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作者:惠農圈-阿真學姐

自農曆四月開始,孟夏就此到來,大江南北也迎來了升溫,很多人脫掉外套穿上短袖。而對農民來說,也開始忙碌起來。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今天是四月初八,看似不起眼,但在古代卻是十分重要的一天,正所謂“初八三不空,平安又吉祥”!

其實,三伏天熱不熱,收成如何?初八這天農諺給出答案!

01、四月初八“3不空”

四月初八是傳統的浴佛節,傳聞2600多年前釋迦牟尼于這天誕生,他出生時驚動天地,9條龍口吐芬芳為其沐浴身體。

三國時期,佛教在中原盛行,浴佛節就此在中國大地上确立起來,到了南北朝時,形成了固定節日。

每到這一天,寺廟就會舉辦隆重的浴佛儀式,也就是将迷你版的佛祖像放在盆中,用香水為其沐浴。

那麼,對于普通信衆來說,浴佛節到底該怎麼過呢?一定要牢記“3不空”,這樣才能平安又好運。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1、希望不空

在浴佛節這天,很多人都會專程來到寺廟求個平安幸福,為自己和家人許下願望,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裡能夠萬事順遂,平安吉祥。

當然,在這一天除了祈福外,也要注意不能妄言,說話要言而有信,不能惡語傷人,這樣才是守口德的表現。

2、善緣不空

在四月初八這天,人們都會以身作則去行善事,以自己微不足道的小事去感化别人,如給别人一個微笑,幫助老人過馬路,贊美他人的勝利成果等。

這一天也要做到不殺生,畢竟這天是佛教的傳統節日,希望大家在這一天不傷害生命,也别去虐待動物。

就算不是信衆,盡量也多多行善,畢竟好人有好報,希望大家都能尊重生命,樂于助人。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3、餐桌不空

在浴佛節當天,寺廟都會準備一些簡單而特别的節日美食,如八寶飯、五香豆、粽子等,這些素食營養美味,寺廟會将其施舍給窮苦人食用。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大家自然不需别人施舍,但浴佛節“餐桌不空”的習俗流傳下來,人們會聚在一起品嘗美食。而如果是信衆,也會在這天忌吃葷食。

02、三伏天熱不熱?農諺這麼說

雖然現在才農曆四月上旬,但天氣就已十分炎熱,黃淮地區最高溫就已達到30℃,不少人抱怨實在受不了,隻能提前開空調。

那麼,今年三伏天熱不熱呢?從四月初八的農諺就能看出來。

1、“四月初八淋,三伏熱死牛”

正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每年三伏天就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今年的三伏天是7月15日至8月23日,時間為40天,又是一個超長伏天。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正所謂“早入伏涼飕飕,晚入伏熱死牛”,而今年入伏為農曆六月初十,為傳統意義上的“晚入伏”,意思是三伏天将非常炎熱,那麼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古人從生活經驗中發現,如果四月初八這天降雨,那三伏天注定會十分炎熱,且幹旱少雨,還需要做好防旱工作。

“四月初八晴,三伏雨水多”就有相反的意思了,如果初八這天是晴天,這表明到了三伏天時雨水會比往年多一些,而水分多了自然就可以吸收餘熱,使得三伏天較為涼爽一些。

而這也是有科學講究的,研究發現如果四月初八為晴天,意味着東南沿海的暖濕氣流還未抵達,冷空氣在北方活躍一些,因而汛期将會推遲到來,到了三伏天時才姗姗來遲,雷雨天氣增多,自然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2、“四月初八冷飕飕,三伏天三溫暖天”

從字面上了解,如果初八這天突然降雨,氣溫較以往低上一些,給人一種“冷飕飕”的感覺,反而到了三伏天時會異常炎熱,就算在屋子裡也像是蒸三溫暖一般,讓人根本待不住。

這有什麼科學講究嗎?四月初八有雨水到來,也就意味着暖濕氣流提前抵達,碰上了北方活躍的冷空氣,在兩者互相的碰撞中形成降雨天氣,夏季雷雨明顯多了起來,氣溫也會迎來快速回升。

而夏季氣溫可達到35℃以上,如果此時再時不時降雨,就會形成高溫高濕天氣,使得天氣十分悶熱難耐,暑氣非常重。在戶外一定要及時補水,避免脫水中暑。

3、“四月初八刮南風,十沖幹九沖”

可能初見這句農諺,很多人都不了解其中的意思,其實這裡所說的“沖”,指的是山窩裡的農田。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如果在初八這天刮起了南風,那就是一個十分不利的訊号,三伏天将會酷熱難忍,農田也會因長期幹旱而少雨,莊稼生長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但如果這天刮的是北風,那就是相反的意思了,表明三伏天悶熱多雨,且雨量比較多,對水稻生長來說自然是好事,但部分地區需要做好防澇工作。

4“四月初八大水發,三伏天像火窯”

如果四月初八這天雨水比較多,甚至迎來暴雨天氣,以至于多地河水猛漲,那到了三伏天反而會十分炎熱,就像人在火窯裡一樣,讓人坐立不安。

其實在陽曆4月份,兩廣一帶就迎來了汛期,多地發洪水。而四月八“大水發”表明暖濕氣流向北推進,和活躍的冷空氣碰撞,帶來了汛期。而汛期過去後,接下來就是酷熱少雨的三伏天。

可見,隻要看四月初八這天天氣情況,就可大概分析三伏天的冷熱情況。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03、今年收成如何?看農諺咋說

1、“就怕四月初八雨,大旱一年愁煞人”

從字面上看,如果四月初八天上落下了雨水,反而不是什麼好事,說明一直到年底都會幹旱少雨。

對農業生産來說,雨水是必不可少的,就算是小麥,在成熟之前也需要适當的雨水滋潤才能長得更好。

如今,小麥已進入灌漿期,正是生長的關鍵時期,如果在未來半個月内,天氣幹旱炎熱,且伴有一定風力,那就會誘發小麥的幹熱風,導緻小麥減産、千粒重降低、品質下滑,賣不出好的價格。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而對水稻來說,更是離開水不能活,一旦降雨少,那水稻産量就會明顯下降。在那個水利不發達的古代,幹旱少雨顯然是壞事。

2、“四月初八動了流,犁耙鋤頭高挂起”

“動了流”其實很好了解,意思是這天降雨,且雨水并不小,以至于積水較多、河水流動。

而“梨耙”、“鋤頭”則是農業生産的工具,在機械化沒到來前,農業生産離不開它們的幫助。

這句話就不難了解了,如果四月初八降雨,雨水接連不斷,那到了夏收季節,鋤頭、梨耙可能就派不上用場了,隻因農田太幹旱,作物種了也很難活。

不過,民間還有一句農諺:“四月初八下,湖田種芝麻!”衆所周知,芝麻是一種耐幹旱、耐高溫的作物,就算是幹旱的夏季也可以種植下去。

所謂的“湖田”就是指低窪的地塊,這種地塊容易積水,農民通常不會在上面種植莊稼。可在旱情嚴重的季節,在湖田種植芝麻卻能夠迎來高産。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3、“四月初八晴,五谷好收成”

對農民來說,他們對四月初八這天的天氣情況很是在意,如果這天是晴天,他們就會手舞足蹈,畢竟這意味着未來一段時間将風調雨順,莊稼生長有足夠的水分,也不用擔心洪澇,莊稼産量必然會走高。

畢竟晴天意味着農作物可以接受足夠的光照,且三伏天雨水多,就算高溫水分蒸發快,但雨水也能及時補充,因而五谷自然有較高的産量。

4、“小麥不怕神共鬼,隻怕四月八夜雨”

農曆四月八日對應着陽曆的5月半,湖北早麥已開始收獲,自5月下旬開始,河南、安徽、江蘇小麥也會陸續收割,6月份時山東、山西、河北小麥就會采收。

是以,目前正處在北方小麥的生長關鍵時期,如果在此時降雨,必然是一件壞事,可能會讓茁壯生長的小麥出現倒伏等現象,對其生長、産量都會有一定影響。

但民間也有“四月八日雨,踏斷水車嘴”的說法,這句話表明了如果初八這天下雨,那到了夏季時反而會幹旱少雨,而此時小麥早已收獲,進入了夏收作物的生産中,因而兩個農諺并不沖突。

今日四月初八,要 “3不空”!三伏天熱不熱?農諺給出答案

古代人們使用水車進行澆灌,而夏季幹旱,農民想要保證莊稼得到水滋潤,隻能拼命踩踏水車嘴部,這樣才能将水引入田地裡。

當然,以上這些農諺因地域、環境的改變已不是那麼準确,是以大家想要預測接下來的天氣變化,還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

從天氣預報來看,四月初八南北雨水少,中部普遍降雨。但從5月18日開始,華南、江南将迎來新一輪降雨,在暖濕氣流增強的加持下,兩廣、閩贛湘等地将迎來大到暴雨。

專家預測,今年夏季東北、華北雨水相對較多,江南、長江中遊一帶雨水偏少,會迎來連旱高溫天氣,因而除東北地區外,大陸大部分地區都将迎來炎熱的三伏天,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