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和尚睡不着覺,寫了首肉麻情詞,從開篇美到結尾~

作者:金峰之約真情永遠
老和尚睡不着覺,寫了首肉麻情詞,從開篇美到結尾~

在古代文壇,從來不乏情詩情詞高手。

唐代李商隐有“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宋代柳永有“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元代元好問有“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明代唐伯虎有“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清代納蘭性德也有“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是以,真要說情詩情詞寫得好的文人,在千年文壇真的不在少數,讀得多了也便很難給人太大的新奇之感。不過如果這位情詞高手是一位僧人,那就另當别論了。

畢竟在大家的印象裡,出家人讀的是禅理佛法,寫的也應該是讓人開悟的禅詩,就像“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以,以情詩出名的倉央嘉措才能讓人覺得那麼特立獨行。

老和尚睡不着覺,寫了首肉麻情詞,從開篇美到結尾~

無獨有偶,在宋代同樣有一位擅長寫情詩情詞的得道高僧,他名叫惠洪禅師。惠洪年輕時,在某個睡不着的夜晚,曾經寫過一首名為《上元宿百丈》的詩,其中有一句“十分春瘦緣何事,一掬春心未到家”,讓他有了個“浪子和尚”的稱号。

随着年紀的增長,一個人按理來說應該是越來越穩重,但是惠洪并非如此,哪怕是成了一位“老和尚”,他依舊不羁。在又一個睡不着的夜晚,他沒忍住又寫下一首肉麻情詞。

老和尚睡不着覺,寫了首肉麻情詞,從開篇美到結尾~

《青玉案·綠槐煙柳長亭路》

作者:惠洪和尚

綠槐煙柳長亭路。

恨取次、分離去。

日永如年愁難度。

高城回首,暮雲遮盡,目斷人何處。

解鞍旅舍天将暮。

暗憶丁甯千萬句。

一寸柔腸情幾許。

薄衾孤枕,夢回人靜,侵曉潇潇雨。

長亭路上,槐樹碧綠,柳色如煙,恨(我)走得匆促, (漫長的道路提示我)我們已經分别。

綿綿的愁思讓人覺得一日長得好像一年,不知道該如何度過。回首遙望高高的城垣,已經被暮雲遮斷,視線的盡頭是何處呢?

天色将暮的時候,解下馬鞍,投宿在旅舍,暗暗憶起夫妻臨别前的千萬句細語叮咛 。一寸柔腸中蘊藏着多少深情?

如今隻有薄被孤枕與我相伴,午夜夢回醒來正是夜深人靜,拂曉之時,窗外春雨潇潇。

老和尚睡不着覺,寫了首肉麻情詞,從開篇美到結尾~

上片主要寫行者與居者離别時的情景。在槐、柳夾道的長亭路上,可恨就這樣地草草分别了。離别已堪恨,“此别匆匆”就更添人恨。這個“恨”字乃一篇主旨。别後定是“日永如年愁難度”。

而當此乍别之際,“高城回首,暮雲遮盡,目斷人何處”,尤人情所不能堪。這三句化用唐人歐陽詹“高城已不見,況複城中人”(《初發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詩意,“目斷人何處”一句,明點心事,更覺感情深摯。

老和尚睡不着覺,寫了首肉麻情詞,從開篇美到結尾~

下片轉入行者對居者的思念,又主要是從行者的角度來寫居者。首句寫行者在日色将暮時歇馬解鞍,寓居旅舍。客館寒窗,孤寂中又追憶起情人臨别時千萬句叮咛囑咐的話語。

“千萬句”,極言離别時對方叮咛話之多,真可謂“語已多,情未了”,句句包含着無限深情。

“一寸柔腸情幾許?”柔腸多指女性的纏綿情意,如李清照《點绛唇·閨思》雲:“柔腸一寸愁千縷”。“情幾許?”語氣是反诘,語意卻十分肯定。情多少?情無限!

結尾“薄衾”三句,如果了解為是行者在旅舍中獨宿孤枕,徹夜難眠,也不是講不通;但這樣一來,詞意就直露平淡。

老和尚睡不着覺,寫了首肉麻情詞,從開篇美到結尾~

惠洪(1071—1128),北宋名詩僧。俗姓彭,後易名德洪,字覺範,筠州(今江西高安)人。以醫識張商英,又往來郭天信之門。

政和元年(1111),張、郭得罪,洪決配朱崖,旋北還。工詩能文,與蘇轼、黃庭堅為方外交。其小詞情思婉約,受時人推重。詞散見于《石門文字禅》及《冷齋夜話》,《全宋詞》收有二十一首。

惠洪是很會寫言情詞的,宋人許颉《彥周詩話》曾稱其“善作小詞,情思婉約,似(秦)少遊,至如仲殊、參寥,雖名世,皆不能及”。

是以把末三句了解為行者在旅舍中思念遠方女子,想象她此時也一樣在相思的煎熬中思念着我。這樣講,意趣就大不相同了。

老和尚睡不着覺,寫了首肉麻情詞,從開篇美到結尾~

自從自己走了以後,她一個人獨守空閨,薄衾半溫,孤枕難眠。春宵峭寒,又是薄衾,難以抵禦自然界的寒氣;又是獨宿繡帏,内心更充滿了寒意。無人相伴,好夢醒來,再也睡不着了。

夜深人靜,聽着窗外潇潇雨聲,“徹曉潇潇雨”,表明女子在撩亂人心的風雨聲中,一直到天亮也沒有再睡着。這樣,詞從對面寫來,不但文勢曲折深婉,而且表達的感情也倍深一層。

總之,這首肉麻情詞雖然開篇美到結尾,但是古人卻不屑點評,畢竟這樣的小詞在古代本來便不怎麼受待見,再加上還是一位和尚所作。不過即便如此,這首詞照樣流傳了900多年,而現代人對于這首詞的評價卻是極高。

蘇州大學文學專家姚鶴鳴在《愛情詞與散曲鑒賞辭典》便稱這首詞,雖然不及賀鑄《青玉案》(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那樣享有盛名,但所表達感情之真摯、深沉,卻勝于賀詞,不失為一首絕妙好詞。

老和尚睡不着覺,寫了首肉麻情詞,從開篇美到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