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作者:小帥聊世界

一、緣起人生最後一個舞台

在繁華熱鬧的首都北京,我們看到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于魁智先生。他的臉上雖然布滿了皺紋,但那雙眼睛卻依然炯炯有神,閃爍着堅定和期待的光芒。

此刻,他正站在一間教室裡,面對着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學子們作為中國平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所學生班的班主任,這位被譽為平劇舞台上的“活祖宗”的藝術家,決定繼續堅守崗位,為中國平劇這門古老而璀璨的藝術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于魁智先生仿佛還能清晰地回憶起自己童年時期那段艱難困苦的日子。他生于1961年的沈陽,家庭條件十分貧困,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工廠勞工,母親則是一名中學音樂教師。

在他六歲的那年,命運給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不幸患上了令人恐懼的癫痫症。每次病情發作時,他稚嫩的面孔都會因疼痛而扭曲變形,全身痙攣,口中吐出白色泡沫,這一幕幕恐怖的場景讓他的父母心痛不已。

為了治愈兒子的疾病,于父于母傾盡所有,甚至連自行車、照相機、首飾等貴重物品都毫不猶豫地變賣。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在他六歲那年成功治愈了癫痫症。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曾經瘦弱的身軀中蘊含着無比堅強的意志力,最終戰勝了病魔。

深受母親熏陶的于魁智自幼便對歌唱産生了濃厚的興趣。1971年,年僅10歲的他憑借出色的表現順利考入了沈陽平劇院學員班,從此踏上了藝術道路。

得知學員班提供免費食宿,于魁智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這樣可以大大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然而,平劇練功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從清晨五點開始的訓練,一直到午後,常年流鼻血,忍受老師的責罰,于魁智承受了巨大的身心折磨。

一年後,他實在無法忍受這種艱苦的生活,想要離開學員班回家。

然而,平劇院的老師卻不遠萬裡親自登門拜訪,要求他償還高達3000元的巨額教育訓練費用。當時的于家早已債台高築,一分錢都拿不出。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為了不讓家人為難,于魁智隻能選擇回到學員班,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就這樣堅定地走上了平劇這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二、刻苦求學鋪就平劇大道

倒叙:如今,于魁智先生已經與香港佳人梁以薇女士攜手走過了30個春秋,共同孕育了一個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然而,在他們走到今天這一步之前,他們曾經經曆過一段充滿波折的愛情曆程。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在漫長的歲月中,梁以薇始終留在香港,全身心投入到照顧患病母親的工作中,她的付出讓人心疼。而于魁智,這個默默承受所有壓力的男子漢,不得不在北京、香港和老家沈陽之間來回奔走,盡全力支撐起三個家庭的重任——他必須照料自己的妻子兒女、嶽母大人,以及兩位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的雙親。

在回憶往昔的時候,我們不禁感歎于魁智求學和事業發展的道路充滿了艱辛。在就讀中國戲曲學院的那段日子裡,他無疑是最貧窮卻最努力的學生之一。

為了節省每一分錢,他常常選擇最廉價的食物作為午餐,一碗稀粥配上兩個小饅頭便成了他的一餐一整個學期的生活費用僅為區區50元,而在假期裡,他甚至會購買70斤挂面帶回家鄉,因為他深知家鄉的父母平時根本無福享用到這樣的美食。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然而,付出終将獲得回報!于魁智憑借着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畢業之際能夠演繹22出傳統劇目,這一數字是同班同學的1.5倍還要多。

正是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使他赢得了衆多平劇界大師的青睐,例如李世霖、葉蓬、何金海等前輩們紛紛給予他無私的指導和幫助。

自加入中國平劇院以來,于魁智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卓越。他不僅擅長文武老生的表演,而且嗓音高亢嘹亮,扮相英俊潇灑,身手矯健靈活,迅速晉升為國家一級演員。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無論是在舞台之上還是在幕後,于魁智始終保持着嚴謹認真的職業态度,這份對藝術的執着追求使得他每次登台都會赢得觀衆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曾經有一次演出,原本飾演“關羽”的演員突然生病無法登場,于魁智僅僅用了短短3天的時間,便成功掌握了“紅生”角色的精髓,并完美地完成了這場戲劇的演繹,赢得了平劇界泰鬥袁世海的高度評價:“于魁智就是于魁智,無人可以取代。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三、藝海溫柔岸,盛開彼岸花

于魁智與妻子梁以薇的邂逅,源自于1990年他随團赴香港進行的一場精彩演出。那時,于魁智那高亢優美的唱腔和灑脫俊美的扮相深深吸引了全場觀衆,其中也包括了一位來自香港的美麗女子——梁以薇。

演出終場,梁以薇積聚勇氣走到舞台前方,将一束絢麗的鮮玫瑰遞至于魁智手中。近距離的瞬間,她恍若窺見了于魁智曾經年輕英勇的模樣,心中激蕩不已,被這位平劇界炙手可熱的巨匠的才華與魅力深深迷住。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梁以薇出身香港顯赫家族,其父乃是某大型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她不僅精通流利的國語,更是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優秀畢業生,曾任職于當地一家知名紡織品公司的進階行政助理,前途無量。

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于魁智身世貧寒,境遇困頓,兩人之間猶如天塹般存在巨大差異。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機緣巧合之下,兩人迅速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系。随着時間的推移,梁以薇對于魁智的傾慕之情愈發無法抑制。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最終,在一個公衆場合,她緊緊握住于魁智的雙手,真誠地向他坦白了自己的心意。

于魁智内心深處早已對梁以薇産生了感情,隻是面對現實的壓力,他不得不有所顧忌。離别之際,他深情地對梁以薇說道:“你已經看到了我的現狀,恐怕無法給你想要的幸福。

如果你現在選擇離去,我絕不會責備你”。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梁以薇淚光閃爍,聲音哽咽。她緊握着于魁智的手,低頭輕聲道:“條件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隻有拼搏才能赢得勝利。和你在一起,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困苦,我都無所畏懼。

于是,梁以薇為了這份愛情,勇敢地辭掉了香港的高薪職位,搬往北京與于魁智共同構築新的家庭。

第四部分:真愛無疆,三頭牛精神永駐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梁以薇抵達北京之後,開始與于魁智過上了簡樸卻充滿挑戰的生活。他們租住在一間狹小的房間内,互相依靠,共度時艱。

自幼生長在香港豪門世家的梁以薇,從未經曆過如此艱苦的生活環境。然而,她從未有過任何抱怨,反而積極學習丈夫的生活方式,品嘗最普通的炸醬面、大白菜等食物,竭盡全力照料于魁智的日常生活。

直到公元1996年,曆經數載艱苦奮鬥,他們才得以分得一套相對寬敞舒适的兩房間,至此孕育子女的計劃正式啟動。僅僅過去一年時間,他們的愛情結晶——于泳良,順利誕生,他們溫馨甜蜜的三口之家被京城廣大戲迷尊稱為"三頭牛"。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投入到母親角色之後,梁以薇如同衆星拱月般全力侍奉着自己深愛的丈夫和孩子,精心打理着這個充滿愛意的小家。

然而,于魁智肩負的責任和壓力并未是以減輕。公元2002年,梁以薇的母親突患乳腺癌,于魁智毫不猶豫地傾其所有,飛赴香港,承擔了手術及後續治療的所有費用。

與此同時,兩位年邁的父母也開始飽受各類老年疾病的困擾,尤其是父親的病情更為嚴重,突發腦溢血後導緻癱瘓在床,無法言語、行走,需要全天候的悉心照料。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于魁智獨自一人挑起了三個家庭的重擔:在北京要照顧妻子兒女,在香港要照顧嶽母,還需在沈陽老家盡孝雙親。他常年奔波于京滬沈三地,幾乎是分身乏術,但從未向外人訴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

即使在外地排練至深夜,他也舍不得享用一頓豐盛的宵夜,隻是簡單地啃食幾口友善面便沉沉入夢。

五、柳暗花明,傳承大愛永駐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經過多年的堅守與拼搏,于魁智終于迎來了事業的輝煌時刻。公元2010年,他榮膺中國平劇院副院長和藝術指導的重要職務。

除了要親自登台表演,他還需負責拓展市場、培育新人,為整個團隊創造豐厚的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與他堪稱黃金搭檔的李勝素也同樣風華正茂。二人不僅在舞台上多次攜手共舞,更是在私底下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成為了相見恨晚的知己。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由于配合默契、人氣爆棚,于魁智和李勝素被譽為"當今平劇界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一對組合",每到一處都能赢得觀衆們的熱烈掌聲。

然而,由于二人之間的情感紐帶過于緊密,在外人眼中仿佛就是一對恩愛夫妻,于是很快便在圈内圈外流傳開了"于魁智與李勝素是夫妻"的謠言。

甚至有人傳言,于魁智早已離婚,與李勝素重新組建了家庭。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面對這些無根據的流言蜚語,于魁智深為憂慮,唯恐它們會觸動妻子梁以薇内心深處的情感。然而出乎意料地,梁以薇表現得鎮靜而坦蕩,她深情地告訴丈夫:"我對此絕不過多在意,請您也務必保持冷靜,不要讓這等閑言碎語影響到您與李老師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

梁以薇對丈夫的寬宏大量和堅定信任,深深打動了于魁智的心。實際上,在梁以薇心中,丈夫對于藝術事業的執着追求,才是真正值得敬佩和贊美的品質。

平劇名家于魁智:風光背後有艱辛,努力撐起三個家庭

多年以來,于魁智在藝術領域的不斷探索和精益求精,正是他對妻子最真摯的愛情表達。

2019年,于魁智在個人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一張溫馨的全家福照片,成功地粉碎了那些毫無根據的謠言。從此以後,于魁智将過去因忙碌而無法陪伴家人的遺憾統統放下,全心全意投入到平劇這一古老藝術的傳承工作中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