟動實施曆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我于2017年3月7日至8日又去阆中調研落下闳及春節文化傳承弘揚工作,推動落下闳入選“四川首批十位曆史名人”,這是完成馬老交給我的任務。現在想來,馬老真是偉大,提前訓示我研究阆中文化,關注阆中發展,眼界高遠!

第二次是參加郭沫若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馬老是中國郭沫若研究學會副會長,四川省郭沫若研究會創會會長,曾任《郭沫若學刊》主編。2012年11月16日,“郭沫若與文化中國——紀念郭沫若誕辰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讨會”在郭沫若故鄉樂山市沙灣隆重開幕。來自中國、南韓、斯洛伐克、克羅地亞等國内外的120餘名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嘉賓雲集沫若國際大酒店,以“郭沫若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郭沫若與20世紀的中國思想文化、郭沫若與中外文化交流、沫若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為題進行深入研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是大會主辦機關之一,我作為院黨委書記參與了前期籌劃,并帶隊出席會議。為開好這次紀念大會,時任樂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賴淑芳同志多次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與我研究有關方案,其中一個重要内容就是必須邀請馬老出場,這是重頭戲。我們通過多種管道邀請馬老,他很快答應了,同意出席大會并講話。開幕式那天,我坐在馬老旁邊,看他表情有點激動,不停在稿子上寫畫,但是正式講話時基本沒有看稿子。這是我第一次在場聆聽馬老對郭沫若的評價。原計劃他隻講20分鐘,結果逾時了很多,不過大家都聽得都很專注,幾乎無人離席。馬老激動時取下眼鏡拿在手上揮舞,我幾次示意馬老不能太激動,主要擔心他出狀況,畢竟98歲了。

馬老到底講了什麼?馬老與郭老關系如何?12年過去了,我們再來回憶馬老當時講話的過程與内容,很有曆史縱深感和歲月縱逝感。但當時的場景和馬老的神态仍然曆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馬老首先說,我雖然有十幾年沒有參加郭沫若研究活動了,但是郭老的120周年誕辰紀念活動,我雖進入98歲老邁之年,也是一定要來參加的。我對郭沫若是有交往和感情的,他曾經是我的老上司。但是幾年來在和一些作家和學者談到郭沫若時,我似乎有一種感覺,文學和學術界有一些人,一說到郭沫若,就有一種不屑于或表示惋惜的口氣,甚至有拉帶着幾分揶揄和挖苦。是以我想提出一個問題,難道郭沫若真是中國文化界一個有争議的人物嗎?

馬老喝了一點水繼續說,我們郭沫若研究會和其他一些學會,曾經對郭沫若進行過幾十年的研究,成果很多。他的确和魯迅一樣,是中國當代文化界的一面旗幟。他同時還是一個革命家,在中國革命處于低潮的時候,敢于不計個人安危,發出讨伐蔣介石的檄文。在國家處于危亡、全民抗戰之際,他毅然抛雛别婦,冒險從日本回國,參加抗戰。在重慶時,特務橫行,他高舉義旗,團結文化人,與反動政府抗争,後來在上海從被特務暗殺的危險中逃脫,奔向解放區。可以看出他高尚和剛毅精神。但他不是完人,世界上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完人,有缺點和錯誤,可以進行讨論和批評。評價人物、史事,起碼應堅持兩條:一是言之有據,觀其全人;二是公正評判,還原曆史。

馬老看了一下會場人群的反應,強調指出,郭沫若是中國科學院的院長,我是中國科學院四川分院(1962—1970年時稱“西南分院”)的黨委書記、副院長,每年開會要見面。但我們神交很早很長很深。新中國成立前,郭沫若所處的為了人民解放所進行的革命鬥争環境,我們是清楚的,郭沫若在鬥争中所經曆的過程以及他的豐功偉績,我們也是很清楚的,是以能作出正面的準确的評價。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郭沫若所處的複雜的甚至詭悖的文化環境,我們所知有限。有些學者隻見到某些個别現象,便穿鑿附會,妄加評說,甚至上升到人品的高度,誣及人格,這是不對的。

馬老要求,要正确地認識郭沫若,評價郭沫若,必須本着曆史唯物主義的時勢造英雄的觀點,郭沫若的一生所處的不同的社會環境,便有不同的郭沫若。

馬老重新戴上眼鏡,看看幾張草稿後說,郭沫若在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到他去世的三十幾年間,他所面對的是怎麼樣一個政治環境和文化環境呢?在座的50歲以下的同志,也許懵然無知,有些人甚至難以想象。像我們這些老人,和郭老基本上同時參加過文化活動的人,可說是心知肚明的,似乎用不着我多費口舌。

馬老最後說,我年事已高,今後再到大會上來發言可能不多了,這一次恐怕是最後一次大會發言了,但是,我對郭沫若研究始終是寄予關懷和希望的。講得不對,敬請批評。另外,我還請求解除我的一切名譽職務。

在講話結束時,馬老大聲說道,在臨别之際我送大家兩句話:思想解放無止境,學術研究沒禁區!

馬老這個講話讓我大開眼界,大受教育,也重新認識了馬識途與郭沫若。馬老講話思路如此清晰,語言如此犀利,觀點如此鮮明,論據如此有力,我深感意外!

他講完後,我請馬老提前回房間休息,他堅持要開完會。我與主持人商量後,會議中途茶歇。經過反複勸說,他才提前離會。

在這次會議上,我與助手一起送出了兩篇論文——《郭沫若的科學思想及對目前的啟示》和《郭沫若思想演變研究》。為了擴大會議的學術影響,我與劉福敏同志在2012年11月18日的《光明日報》發表了《郭沫若的科學思想及其時代價值》的文章,有2500多字,主要反映了馬老評價郭沫若的觀點與思想。

2012年11月17日晚上舉行了四川省郭沫若研究會換屆會議,會上選出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陳次昌教授當選會長。四川省社科院的專家譚繼和任名譽會長,蘇甯、魏紅珊當選四川省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這次換屆,實作了馬老的願望,不再擔任郭沫若研究會榮譽職務。

2021年11月13日,馬老的新著《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上架。這是馬老在西南聯大學習甲骨文的回憶錄,從104歲提筆到107歲完成,全書折射出馬老頑強的革命精神和堅韌的探索精神。我專門找黃立新社長要了一本,但沒有請馬老簽字,因為不忍心打擾他,擔心他太累,我隻祈盼他健康長壽。今年1月13日馬老迎來110歲生日。據封面新聞報道,馬老的家人提供了很多馬老的近照和視訊,老人家神采奕奕,令人欣慰。馬老的家人還展示了近年來馬老書寫的“福”字,我們非常高興,愉快接福!

【文史英華】在場聆聽馬老評說郭沫若||李後強

《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文史英華】在場聆聽馬老評說郭沫若||李後強

2024年1月13日馬識途110歲生日手舉“福”字留影(李強 攝,圖源:川觀新聞)

【文史英華】在場聆聽馬老評說郭沫若||李後強

2024年1月13日馬識途110歲生日和親友們合影(李強 攝,圖源:川觀新聞)

天有不測之風雲,馬老還是離開了我們,但我們要牢記馬老的兩句話:“思想解放無止境,學術研究沒禁區”!這是我們為人民做學問的基本原則,不可丢失!

【文史英華】在場聆聽馬老評說郭沫若||李後強

2020年1月21日,106歲的馬識途閱讀四川省地方志辦編輯出版的2019年第6期《巴蜀史志》(潘認若 攝,圖源:四川方志圖庫)

2024年3月31日

特别提示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李後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原黨委書記、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配圖: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