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利科技近9成研發人員學曆低于大學,商譽“昙花一現”

作者:源碼

滁州多利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多利科技;證券代碼:001311.SZ)已經披露了2023年年報。年報顯示,公司近9成研發人員的學曆低于大學,且外購子公司形成的商譽在收購4個月後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此外,多處信披也存在疑問。

多利科技是國内較早從事并持續專注于汽車沖壓零部件生産的企業之一,公司主要産品為汽車沖壓零部件、一體化壓鑄零部件和沖壓模具。

2020年至2022年,多利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别為16.84億元、27.72億元、33.55億元,歸屬淨利潤分别為1.56億元、3.86億元、4.46億元,營收淨利增速均較快。

2023年,多利科技的業績增速有所放緩,公司實作營業收入39.13億元,同比增長16.62%,實作歸屬淨利潤4.97億元,同比增長11.05%。

多利科技近9成研發人員學曆低于大學,商譽“昙花一現”

來源:攝圖網

近9成研發人員學曆低于大學

多利科技在2023年年報中透露,公司與上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等整車制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除整車制造商外,多利科技還是新朋股份(002328.SZ)、上海同舟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上海安萊德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上海彙衆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等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配套合作夥伴。此外,多利科技及時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機遇,積極拓展布局新能源整車客戶,現已成為特斯拉(TSLA.O)、理想汽車(LI.O)、蔚來(NIO.N)、零跑汽車(09863.HK)和比亞迪(002594.SZ)等知名新能源整車制造商的合格供應商,具備了較強的市場競争力。

多利科技此前在招股書中稱,随着汽車市場競争日趨激烈,汽車研發周期逐漸縮短,新産品開發速度加快,整車制造商往往要求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具備獨立的産品研發和模具開發能力,甚至具備同步開發的能力,這便要求汽車零部件企業建立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保持較強的新技術應用能力和快速的新産品開發能力。

然而,多利科技的技術水準、研發實力或許與其自述的“較強的市場競争力”并不比對。

2020年至2023年,多利科技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2.67%、3.25%、3.70%、3.31%,而按申萬二級行業分類,汽車零部件行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值分别為4.91%、5.11%、5.57%、5.22%。

此外,2023年末,多利科技研發人員160人,最高學曆僅為大學,且大學生僅19人,占比約12%,其餘研發人員學曆全部為大專及以下,占比88%。

“昙花一現”的商譽

2023年4月,多利科技與自然人王美簽訂《股權轉讓協定》,以1450萬元受讓王美持有的安徽耀美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耀美)100%股權。多利科技于2023年8月完成資産交接并派出管理團隊,确認擁有安徽耀美的實質控制權。為便于核算,多利科技将2023年8月31日确定為購買日,自2023年9月1日起将安徽耀美納入合并财務報表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多利科技因收購安徽耀美形成商譽514.37萬元,占安徽耀美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的54.98%,但2023年末,距購買日僅過去4個月,多利科技即全額計提商譽減值損失。

此外,多利科技賬面因上述合并新增專利49050元(購買日公允價值),專利技術的攤銷年限為10年,考慮到安徽耀美自2023年9月1日起被納入多利科技合并财務報表範圍,理論上該項專利2023年應計提4個月的攤銷費用,為1635元,但多利科技2023年年報“無形資産”處披露對上述專利計提的攤銷費用為4905元,即實際計提了12個月的攤銷費用。

除對專利攤銷的資訊披露存在沖突外,多利科技關于其他業務成本、中介機構服務費的披露也令人疑惑。

2023年年報顯示,多利科技2023年其他業務成本為305.78萬元;但據2023年半年報,多利科技2023年1-6月發生的其他業務成本為307.02萬元,已超前述金額。

與之類似的還有中介機構服務費。2023年年報顯示,多利科技2023年發生的中介機構服務費為448.89萬元;但據2023年半年報,多利科技2023年1-6月發生的中介機構服務費已達766.43萬元。

保薦機構未勤勉盡責被罰,多利科技股價長期破發

事實上,除披露的中介機構服務費用存疑外,多利科技與中介機構間還存在其他引人關注的事項。

2023年11月,作為多利科技IPO保薦機構的國泰君安因相關保薦業務收到安徽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據安徽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23〕46号,國泰君安、李懿、蔡偉成在保薦多利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導緻出現對多利科技董監高資金流水的穿透核查程式不充分、資金流水核查結論與實際情況不符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多利科技股票于2023年2月上市發行,發行價格為61.87元/股,上市次月即破發。自2024年年初以來,多利科技股價持續處于破發狀态,截至2024年5月6日,收盤價(前複權)僅39.17元/股。此外,多利科技通過IPO募資21.86億元,承銷及保薦費用達到了1.31億元。

募集資金的管理方面,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内,多利科技誤将募集資金專戶資金2000萬元轉入全資子公司上海達亞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的一般銀行賬戶;全資子公司常州達亞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誤将募集資金專戶資金41.22萬元用于支付電費、稅金等款項;在使用募集資金置換預先已投入募投項目的自籌資金過程中,多利科技誤将募集資金專戶中的3246.31萬元進行了重複置換。

多利科技稱上述募集資金賬戶劃款行為主要系财務從業人員操作失誤造成,公司發現操作失誤後已第一時間将全部資金退回至募集資金專戶,不存在損害公司、股東利益及擅自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的情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