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車撞挂車的民間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還是真有代表性?

作者:autocarweekly

文|七号-宋

最近,很多自媒體紛紛搞起了一種堪比“胸口碎大石”的新碰撞測試——追尾半挂測試,也被稱為“小車撞挂車”測試。場面相當驚險,内容相當刺激,讓大名鼎鼎的25%小偏置碰撞都要退避三舍。

不過,25%小偏置碰撞是經過大量統計和專業分析後,才出現的這麼一項有代表性的、且嚴密的碰撞名額。而現在民間發起的“小車撞挂車”測試,到底是看個熱鬧,還是真有代表性?

小車撞挂車的民間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還是真有代表性?

25%偏置碰撞起源于北美的IIHS,其原因是死亡率較高的事故中,這種更小的重疊面積碰撞是緻命的主要原因。對比小車撞挂車,25%小偏置碰撞的傷害竟然都沒那麼嚴重了,可見小車撞挂有多兇險。

民間發起的追尾半挂測試有意義嗎?

我們先用資料說話。

根據近些年中國交通事故深入調查的近些年的資料,乘用車追尾造成的人員死亡率為2.88%;而乘用車追尾半挂車時,死亡率則是一路飙升到了26.74%。

此外,這些傷害還有一個不得不關注的資訊點——大多數碰撞的速度并不快,甚至相對速度低于50km/h的占比超過60%,但事故傷亡依然很大。

其中,最具殺傷力的撞法,無疑就是“斷頭殺”。

所謂斷頭殺,是指乘用車車頭完全“插入”挂車底部,導緻A柱出現被斬斷的極端情況。一旦A柱抵抗不住,就意味着車内乘員大機率被“斷頭殺”了。

小車撞挂車的民間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還是真有代表性?

這種傷害不僅殺傷力極大,視覺沖擊力也極強。

因為A柱其實也是“阿喀琉斯之踵”,關鍵加強部位在上下兩端轉角處,追尾挂車時卻總是能精準撞擊在A柱中間薄弱處。

且相比遭遇一般撞擊時,車頭先受到撞擊,撞擊力傳導至A柱,A柱受壓的傳統受力方式。可一旦乘用車追尾挂車,撞擊則直接作用于A柱中上部,導緻A柱被彎拉。而一般材料的抗壓強度都遠超彎拉強度,是以别小看這一點位置的不同,A柱能發揮高強度材料作用的能力差别很大。

于是,少了車頭的吸能,A柱就像拳擊手沒帶頭套被挨了一踢,重擊傷害拉滿。

小車撞挂車的民間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還是真有代表性?

是以,為什麼乘用車追尾貨車事故中,看似并不嚴重的低速追尾,也很可能釀成慘劇。

可是在既往的官方測試體系中,尤其是正面碰撞測試裡,都沒有A柱直接受傷害的測試方案——即便是傷害度極高的25%小偏置碰撞。因為撞擊點落在了車門框處,A柱起碼有個幫手。

民間發起的追尾半挂測試都合理嗎?

而民間發起的追尾半挂車測試,至今也沒有被統一。

比如2021年時,紅旗H9做的雙車追尾測試。前車以50km/h的速度正面追尾貨車,後方的紅旗HS5維持50km/h的時速再次追尾紅旗H9。

小車撞挂車的民間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還是真有代表性?

此前,不少人都懷疑這種測試速度不合理。而現在見得多了,就能了解紅旗的良苦用心。

因為這種方法的确比較貼近常見碰撞的情況,雖然距離極限還有差距,但已經能說明不少問題。

與國内紅旗H9模拟的二次追尾不同,美國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是将測試車(主要是車身更低的轎車)以時速56.3km/h追尾挂車,追尾位置比例分别為30%、50%、100%。

小車撞挂車的民間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還是真有代表性?

IIHS之是以模拟不同的角度,是希望模拟汽車在不發揮最大防禦潛能的情況下,能否依然能保護車内成員。

這屬于IIHS的傳統藝能了,他們一直都特别關注偏置碰撞後的傷害,畢竟大名鼎鼎的25%小偏置碰撞最早就是他們推行起來。

不過,最近又有媒體對碰撞進行了提速。

把碰撞速度拉高到80km/h,這顯然是在模拟極端碰撞情況,特别是高速路上發生的撞車事故。

不過個人覺得,這種新測試的一緻性有很大欠缺,甚至沒有什麼可比性。因為這幾次碰撞測試中,不僅沒有統一半挂車的型号及配重,三款測試車:問界M7、特斯拉和小米SU7的幾次碰撞挂車方式,也很不一樣。

小車撞挂車的民間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還是真有代表性?

其中,不同的侵入深度意味着A柱被直接撞到的機率和程度。

不難發現,這幾次測試的可侵入深度是越來越小,是以A柱可能遭遇直接撞擊的機率和程度也是越輕。

這對于任何一個被測試乘用車品牌,都很不公平。

換言之,這場測試更像是乘用車遭遇了100%正面碰撞,而不是和挂車侵入碰撞。話說,這100%正面碰撞早已是如今汽車最拿手的項目,通過率排名常年第一。

這種測試的最終目的

是考核挂車的安全性

其實在汽車碰撞中,還有一個更專業的概念——碰撞相容性。汽車相容性指的是汽車在碰撞中保護自己的乘員,同時也保護對方車輛乘員的能力。

其研究的主題,偏偏主要集中在體型差異較大的汽車上(卡車或皮卡)。比如北美地區2011年就開始研究卡車尾部和側面安裝防鑽入裝置的安全性。2017年,IIHS更是推出了TOUGHGUARD獎,隻為獎勵通過所有三項測試的挂車品牌。

比如前兩代先鋒拖車(2007年和2013年的型号)就未能通過該50%重疊評估。于是,先鋒在2015年重新設計了這款拖車,最後終于獲得了認可。

小車撞挂車的民間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還是真有代表性?

對了,上面提到的IIHS測試車,至今都是采用2010年款的雪佛蘭科爾維特作為測試車,并且将這寫進了測試規程中。

小車撞挂車的民間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還是真有代表性?

是以,現在國内各種車媒和各家車企做的“小車撞挂車”測試,歸根結底反而是在敦促那些商用車品牌。畢竟國内汽車相容性研究起步較晚,挂車的安全性的确相當糟糕。

雖然現行的強制性國标有針對挂車的安全防護能力考察,但GB11567.2-2001《汽車和挂車後下部防護要求》的測試速度僅為 32km/h,這種車速也就是市内龜速行駛而已,很難起到很大作用。

尾聲

民間發起的測試到底是“胸口碎大石”圖個熱鬧,還是真有代表性?

現在看,我認為這的确是很符合國情的新測試項目。

一方面,國内的挂車防侵入裝置糟糕,确實很容易造成嚴重事故。另一方面,乘用車的結構使然,是他們即便中低速與挂車追尾,依然會遭受很大傷害。

不過,目前現在越來越多車企開始選擇在A柱上使用熱成型鋼闆,以大幅提升A柱的結構強度。

但最最重要的一點——在路上除非必要,别緊跟着那些大挂車。特别是高速時想借助挂車破風的行為,更是萬萬使不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