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作者:閱讀時代雜志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文 | 國粹君

“家”,多麼溫馨的字眼!

世界很大,人生很長,而家很小,卻是這個世間最溫暖的地方。

周國平說,“家是一隻小小的船,卻要載我們穿過多麼漫長的歲月。”

豐子恺說,“這裡是我的最自由、最永久的本宅,我的歸宿之處。”

劉亮程說:“一個人心中的家,并不僅僅是一間屬于自己的房子,而是長年累月在這間房子度過的生活。”

而在汪曾祺的心中,“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是冬日最暖的場景。

那麼,“家”究竟是什麼呢?

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國粹君與你一起尋找答案。

家,是熱氣騰騰的廚房。

充滿着生活氣息的炊火與油煙,酸甜苦辣的菜肴和清脆作響的鍋瓦瓢盆,把家吃出了越來越暖的凝聚力。

一家老幼無牽挂,恣意喧嘩。

新糯酒香橙藕芽,錦鱗魚紫蟹紅蝦。

杯盤罷,争些醉煞,和月宿蘆花。

——趙顯宏《滿庭芳·漁》

家,是柴米油鹽的瑣碎平凡。

“我想跟你一起過柴米油鹽的生活,你做飯,我洗碗。隻要一個溫柔的眼神,即使世界末日來到又如何。”

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

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當家詩》

家,不需要太大太豪華,隻要家人平安歲月靜好就足夠。

“什麼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夫妻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每個平凡或不平凡的日子。

粗茶淡飯也好,酸甜苦辣也罷,家無非就是一家人其樂融融,朝夕相伴過簡單、平凡的日子!

落賴家風彼此知,粗茶淡飯暫相依。

弟兄畢竟難同活,不免分頭各自為。

——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其六》

家,是團聚時的忘我歡歌。

“一家人最要緊是齊齊整整”。家的味道,是團聚的味道。

傧爾笾豆,飲酒之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佚名《常棣》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無怨無悔的陪伴。

這裡有你最親的父母,最愛的孩子,還有拿最好的青春陪你過日子的親愛伴侶。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杜甫《江村》

家,是心裡永遠的牽挂。

不管我們走得有多遠,哪怕海角天涯,都走不出它的牽挂。

邯鄲驿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綿綿不絕的思念。

擁有的時候毫不在乎,在路上時又會依稀想念,那夜裡等待你回來的微黃的燈光。

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杜甫《月夜》

家,是心心念念的團圓。

每逢年節,少不了的是阖家團圓,餐桌上的人間煙火,充滿着無限的溫情。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歎風塵。

——蔣士铨 《歲暮到家》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母親平實的句句話語。

我母本強健,今年說眼昏。

顧憐為客子,尤喜讀書孫。

事業新燈火,桑麻舊裡村。

太平風俗美,不用閉柴門。

——王冕《歸家》

家,是父親厚重而深切的關愛。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複誰憐?

——李白《寄東魯二稚子》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一盞明燈,照亮夜行人晚歸的路程。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家,是一束陽光,融化心上的冰雪寒霜。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孟郊《遊子吟》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夫妻共同經營的,編織着夢和苦辣酸甜的窩。

幸福的樣子,就是在婚姻裡愛了一輩子。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留别妻》

幸福的家,如一壺陳年好酒,用愛為材料,以歲月釀造。

經年以後細細品味,越飲便越有滋味,再難釋杯。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罹。

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李郢《南池》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不變的鄉音。

不管我們走得有多遠,哪怕海角天涯,不變的是鄉音,濃濃的是鄉情。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家,是遊子夢魂萦繞的永遠的岸。

不要說“赤條條來去無牽挂”。至少,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有一個家讓我們登上岸的。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萬裡,是離人,幾行清淚。

——馬緻遠《壽陽曲·潇湘夜雨》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那個一生都在逃離,一生都想回去的地方。

我們年少時叛逆地想要離開它,經年後,又會徹骨懷念它。

嶺外音書斷,經冬複曆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 《渡漢江》

家,讓你在笑和哭中找到真實的自己。

家,是你受了傷可以療傷的地方,是你可以卸下僞裝不用小心翼翼,痛快哭縱情笑的地方。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将;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木蘭辭》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一支永遠的樂曲。

無論我們将來彙入哪一首歌,歌裡都跳動着家的一節旋律。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家,是一根長長的風筝線。

倦鳥思巢,落葉歸根,我們回到故鄉故土,猶如回到從前靠岸的地方。

疲馬戀舊秣,羁禽思故栖。

——孟郊《鴉路溪行呈陸中丞》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家,是一塊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種下了了解,收獲了寬容;種下了體諒,收獲了和諧;種下了挑剔,長出了埋怨;種下了指責,長出了禍根。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

家,是最小最小的國。

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國家的命運和我們的命運息息相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國際家庭日丨“家”是什麼?這是最詩意的回答

或大或小,或貧或富,或在竹籬茅舍、高屋華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

“有的家庭,幾根面條就能撐起熱騰騰的日子;有的家庭,一堆金币反而把日子折騰得七颠八倒。”

家,是大千世界的縮影,也是最能考驗一個人責任感的聖壇。幸福的家,需要我們用心經營。

畢淑敏說:

家啊,是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聖潔寬容接納和諧,是磨合欣賞忠誠溝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

願我們,都能擁有這樣的一個家![心]

來源:微信公衆号“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作者:國粹君

編輯:景晨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