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溝溝裡的一場“頭腦風暴”,留壩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作者:二三裡資訊

留壩山裡的夏天總是姗姗來遲......

5月12日一早,小留壩村樓房溝裡的晨霧剛剛散盡,民宿叢集裡的管家開始了忙碌的一天。迎着第一縷陽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來到這處小有名氣的山溝溝裡。他們将圍繞綠色高品質發展與新質生産力,進行了一場深度的“頭腦風暴”,共同探索留壩的綠色發展之路。

山溝溝裡的一場“頭腦風暴”,留壩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山溝溝裡的一場的“頭腦風暴”

彼時,溪水環繞,青山相伴。與一般的座談會不同,現場的專家學者發言踴躍,觀點創新。 相關上司和參會嘉賓一邊仔細傾聽,一邊認真做筆記,大家暢談了5個多小時。會上留壩縣委書記史邦儉和縣長魏巍更是一再誠邀專家學者,多多給留壩發展提出意見,把脈問診,整場座談會氣氛熱烈,交流深入。

“民宿服務細節有差距嗎?優質農産品推廣有沒有做好?生态優勢又如何轉化成更多的資本?”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濤提出問題。

“留壩要大力發展香菇、木耳、豬苓等傳統菌種,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快生産經營和産業鍊建設。”陝西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解修超建議。

“建議重視打造張良文化、棧道文化、紅色文化......”國家文旅部優秀專家姚新垣表示。

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分别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分别圍繞留壩綠色食藥、民宿發展以及文化旅遊等方面進行了交流發言,就充分挖掘留壩“綠色潛力”,大膽創新突破,把潛力轉化為實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召開座談會前昔,專家學者一行到河口村和青崗坪村、秦嶺山珍物流園以及攜程度假民宿等地,對留壩縣綠色食藥、鄉村旅遊、生态環保、智慧農業等工作進行實地觀摩調研。

山溝溝裡的一場“頭腦風暴”,留壩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專家開下“緻富方”,林下經濟見效益

“從2022年到現在,來到留壩已經30多次,不僅在這裡建立了浙江理工大學留壩中藥産業創新研究院,也和政府一起圍繞留壩中藥産業與産業園發展建構做出了許多工作。”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醫藥學院院長、教授梁宗鎖調侃自己是半個留壩人。談及留壩的感受,他坦言,留壩能夠在保護好生态環境的同時,發展好生态産業,讓他體會深刻。

“偶爾一次浙江考察看到了林下藥材的發展,去年給留壩相關上司提出建議後,縣裡就立馬去學習考察,回來以後就規劃搞了起來。從去年6月,到如今不到1年的時間,留壩的林下中藥材産業已經走到了全省的前列,留壩在敢于探索和實踐的發展的道路上,已經找準和找對了自己的方向。”本次座談會上,梁教授感慨地講起關于留壩農業發展的一個真實案例。

記者了解到,如今留壩已經把林下中藥材産業作為實作“兩山”轉化、加快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留壩縣發展林下中藥材産業面積達2.9萬畝,全縣林下中藥材産業生産總值達3.6億元。目前近6500戶農戶參與到林下中藥材産業的發展中來,成了“綠色”經濟的直接受益人。

山溝溝裡的一場“頭腦風暴”,留壩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水陸空”全方位運用,小漁村又有新變化

“溫鐵軍教授去年來河口村考察,調研了棧道漁村,總結和提出了——水中養魚、水面遊樂,山上種果,同時星空房更利用了宇宙資源,集生态旅遊、休閑娛樂、園林種植的全方位立體綜合開發的思路和觀念。”武關驿鎮黨委書記方毅君談及溫老的建議,内心深受啟發。

“來過河口村許多次,每一次都有新的東西!”這是幾位常來留壩考察的專家和記者的真實感受。通過過去一年不斷摸索和完善,精心規劃打造,創新亮點節點,該景點目前已經建成休閑垂釣基地、玻璃星空房、景觀荷塘、樹蔭休閑燒烤區,以及兒童戲水區、水上高爾夫、萌寵樂園、庭院餐廳、觀光吊橋等涵蓋不同年齡段所需的旅遊設施。僅一年時間,累計接待遊客12萬餘人次,收入100萬餘元。

今年,随着幾家民宿的修建完工和正式營運,體驗“漁”文化樂趣,住棧道主題民宿,又不斷提升了鄉村旅遊的服務能力和接待水準,該地鄉村旅遊産業又上了新台階。

山溝溝裡的一場“頭腦風暴”,留壩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青崗坪村産業發展的“秘訣”,幹群擰成一股繩

136戶432人,江口鎮青崗坪在發展過程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也做強了主導産業,建成食用菌基地2個,數字化有機蔬菜種植示範基地1個,年底集體經濟積累可達50多萬元。

“村民可以入園務工擷取報酬,也可以資金入股分享紅利,流轉土地收取租金......”青年幹部呂鑫去年剛剛擔任江口鎮黨委副書記,他告訴前往考察的專家組,如何帶動全村産業發展的“秘訣” 。

鄉村産業發展的具體工作的推進中,他們探索走出了一條“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牽頭、黨員幹部示範、能人大戶領辦”的發展路子,通過自主經營、入股合作、承包租賃等途徑放活資産經營權。采用“統一制袋接種、統一技術管理、統一采收分類、統一産品銷售,按股份分紅”的生産經營方式,大大降低了生産成本,提高了産出效益,帶動了全村産業發展。

幹部帶着幹、群衆發揮自己的優勢幹、科學規劃幹、齊心協力幹——幹群擰成一股繩,共謀發展的新路子。青崗坪村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組織群衆召開了院壩說事會,就群衆關心的問題面對面“話家常”,小院壩擺大事,聽民意、集民智、聚民力,你一言我一語,大家紛紛述說着自己的“心事”,和村幹一起讨論着青崗坪村和美鄉村建設的“新點子”,如今青崗坪村已經大變樣。

山溝溝裡的一場“頭腦風暴”,留壩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青羊鋪村的村民把上周的垃圾分類放進“陽光房”,西安的遊客已經徒步登上了紫柏山頂悠閑地看風景,玉皇廟的林下椴木香菇悄悄在長大,營盤青訓基地的少年在足球場肆意揮灑汗水,樓房溝的民宿管家打掃幹淨了院子,微笑迎接遠方的客人......這個秦嶺深處的小城,又熱鬧了起來。

華商報記者 姜磊、董惠惠

山溝溝裡的一場“頭腦風暴”,留壩探索綠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