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7 年,送别弟弟從軍,穿更新檔衣的幸福一家

作者:煙月寫

1987年的夏天,太陽如火球般炙烤着大地。那時候,我還是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夥子。那天,我穿着娘親親手縫補的衣裳,送别了我的弟弟小明,他應征入伍,踏上了從軍的道路。

“哥,等我回來。”小明眼神堅定,一身綠軍裝顯得格外英姿飒爽。

“嗯,一定要平平安安的。”我緊緊握住他的手,心中五味雜陳。

那天,我們一家人都穿着打了更新檔的衣裳,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家人的笑容卻是發自内心的。娘親生性節儉,總是把我們的衣裳補了又補,卻從不讓我們受委屈。

沒過多久,小明寄回了第一封信。他在信中寫道,新兵連的訓練異常艱苦,但他一定會堅持下去,為我們争光。然而,喜悅之餘,我卻發現娘親的眼神中多了一份擔憂。

一天,村長急匆匆地跑來我家,說道:“大娘,不好了,部隊來信說小明在訓練中受傷了,需要馬上做手術。”

娘親一聽,頓時慌了神,手中的針線活兒掉落在地。我趕忙安慰她:“娘,别擔心,小明一定會沒事的。”

為了籌集手術費,我決定去鎮上打工。臨走前,我告訴娘親:“娘,您放心,我一定會把小明的手術費湊齊。”

在鎮上,我白天做苦力,晚上給人家寫信,省吃儉用,終于湊齊了手術費。當我滿心歡喜地拿着錢回家時,卻發現娘親病倒了。

“娘,您怎麼病了?”我急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沒事,就是擔心小明,心裡堵得慌。”娘親輕聲說道。

我趕忙将湊齊的手術費寄給了小明,同時在心中默默祈禱他早日康複。

不久後,小明來信了,他說手術很成功,再過幾個月就能回家探親。娘親得知這個消息,病情也漸漸好轉。

終于,那一天到來了。小明穿着軍裝,英姿飒爽地出現在我們面前。那一刻,全家人都喜極而泣,緊緊擁抱在一起。

“哥,謝謝你。”小明眼含熱淚,向我道謝。

“傻小子,跟哥還客氣什麼。”我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天晚上,我們一家圍坐在煤油燈下,聊着家常。雖然生活依舊清苦,但那份濃濃的親情卻讓我們倍感幸福。

這就是我們一家人,在艱難歲月裡,互相扶持,共度風雨。那段時光,雖然艱苦,卻成了我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小明回家的那段日子,我們家仿佛又回到了從前那種歡聲笑語的日子。娘親的臉上時常挂着笑容,她會提前準備好小明愛吃的飯菜,等待他訓練歸來。而我,則帶着小明去田裡勞作,教他耕種,告訴他家裡的一切。

“哥,等我複員後,我們一起努力,讓娘過上好日子。”小明一邊幫我翻地,一邊規劃着未來。

“好,我們一起努力。”我看着小明,心中暖流湧動。

有一天,村裡來了位賣貨郎,他帶來了一種新奇的東西——收音機。我決定買一台給娘親,讓她在家的時候不再孤單。賣貨郎見我誠心想要,便同意用我的那塊老懷表交換。

娘親收到這份禮物,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說:“這得花多少錢啊?你們兄弟倆真是,這麼貴重的東西也買。”

“娘,這是用我的懷表換的,您喜歡就好。”我笑着解釋。

小明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娘,以後我們可以邊聽廣播邊吃飯,多好。”

從那天起,娘親的日子不再單調,她總是守在收音機前,聽着那些遙遠而又親切的故事。

然而,好景不長。一天,小明突然接到了緊急指令,需要立即歸隊參加一項重要任務。他來不及多說什麼,隻是緊緊擁抱了娘親,對我道:“哥,家裡就交給你了。”

我看着小明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到一絲不安。娘親更是淚眼朦胧,不舍地揮手告别。

小明走後,我接過了家裡的重擔,更加努力地工作。每天晚上,我都會對着那台收音機,祈禱小明平安無事。

幾個月後,我終于收到了小明的來信。他在信中寫道,任務已完成,但因為涉及機密,不能詳細告知。他還說,這次任務讓他成長了許多,也更加珍惜家人。

我長舒了一口氣,将信遞給娘親,她緊緊握住那封信,淚水又一次滑落。

“娘,小明會回家的,他會平安回家的。”我輕聲安慰。

娘親點了點頭,收起淚水,笑着說:“對,他會回家的。”

我們一家人再次陷入了等待,但這次,我們心中有了更多的堅定和信心。因為我們知道,無論何時何地,那份濃厚的親情都會将我們緊緊相連,共同度過風雨,迎接未來的每一個挑戰。

日子一天天過去,娘親和我依然每天守在收音機旁,期待着小明的消息。田裡的莊稼在陽光下茁壯成長,仿佛預示着我們家的未來也會充滿希望。

一日清晨,我被村口傳來的喧鬧聲吵醒。原來,是小明所在的部隊要經過我們村,村裡人都出來迎接。我趕忙叫醒娘親,兩人急匆匆地向村口跑去。

隊伍浩浩蕩蕩地走來,小明站在隊伍中,英姿飒爽。他看到我們,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向我們揮手緻意。那一刻,娘親淚如泉湧,而我心中的激動也難以言表。

隊伍停下休息時,小明跑過來,緊緊地抱住我們,激動地說:“哥,娘,我回來了,再也不用離開你們了。”

“小明,我的好孩子,你終于回來了。”娘親泣不成聲。

我拍拍小明的肩膀,笑着說:“回來就好,我們一家人終于可以團聚了。”

回到家,小明告訴我們,他因為在任務中的出色表現,被提前複員。他說的輕描淡寫,但我們知道,這其中一定經曆了無數的艱辛。

為了慶祝小明回家,娘親做了一桌子豐盛的飯菜。我們圍坐在一起,談論着這些年的變化。小明說,他打算利用在部隊學到的技能,在家鄉創辦一個養殖場,帶動村裡的經濟發展。

“哥,你覺得怎麼樣?”小明看着我,期待我的意見。

我點了點頭,認真地說:“這是個好主意,我們一家人一起努力,把養殖場辦起來。”

從那天起,我們一家人開始了新的生活。小明負責養殖場的規劃和管理,我則負責田裡的農活,娘親則忙裡忙外,照顧我們的生活。村裡的親戚朋友也紛紛來幫忙,養殖場很快就有了雛形。

一天,小明從鎮上帶回了一個好消息:政府鼓勵農村創業,我們可以申請貸款來擴大養殖場規模。我們一家人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得難以入眠。

在政府的支援下,我們的養殖場規模越來越大,不僅帶動了村裡的就業,還吸引了外地客商前來合作。家裡的生活條件也逐漸改善,我們終于可以告别那些更新檔衣服,住上寬敞明亮的房子。

娘親看着這一切,眼中滿是欣慰。她常常對我們說:“你們兄弟倆都是我的驕傲,我們一家人這麼努力,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我看着小明,心中感慨萬千。這些年來,我們一家人互相扶持,共同面對生活的艱辛。如今,我們終于走出了困境,迎來了新的生活。

而這一切,都是我們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将繼續攜手前行,共同迎接更多的挑戰,書寫我們家的美好篇章。

随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養殖場逐漸在鎮上小有名氣,不僅帶動了村裡的經濟發展,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小明作為養殖場的負責人,經常要外出與客戶洽談合作事宜,而我則負責養殖場的日常管理。

一天,小明帶回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哥,政府剛剛釋出了一項新的政策,鼓勵農村發展特色養殖。我們養殖場正好符合條件,可以申請更多的政策扶持。”

“那真是太好了!”我高興地說,“這樣一來,我們的養殖場就能進一步擴大規模,為村裡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娘親聽了這個消息,臉上洋溢着喜悅的笑容:“小明,你真是我們家的驕傲。你們兄弟倆這麼努力,我們家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們的養殖場規模不斷擴大,引進了更多的優良品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戶。村裡的年輕人紛紛加入我們的養殖場,學習養殖技術,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準。

然而,随着養殖場的發展,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了我們的養殖場,許多家禽染病死亡。面對這一困境,我們一家人并沒有氣餒,而是齊心協力,共同應對。

我和小明請教了村裡的獸醫,采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及時隔離病禽,為家禽注射疫苗。娘親則帶着村裡的婦女,為養殖場消毒、清理糞便,保持養殖場的衛生。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疫情終于得到了控制,我們的養殖場逐漸恢複了元氣。這場疫情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隻有團結一心,才能戰勝困難。

随着養殖場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我們不僅改善了家裡的生活條件,還幫助村裡的親戚朋友改善了生活。娘親常常感慨地說:“你們兄弟倆真是我的驕傲,我們一家人這麼努力,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一家人将繼續攜手前行,共同迎接更多的挑戰,書寫我們家的美好篇章。無論前方有多少艱辛,我們都将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因為我們深知,隻要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