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中國各個朝代的軍隊數量

作者:海南小甲

1、西周軍隊數量

如果單純從史料上記載來看中國在西周時期軍隊數量應該不會超過20萬,因為當時的軍事體制和統計還是比較準确的,這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軍隊數量的統計,再以前的夏朝和商朝軍隊基本上處于萌芽狀态,難以統計實際的數量,但是有一個傳統卻被保留了下來,那就是在戰争時期将囚徒和罪犯以及奴隸武裝成為軍隊在這個時期有了記載,主要的例子就是周商的牧野之戰,不過當時雙方參加的軍隊數量到底有多少至今還是曆史工作者讨論的問題,但是基本上已經可以否定了當時商朝軍隊70萬的這種說法。因為當時的商朝的人口和經濟根本不足以保持如此強大的常備軍。

盤點中國各個朝代的軍隊數量

2、春秋戰國軍隊數量

中國曆史上西周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王朝,是以其的軍隊數量一直保持在中國曆代大王朝中比較低的水準。但是當曆史進入了春秋時期,尤其是戰國時期,中國的軍隊數量出現了惡xing的膨脹。當時中國的總人口至多不會超過2000萬,可是在戰國末期軍隊數量達到了驚人的500萬,不過這個數量應該有極大的水分。因為中國曆史上職業軍人并不多,主要是以戰争期間征兆的民夫以及特權階級的個人武裝為主,當時長平一戰趙國被坑殺40萬,國力大衰就可以看出當時軍隊基本上是國家所有的青壯年勞動力組成的,是以實際上各個國家在沒有戰争的時候基本上常備軍的數量并不會太多,戰國七雄除了秦是實行的全民武裝能夠在戰争時期出動百萬軍隊之外,其他國家基本上能夠保持10萬左右常備軍就算是很強的了,這還不包括七雄中相對弱小的燕國和南韓,這從戰國初期齊國與魏國的戰争就能夠看出來,因為當時七雄之中齊國的勢力是相當強大的,而且齊國也是最早推行常備軍的國家(這點曆史上有記載),是以齊國是比較有代表xing的,當時齊國和魏國戰争時期短時間内能夠出動的常備軍數量也就在10萬人左右。這個時期中國總體上應該能夠保持常備軍數量在50萬到80萬左右。遠遠沒有達到史書上記載的500萬人的記錄,大家可以想想,以春秋戰國中國的農業和經濟怎麼可能養活的起這麼龐大的常備軍。

3、秦漢時期軍隊數量

至于秦國的軍隊數量前期相對穩定,大概在30萬到50萬左右。但是到了後期,尤其是農民起義時期,秦國的軍隊數量就出現了非常大的波動,比如章邯一夜之間就武裝了20萬修建秦朝宮室的囚徒以及奴隸,是以這個時期就成為了中國曆史上又一個軍隊數量惡xing膨脹的時期。各地方的軍閥大量擴軍導緻了經濟以及農業陷入了一片混亂,這就是為什麼劉邦能夠最終擊敗項羽的原因,因為劉邦的擁有着當時最好的農業基地以及最好的經濟基礎。漢朝初年漢于匈奴的戰争中雖然史書記載劉邦出動了70萬軍隊,可是如果我們除掉為漢軍提供後勤和臨時參加軍隊的民夫的話漢軍實際應該隻有50萬左右(具體數量實在難以估計,希望能找到準确資料的朋友補上)。其後由于漢朝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是以軍隊數量隻可能比這個少,不可能比這個多。再加上漢朝小王國的存在,是以漢朝前期軍隊數量應該在30萬左右。但是當漢朝進入中期,尤其是到漢武帝時期,漢朝的軍隊數量又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增加,這是因為漢朝對匈奴和西域用兵的結果,可是這種時期沒有存在太長時間,因為農耕時代的常備軍實際上是國家最大的經濟包袱,是以之後漢朝軍隊數量出現的下降的趨勢。之後雖然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内亂時期,軍隊數量出現了小幅增加可是縱觀整個漢朝(西**東漢),中國常備軍數量基本上保持在30萬左右,仍然是一個相對較低的水準。

4、三國時期軍隊數量

随後中國曆史進入了第一個混亂時期,三國。這個時期曆史的記載往往存在非常的大的偏差,比如曹操和孫劉聯盟的戰争雙方參加士兵數量從将近200萬(曹150,孫劉20)到40萬(曹30萬左右,孫劉10萬左右)的記載都有,由此可見。不過我們可以從記載比較詳細的官渡之戰了解到當時擁有中國三分之一人口和領土的袁紹在損失了10萬軍隊之後就一蹶不振可以看出,當時軍隊的數量應該不會超過100萬。這個三國演義以及三國志中動辄百萬的差距是多麼的明顯,不過作為文學作品為了文學而虛構是能夠了解的。

5、魏晉南北朝時期軍隊數量

之後中國進入了一個短暫統一的時期,不過随後卻發生了曆史上五胡亂中華的事情,這個時期中國的常備軍數量更加難以統計,當時動辄50萬的戰争在中國曆史上又發生過幾次,更何況是在經濟及不發達的社會動蕩不安的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這個時候中國常備軍隊數量至多不會超過100萬。當然可能全國軍隊數量會超過以前50萬的記錄。

6、隋唐時期軍隊數量

其後的隋唐時期,由于中央大王朝在相當時期内對與周邊國家擁有着絕對的優勢,是以軍隊的數量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勢頭,這點從中唐爆發的安史之亂就能夠看出來,當時安路山的軍隊也就10萬左右,結果唐朝潼關損失了10萬軍隊就陷入了無兵可用的絕境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是以隋唐時期中國軍隊數量應該沒有超過以前的平均水準,也就是30到50萬常備軍。

7、五代十國及宋朝時期軍隊數量

五代十國,中國軍隊再次出現了惡xing膨脹的勢頭,同時再加上中央面對的周邊敵人勢力增加,中國軍隊數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上升,最終達到了曆史上最高點接近100萬(北宋不包括遼國30萬軍隊以及西夏15萬到20萬軍隊,以及吐蕃,大理少量軍隊),不過這種情況并沒有出現太長時間,伴随金國擊敗北宋,南宋偏安南方,中國軍隊又恢複到80萬左右的局面(金國30萬左右,南宋30萬到40萬,大理,吐蕃,西夏少量),這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軍隊數量出現大規模增加的第一個時期。

8、元朝軍隊數量

随後出現的元朝,對于軍隊數量的控制相對比較嚴格,這和蒙古人以騎兵為主機動力強以及種族分化制度有關,是以這個時期中國軍隊數量又下降到50萬左右,

10、明朝軍隊數量

明朝是中國曆史上另外一個軍隊數量增長的重要時期,明朝除了龐大的正規軍之外甚至還最早的發明了準軍事組織以及情報特務部門,這樣造成了明朝軍隊數量激增,以至與國家為了這隻軍隊需要不停的加稅,間接導緻了自己的滅亡,這個時期明朝的軍隊數量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突破100萬大關,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關甯鐵騎數量大概在10萬左右,以及左良玉在南方的軍隊以及南京附近的8營(史可法當時就指揮一營兵丁)。

11、清朝軍隊數量

清朝前期,中國軍隊數量又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下降,清朝前期軍隊除了8旗軍以及蒙古的20萬鐵騎之外就是20萬左右的綠營,數量大概在50萬左右。任皇帝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有很大關系,這也導緻了中國人口的大規模增長,這為其後中國軍隊數量的飛躍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在清朝中期之後由于政治腐敗已經經濟衰退,國家政局不穩出現了幾次比較嚴重的農民起義,這樣導緻中國軍隊數量的激增,在乾隆,嘉慶時期綠營的兵力達到了70萬,這個時期中國軍隊的總數量達到了曆史最高點,各種軍事以及準軍事力量達到了120萬以上。

據說:中國曆史上軍隊最多的時候就是1946年-1950年中國解放戰争期間,國共雙方僅投入戰鬥的軍隊就超過1300百萬,被gong産黨消滅的就有800萬,中國曆史上從沒有過這麼多的軍人在中國的大地上厮殺,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七個國家加起來也超不過400萬人,即使是三國時期魏、蜀、吳加起來也沒有超過400萬人。中國軍隊數量實際上是受當時的人口的限制,滿清時的軍隊是最多的曾經達到700多萬,那時中國的人口達到近4億。是以,中國曆史上軍隊最多的時候就是1946年-1950年的中國解放戰争期間,如果把民兵和準軍事力量加起來可能超過5000萬人。

中國曆史上軍隊的數量大部分時期是在30到50萬之間徘徊,當發生王朝更疊或者内亂的時候軍隊在短時間内數量會激增,可是不會超過200萬,尤其是常備軍的增長更是緩慢。其原因就是人口不足以及經濟不足以維持一支數量龐大的常備軍,至于為什麼曆史上經常出現軍隊數量和實際不符,這和古代統計不嚴,大量私人武裝存在以及皇帝好大喜功有關。不過到了16世紀之後,由于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中國軍隊數量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增加。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你氣質那麼好還來看小甲的文章,喜歡曆史和房産知識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小甲,每天都會更新好文章哦^_^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