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航天有多強:2035年建成月球基地,2049年探測外太陽系

作者:博學多才的四哥

導語

嫦娥五号月球探測器完成攜帶土壤樣本的月球無人采樣傳回,這也标志着探月工程三期順利實施,并成功将土壤樣本送回地球,為大陸探月工程劃下完美句号,同時也為大陸探測器的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航天有多強:2035年建成月球基地,2049年探測外太陽系

在嫦娥六号和“玉兔”号繼續對月球進行勘察的同時,大陸正緊鑼密鼓籌備着探月工程四期,據悉,探月工程四期将于2021年底開始啟動,并将實施在月球南極采樣和勘察的任務,預計2035年左右,大陸将在月球上建成科研站,并逐漸探索外太空,直至未來的2049年,大陸将率先對外太陽系進行探測,甚至探測太陽系邊界的宇宙深處。

那麼待大陸航天事業邁入2049年,大陸計劃将如何探測太空,又是如何帶領全人類邁向新的航天領域呢?

一、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三期圓滿落幕。

嫦娥五号在完成了繞月飛行、月面軟着陸、月面勘察、月面起飛和月球軌道飛行、月球回歸、再入大氣層飛行等階段後,終于準時落地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境内,而當時天空中一顆流星急速劃過,引發上千萬群眾的熱烈關注和圍觀,其中不少群眾還互相拍照進行紀念,這是大陸自1976年“悟空”号傳回大氣層後,第二次在土地上撿“寶”。

此次“寶物”的主角是中國航天史上第一顆月球樣本,它是嫦娥五号在探月工程三期的最後一次任務中帶回的,而此次月球樣本的規模也是十分龐大的,總共帶回了1731克的月球土壤和岩石等樣本,這也比此前大陸探月工程所帶回的月球土壤和岩石等樣本總和還要多出近一倍多,其中還有一枚樣本盒體,它就是儲存月球樣本的鐵制扁球體,重4.5 kg,而樣本盒體的直徑為90mm,一枚5g的無損壞的月球樣本則藏在其中,而月球樣本盒體的重量又占了月球樣本總重量的近1/3。

此次樣本的采集也是大陸自1976年“悟空”号探測器之後,第一次從月球表面成功傳回地球,而嫦娥五号帶回的月球樣本不僅有利于對月球形成和演化過程、月球生命起源以及月球對地球環境的影響等進一步深入探讨,同時還有助于未來的月球科研站和基地的建設,是以雖然嫦娥五号帶回的月球樣本無法直接供科學家們研究,但它将會提供給未來月球科研站許多有用的資訊,如同一顆“看不見的月球”。

在将月球樣本送至月球實驗艙的倉庫中後,嫦娥五号也順利完成了月球樣本的移交任務,而後月球實驗艙搭載着月球土樣和月球樣本合體,也與傳回艙順利對接,并在12月17日完成再入大氣層并功分離,月球實驗艙也在傳回大氣層後,在8分鐘鐘進行了降落和适時着陸,然後傳回艙也順利降落内蒙古自治區。

傳回後,科研人員立即對月球樣本盒體進行了及時回收,并對月球土樣進行密封和分裝,然後送往相關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而通過對月球土樣進行分析,科研人員也發現,在月球南極地區出土的月球土壤中發現了一種重要的稀有氣體——氦-3。

中國航天有多強:2035年建成月球基地,2049年探測外太陽系

氦-3是一種重要的核聚變燃料,它是最好的核聚變燃料之一,可以在熱核聚變堆上進行反應,産生聚變能量,并且幾乎沒有輻射,産生核廢料,是以受到了科學家們的極大關注,而在未來,科學家們也将利用大陸的“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進行氦-3的聚變燃料研究,并運用于實際生産中,促使大陸的熱核聚變技術迅速發展,進而實作大陸的可控核聚變聚變燃料的商用化等目标。

同時在2020年,大陸探測器還有一個重要的新成員是天問一号探測器,它于2020年7月23日由長征5号火箭搭載升空,并于2020年2月24日22:52:10準時抵達火星大氣層,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這既是大陸首次成功在火星上着陸進行探測,還是世界上第一顆在火星上着陸的探測器中攜帶着地球生命的一顆樣品。

而在2020年“雙子星”探測器的幫助下,天問一号在火星上成功創造了三項“第一”,即大陸探測器首次在火星上成功登陸和探測,首次在火星上成功巡視和拍攝,首次成功建立地外物質樣品庫,為大陸後續對外太陽系的探測奠定了重要基礎。

此外,由于現階段大陸探月工程計劃已經實作了月球勘察傳回樣本的目标,是以探月工程三期也已經完美畫上了句号,而探月四期的任務則将繼續對月球進行深入地勘察和研究以及為未來在月球上建站和探索外太空的任務奠定重要基礎。

二、探月四期任務。

探月工程四期于2021年底考慮對月球南極進行采樣和勘察的任務,并與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務互相呼應,探月工程四期的探測站點設定将盡量覆寫月球表面的各類地貌和地質特征,同時還将利用前期“玉兔”号月球車等裝置對探測區域進行深入的勘察分析,再挑選出幾個最優質的月球探測站點,這既可以極大的降低後期實施月球探測任務的風險和複雜程度,又可以實作月球多點探測等目标。

大陸估計将于2035年左右,在月球上建成任務科研站,科研站的站址預計将選址在月球的南極地區,而探月工程四期則将以南極地區為主要勘察區域,這是因為月球的南極地區有着多種制冰資源,包括水冰、氨冰以及二氧化碳冰等,這對科研人員進行長期的居住和科研工作,極為有利。

同時大陸還計劃在科研站附近的月球脈動區,進行氦-3的深度勘測和挖掘,以及對南河盆地等幾個關鍵的地質條件進行深入研究,進而為大陸未來的太空探索和資源開發提供支撐,此外升空的嫦娥七号以及未來更多的火星和太空探測器,都将在嫦娥五号帶回的月球樣本的基礎上,并配合新的科研實驗裝備,為大陸太空實驗裝備和探測器的制造提供重要支援和保障。

三、探測外太陽系 步入太陽系邊界。

大陸計劃于2049年,将探測器再一次推上天空,我們的目标将是将探測器的速度直接推至每秒34公裡,這也比之前的“新視野”号探測器還要快出十倍多,它被列為大陸航天事業工程中的第九十九号探測器,它的任務則是對大陸太陽系以及外太陽系甚至太陽系邊界的宇宙深處進行探測。

據悉,太陽系的邊界也被稱為太陽系的“終結邊界”,它的外圍也被稱為太陽風泡,其整體的形狀和大小都與一顆氣泡相似,而太陽風泡則由太陽系中的太陽風和宇宙射線等等所形成,而太陽風泡與太陽系的外圍之間,還存在一層稱為“霍爾層”的區域,霍爾層則是由太陽風泡和銀河系媒體互相碰撞所形成的,而探測器則将直接穿越這一層又一層的區域,對太陽系的形成和水準運動等進行進一步的探測。

而此次探測器的速度之是以會比“新視野”号探測器的速度還要快,這是因為大陸對探測器在速度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更新,但同時,探測器還需要借助一項劃時代的技術,這就是先進的離心機動電推進技術,而這項技術的出現,則将對太陽系邊界的探測以及太陽系外天體的探測等提供重要的突破和支撐,同時,它還能夠将大陸的探測器技術水準,從最初的月球探測到太陽系的探測,再到内外天體的探測等層層提升。

四、後發優勢 探索星際空間。

中國航天有多強:2035年建成月球基地,2049年探測外太陽系

随着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大陸的探測器有望在未來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裡,便會突破太陽系的邊界,一直到最終到達奧爾特星雲,并探索星際空間,開啟太空探索的新紀元,而那時,大陸的探測器将直接對探測器自身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太陽系和奧爾特星雲的探測等,都會有更高的要求,并需要設計更多的裝置和儀器等。

此外,還有一項重要的技術,即可控核聚變技術,如果大陸的科研人員能夠在2035年左右,實作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那麼未來,大陸的飛船将以更快速度的飛行,太陽系内的航班也會變得更為正常,甚至将實作在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快速往返,為大陸太空科學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中國航天有多強:2035年建成月球基地,2049年探測外太陽系

結語

大陸航天事業作為世界航天事業規劃能力最強的力量,未來2020年大陸航天事業将在空間站、探測器等項目中,再接再厲,不斷的超越自我,為人類探索星辰大海,開創美好未來,繼續在世界各國航天事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始終引領世界航天事業的發展。

同時,随着大陸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太空資源的利用、深空探測等領域,将會為大陸探索宇宙提供更多的突破和可能性,同時也将為人類探索廣袤的宇宙,開拓新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