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家中企接連宣布突破,晶片問題進展如何?外媒系虛假謠言

作者:壽與天齊

中國晶片制造商宣布取得重大突破,引發國内外廣泛關注和争議。一方面,國内企業自主創新獲得階段性成果,為實作晶片自主化邁出關鍵一步;另一方面,外媒質疑中國晶片技術來源,懷疑存在知識産權争議,加劇了中美科技戰的新高潮。

中國晶片企業突破性進展

近年來,中國晶片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22年8月,中國晶片制造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宣布,成功量産國内首款7納米制程的NAND閃存晶片。這一突破打破了長期以來中國在存儲晶片領域的技術封鎖,标志着中國存儲晶片制造技術已接近國際先進水準。

多家中企接連宣布突破,晶片問題進展如何?外媒系虛假謠言

另一家中國晶片巨頭華為也在晶片自主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2020年9月,華為推出基于台積電5納米工藝制造的麒麟9000系列5G晶片,在AI計算能力、5G通信能力等方面達到了業界領先水準。盡管受到美國制裁的嚴重影響,但華為仍在不懈努力,力求在關鍵晶片技術上實作自主可控。

外媒質疑中國晶片技術來源

中國晶片企業的突破自然引起了外媒的質疑和猜忌。一些西方媒體懷疑,中國企業的晶片技術進步或存在竊取知識産權的嫌疑。他們認為,中國企業可能通過不正當手段擷取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先進晶片制造技術。

多家中企接連宣布突破,晶片問題進展如何?外媒系虛假謠言

例如,2020年12月,有報道稱中國科學院宣稱突破5納米光刻技術,但随後被揭穿這隻是一種雷射光刻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并不相同,無法真正實作5納米晶片量産。這種誇大其詞、混淆視聽的做法加劇了外界對中國晶片技術的質疑。

中美科技戰持更新

中美兩國在晶片領域的較量已然更新為科技戰,雙方都在加大晶片自主化力度。一方面,美國不斷加碼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制裁,限制它們擷取關鍵晶片裝置和技術;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也在大力推動晶片國産化程序,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多家中企接連宣布突破,晶片問題進展如何?外媒系虛假謠言

2022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晶片法案",撥款520億美元用于支援國内晶片産業發展,其中280億美元直接補貼晶片制造商。美國還不斷擴大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出口管制範圍,切斷它們擷取先進晶片裝置和技術的管道。

中國方面則在加大财政支援力度,鼓勵企業加大晶片研發投入。2020年,中國政府出台多項支援政策,提出要加快推進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和工藝技術研發,加快突破存儲器、CPU等核心晶片技術,推動內建電路産業高品質發展。

多家中企接連宣布突破,晶片問題進展如何?外媒系虛假謠言

雙方陣營對峙加劇

在晶片領域,中美兩國陣營已經呈現對峙之勢。美國一方面加大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制裁力度,另一方面也在國内大力扶持本土晶片産業發展。而中國則在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的也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尋求突破封鎖。

以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為例,它曾與華為等中國企業開展合作,但後來因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的影響而中止了合作項目。IMEC也在積極拓展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合作夥伴,以規避美國的制裁。

多家中企接連宣布突破,晶片問題進展如何?外媒系虛假謠言

中美科技戰已經白熱化,晶片問題成為新的争議焦點。中國企業突破性進展受到外媒質疑,雙方陣營對峙加劇,科技戰一觸即發。中美科技戰将持更新,雙方都将加大晶片自主化力度,誰能掌控晶片制高點将決定科技戰的最終歸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中國企業正在不懈努力,力求在關鍵晶片技術上實作自主可控,但前路仍将充滿重重挑戰。

多家中企接連宣布突破,晶片問題進展如何?外媒系虛假謠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