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橋殘骸一炸了事,拜登要掏錢修橋,共和黨卻不幹了

作者:布衣論

"轟隆"一聲響,巴爾的摩大橋的傷疤終于被炸藥撫平,但這遲到的清理行動,更像是給美國效率貼上了慢動作标簽。一艘貨輪與大橋的不期而遇,讓這座城市的動脈堵塞了一個多月,直到5月13日,政府才恍若夢醒,決定用好萊塢式的爆破手法來處理殘局。可這并不代表故事有了圓滿結局——CNN悲觀預測,航道徹底暢通還得熬到月底,讓等待中的群眾和商家直呼“傷不起”。

大橋殘骸一炸了事,拜登要掏錢修橋,共和黨卻不幹了

而國會山上,一場圍繞“誰該為大橋重建掏腰包”的唇槍舌戰正上演得如火如荼。總統拜登揮舞着聯邦支票簿,試圖将重建重任扛在肩上,順便為自己的預算提案添磚加瓦。但共和黨人哪裡肯輕易放過這“甩鍋”良機,他們堅持州政府才是這攤爛賬的主人,聯邦政府插手,隻會讓國庫更空虛。兩邊各執一詞,辯論激烈,卻遲遲難産共識,仿佛在證明,比起大橋重建,政治角力似乎更讓華盛頓上瘾。

大橋殘骸一炸了事,拜登要掏錢修橋,共和黨卻不幹了

這場事故,成了檢驗美國效率與政治智慧的試金石,也讓群眾看清,當災難降臨,決策者的首要任務似乎不是解決問題,而是争論責任歸屬。在這場“踢皮球”遊戲中,受傷的不隻是大橋,更是群眾對政府的信任。

大橋殘骸一炸了事,拜登要掏錢修橋,共和黨卻不幹了

我們不禁要問,美國,曾經那個雷厲風行的超級大國,如今為何在自家後院的修修補補上,顯得如此力不從心?是制度的僵化,還是黨派利益的綁架?又或者是群眾期待與政府能力之間的鴻溝日益加深?

大橋殘骸一炸了事,拜登要掏錢修橋,共和黨卻不幹了

各位看官,您怎麼看?這起事件背後,折射出的是美國政治的何種現狀?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高見,咱們一起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