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推進長江十年禁漁 譜寫長江大保護新篇章

作者:光明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作為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标志性工程,長江十年禁漁今年進入第四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江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牢記總書記囑托,沿江省市持續推進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恢複,努力保障退捕漁民就業生活。這段時間,記者深入長江兩岸,記錄下禁漁工作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效和廣大幹部群衆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的紮實行動。

行走在長江沿線,科研人員發現很多可喜現象。

推進長江十年禁漁 譜寫長江大保護新篇章

在長江南源,一處小頭裸裂尻魚新的栖息地被發現,魚的數量大約超3萬尾,為水生态保護提供了珍貴資料。

在長江中遊,追蹤顯示,人工增殖放流的中華鲟成功入海率已經從45%左右提升至60%以上;鄱陽湖魚類小型化、低齡化趨勢得到遏制,栖息地生存環境得以改善。

在長江下遊,今年3月起,南京秦淮河入江口首次出現野生中華絨螯蟹大規模洄遊現象,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推進長江十年禁漁 譜寫長江大保護新篇章

水生生物資源恢複向好,見證了長江十年禁漁三年多來的階段性成果。

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出發作出的重要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深入長江沿線考察調研,詳細了解長江十年禁漁的實施情況,他指出,要堅定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鞏固好已經取得的成果。

推進長江十年禁漁 譜寫長江大保護新篇章

按照部署,自2021年1月1日起,在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重要支流和長江口部分海域實行為期十年的禁漁,常年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産性捕撈。禁漁三年多來,相關評估顯示,長江幹流和鄱陽湖、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由禁漁前最差的“無魚”提升了兩個等級。2022年,長江江豚數量達到1249頭,實作曆史性止跌回升。長江幹流水質連續4年全線保持Ⅱ類。

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解決好漁民上岸後的生産生活問題,禁漁才有穩定紮實的社會基礎。

推進長江十年禁漁 譜寫長江大保護新篇章

安徽退捕轉産的3萬多名漁民,在政府的引導下接受就業教育訓練。在當塗縣,免費學習養殖技術,養殖生态螃蟹成了退捕漁民的新選擇。

在擁有洞庭湖超六成水域的湖南嶽陽,政府幫扶上岸漁民建起養殖場,發展風幹魚産業,還帶領他們學習直播帶貨,拓寬銷路。

在漁民退捕上岸的鄱陽湖棠蔭島,當地在繼續保護好生态的前提下,正探索規劃利用獨特的自然資源發展旅遊産業。禁漁三年多來,有關部門對23.1萬退捕漁民逐一建檔立卡,多管道提升就業、社保水準。

推進長江十年禁漁 譜寫長江大保護新篇章

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沿江省市合力攻堅、久久為功,長江大保護不斷向縱深推進,持續鞏固禁漁成果。下一步,沿江省市還将加強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修複,建立退捕漁民動态精準幫扶服務,完善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合作機制,確定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

來源: 央視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