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下一個千萬級智能硬體,可能誕生在這個品類

作者:極客公園

有些令人意外。作為一家以創新為主要标簽的科技公司,影石釋出的新一代全景相機 Insta360 X4,和前一代相比,外觀幾乎沒有什麼明顯改變。

這種「套娃」的方式有點像蘋果。影石創始人劉靖康在社交媒體賬号上調侃道,影石在質疑蘋果後,終于了解蘋果、成為蘋果。當然,他謙虛補了一句「不如蘋果」。

2023 年資料顯示,影石在全球全景相機的市場占率第一,且超過 50%。截至 2023 年底,上一代産品 X3 累計出貨量已超過百萬台。

其實,蘋果對于影石的影響,遠不止産品設計。2016 年,影石的第一款全景相機産品 Nano,就是一個可以實體外接在 iPhone 上的外部配件。它的巧妙之處在于「借用」了 iPhone 的算力,壓縮了出片的時間。

這才是全景相機這個産品品類的核心痛點。本質上,全景相機解決了拍照過程中,「記錄」的技術痛點——由于搭配有多個攝像頭,實際上可以做到先拍攝,後取景;但較長的成片等待時間,卻在一開始讓使用者望而卻步。沒人願意帶着全景相機去滑兩個小時雪,然後用 2 周時間處理複雜格式的視訊和圖檔素材。

但這些從來不是影像本身的問題。近年來 AI 的爆發和晶片技術的突破,讓智能硬體裝置的運算能力得到了飛速提升,而這,也讓全景相機看到了從戶外硬核玩家,走近大衆消費市場的可能。

下一個千萬級智能硬體,可能誕生在這個品類

01 颠覆攝影的「原教旨主義」

盡管照相機已經有了将近 200 年的曆史,但「拍照」這件事,其實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 100 多年以前,拍照是一門足以謀生的手藝。由于涉及到光線、對焦、膠片沖洗等一系列複雜且精密的操作,隻有擁有一定财富和社會階級的人,一生中才可以留下為數不多的幾張照片。

上世紀 70 年代末,「傻瓜相機」被發明。相比起傳統相機的複雜操作,它簡化了對焦和曝光等流程,隻需要點按快門,就可以記錄當下瞬間。「傻瓜相機」讓照相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

智能手機的出現和疊代,又進一步簡化了拍攝的流程,無需拆卸就可以切換不同焦段的鏡頭。而社交媒體的出現,則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影像的社會屬性:過往,它是躺在相簿裡相對私人的回憶;現在,它成為了可以随時被分享的社交内容。

不過「攝影」仍然是一個需要人類主動執行的動作,以上所有的創新隻是讓它變得更簡單便捷。也就是說,如果想得到好看的照片,要不就朝着攝影發燒友的腳步,潛心鑽研取景、構圖、調色、後期,并更新專業的裝置;或者,也可以聘請跟拍攝影師,購買專業的一站式服務。

那麼,有沒有可能,未來攝影也可以像自動駕駛和生成式 AI 一樣,變成一個更由機器主導的自動化流程,在自己動手和請人幫忙拍之間,得到一個「AI 跟拍」一般的體驗呢?

其實,這樣的工具早已經出現了。通過在一台硬體裝置上布置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凸出的魚眼鏡頭,再結合軟體和算法的拼接,就可以得到一個 360°球狀的空間視訊檔案。理論上,攝影的邏輯變成了「先拍攝後取景」。這個叫做「全景相機」的裝置,看起來有成為新一代「傻瓜相機」的潛質。

全景相機的第一批典型使用者,是一群相對硬核的戶外玩家們。得益于堪比「跟拍」的輕松拍攝體驗,全景相機可以解放在拍攝過程中的精力,讓使用者更專注于運動本身。是以,在全景相機出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它的形象一直和星辰大海緊密關聯。它跟随不同的硬核戶外玩家去過雪山深海,在高空跳傘、翼裝飛行、山間速降之間感受過自然之美;更跟随地球近地軌道衛星,來到距離地球地面 500 公裡外的太空,用第一視角全景記錄了地球的樣子。

下一個千萬級智能硬體,可能誕生在這個品類

Insta360 全景相機拍攝到的地球

可以說,全景内容已經遍布各類線上視訊和社交平台,但為什麼在日常生活裡,最受歡迎的依然是富士、索尼、尼康這些傳統品牌,甚至個别産品火到一台難求、被稱作「電子茅台」呢?

這就要和從「計算能力」說起。因為如果拍攝的人可以變成「傻瓜」,那裝置本身就要需要成為一個超級天才。否則,如果在全景相機的不同鏡頭完成拍攝之後,還需要等待漫長的時間才可以看到照片,那顯然就不是一個好的使用者體驗。

如果想要大面積推廣普及,還需要兼顧便攜、易操作、降低使用和了解門檻有關。在全景攝影推出的早期,行業裡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産品路線探索。

第一種是「力大磚飛」派,以曾經拿到過馬雲、蔡崇信投資明星公司 Lytro 為代表。思路是在一個大型裝置上,組成巨大的鏡頭陣列(最多可達上百個攝像頭),輔以裝置本身搭載的晶片,生成全景和 VR 影像。

第二種則是便攜派。通過在一個錄音筆大小的裝置上,安裝兩顆魚眼攝像頭,達到覆寫 360°的效果。影石的第一款産品——Insta360 Nano——就采用了這種方案。Nano 的巧妙之處在于,它通過将全景相機和 iPhone 用硬體的方式進行實體連接配接,讓 Nano 成為了 iPhone 的一個「外置硬體」,通過借用手機端的處理和運算能力,達到了提高全景影像傳輸、計算、拼接速度的效果。

下一個千萬級智能硬體,可能誕生在這個品類

影石的第一個消費級全景相機産品 Insta360 Nano | 影石

在 2016 年 CES 國際消費電子産品展覽會上,Nano 成為了明星産品,甚至得到了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的褒獎。

02 用 AI 降低全景相機的使用門檻

Nano 的出現和火爆是一種技術和産品形态之間的巧妙結合,它解決了困擾全景相機這個品類已久的「計算」難點。在那之後,影石把産品疊代的重點瞄準了挖掘核心使用者的痛點需求。

所謂「核心使用者」,在 8 年前,是那幫滑雪、騎行、潛水、速降的硬核戶外運動玩家。他們在 GoPro 等品牌培養出了運動相機的使用習慣,又對可以拍出不同效果的全景相機充滿好奇。

影石創始人劉靖康曾經把公司的品類拓展邏輯比作「獵人尋找獵物」。他對産品疊代和創新的了解,第一優先級是要解決已有品類裡還沒有被解決的痛點和需求。

一個最典型的創新便是:在瞄準運動人群後,影石的全景相機加入了自拍杆,并且推出了「隐形自拍杆」模式,讓運動玩家在後期出片時可以獲得如跟拍一般的自拍體驗。

下一個千萬級智能硬體,可能誕生在這個品類

影石全景相機拍攝的畫面中自拍杆「隐形」了

2022 年 9 月,影石 Insta360 X3 正式釋出,截止 2023 年底,累計獲得了超百萬的全球出貨量,影石也在全球全景相機領域裡,持續成為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玩家,市占率超過 50%。

對于一家追求創新的商業公司而言,産品做到第四代,目标不能再局限于某個垂類人群了,增長和破圈是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而大衆群體和垂類群體的需求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相比高速運動時的穩定性,他們更在意清晰度;相比起後期複雜的特效,他們更在意剪輯是否簡單易上手,最好可以像手機那樣,上一秒拍照,這一秒分享,下一秒收到點贊。

這恰恰對應了全景相機此前的兩個技術難題:畫質和剪輯。相比起傳統相機或智能手機,由于要在同樣的尺寸裡采集更多内容,全景相機的畫面會更「糊」;由于格式問題,全景視訊的後期工程比較繁雜,很難一鍵成片。

解決這兩個問題,核心都需要「提高計算能力」。

對提高畫質來說,理論上提高硬體标準(加大畫布)就可以實作。但由于全景照片或視訊都需要導入到移動端預覽,更大的檔案會帶來額外的功耗——劉靖康此前在采訪中表示,高畫質的全景内容隻能在 iPhone 14 上流暢處理,換成其他手機就會變卡。

是以,得益于手機端晶片處理能力的增強,以及新一代 Insta360 X4 自身搭載的一枚 5nm 晶片,在感光硬體沒有突破的情況下,新一代 X4 支援了 8K 畫質的全景拍攝,比上一代增加了 78% 的總像素數量,在成像時光影細節有了大幅提升。

而對于簡化視訊的後期流程來說,解題方法分為了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如果你希望在短時間内快速成片并分享,那麼可以使用全新的「快剪功能」。在 Insta360 App 上,用搖杆就能在螢幕上 360°切換不同的視角,和玩手遊一樣的簡單輕松,且不需等待就能導出。

第二,影石這次更新的「AI 取景」功能,也為「懶人黨」們帶來了福音。想象一下你帶着全景相機拍攝了一段和很多朋友一起出遊的素材,但由于每個鏡頭可選的角度太多。這個時候,AI 會自動分析推薦素材給你,輕松可以導出一條高品質的片子。

總結起來就是,在通過提升計算能力獲得更高畫質的同時,影石還通過軟體更新提高了後期的體驗。想想剪映之于抖音的貢獻,如果不能配合簡單易操作的剪輯工具,大幅降低後期制作門檻,恐怕很難有那麼多草根視訊部落客進入短視訊生态。

03 渴望穿越周期的智能硬體

記錄,是人類傳承和表達情感表達訴求最重要的需求之一。藝術和技術的一次次變革,推動了人類記錄生活方式的改變。

每一代人的回憶由不同媒體構成,幾千年曆史的書籍、畫紙,到 200 年前誕生的膠片,再到千禧年後發展起來的數字裝置。未來,随着 Vision Pro 這類空間裝置的發展,下一代人的回憶,可能不再隻是像照片或者視訊這樣,是一個瞬間或者一段時空的切片,甚至有可能把一段實際發生過的時空,就像《哈利波特》書中的冥想盆一樣,原汁原味地保留在電子裝置中,随時可以重回。

AI 不可能生成真實世界人們的回憶,傳統相機也不可能将真實的空間完整記錄,在未來,全景相機有可能成為溝通真實世界和數字空間之間的橋梁。

回到場景和回看視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驗。B 站 up 主 @ 橙紅 Iris 曾經帶着 Insta360 X3 去拍攝好友的婚禮,主鏡頭全程對準了作為主角新人夫婦。但在後期整理素材時,當素材轉向鏡頭的另一面,才發現當所有人的目标聚焦在新娘入場的重要一刻時,台下的母親正在暗自抹淚。

這是一個當時幾乎沒有被任何現場參與者注意到的細節,但它被全景相機捕捉并記錄了下來。當多年後當事人翻出這段全景影像時,不僅能帶他們重回現場,也帶去了他們沒有想到的驚喜和感動。

下一個千萬級智能硬體,可能誕生在這個品類

全景相機記錄下婚禮上的「人生一刻」| 視訊截圖

除了記錄日常,全景内容也可以變成一顆顆「時空膠囊」,在未來的日子裡留住親人的陪伴。

來自貴州的癌症媽媽鄧靜在确診癌症晚期後,通過全景相機,以兒子的第一視角拍攝了一系列 360°全景影像。她希望,今後在兒子們人生的很多時刻,無論是外出遊玩、、過年團聚、考上大學,隻要戴上 VR 裝置,都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在「時空膠囊」裡感受到自己的叮囑、關愛和祝福。「有一天我真的不在的時候,這就是他們永遠的記憶」。

創新的本質是用新的技術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今天太多的科技公司沉迷于技術的高大上,卻忽略了人們到底需要什麼。

2022 年,極客公園曾和劉靖康做過一次深度溝通,在溝通快結束的時候,我們問他創新十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他提到過去主要是和事物打交道,未來希望做到跟「人」打交道。因為這位年輕的明星創業者,在創業 8 後開始意識到:「想做成一件事,不是純粹講算法和工程就行」。

從影石的第四代産品看來,創新的目标已不止聚集在技術和産品本身,而是希望全景相機可以帶着更多使用者們的回憶,讓原本注定短暫的智能硬體産品,和使用者建立起更緊密且長久的連結。對影石和使用者之間是這樣,對科技和人類之間大概也是這樣。

這是創業多年後,具體而真實的生活給劉靖康帶來的改變。也許很多年後,當他戴上 XR 眼鏡,重新回到生活的某一個瞬間,會看到一些當時的自己并未注意到的細節,就像他在企業使命裡的那句話一樣:「幫助人們更好地記錄和分享生活。」

*頭圖來源:影石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