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古代到現代,傳下來了不少風俗習慣。對于傳統文化,我們一向是秉承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态度。
曆經上千年的曆史,流傳下來的除了一些風俗習慣外,還有不少與風水有關的說法,甚至也能用現在的科學來解釋,很值得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重視起來。
比如“家中有三空,子孫輩輩窮”,這三空指的是什麼空,講得有沒有什麼依據和道理呢?
一、客廳不能空
在古時候,客廳還不叫客廳,叫做中堂,是一個家中最重要的地方。
大到桌子擺件,小到花盆擺放,都是很有講究的,不能随意亂放。
中堂的擺設一般彰顯着房屋主人的學識、氣度和品位等特征。
古代人用中堂來進行日常宴客、聚會,家中婚喪大事等活動,但凡需要鎮得住場面的場所,一定在中堂。
古人在這方面可謂是非常重視,但凡不是窮的揭不開鍋的人家,都會在家中設定一間中堂。
中堂家具的擺設,通常采用對稱方式。
有錢有名望的家庭,往往會在家具的木材上耗費很大力氣,使用名貴木材,找專家訂做。
整體出來的效果也會顯得更加莊重嚴肅,又不失品位。
即使是普通人家,也會把家中最貴重的家具都放置到中堂。
古人認為中堂是一個家庭的門面,若是去到别人家做客,看到中堂的擺設,往往就可以看出這一個家庭的底蘊。
自古以來,慕強是大多數人的本性,人們熱愛和有錢有權,或者是有名望才華的想結交。
是以中堂設定的越好,就越會吸引人來自己家裡做客,與人結交也會變得更加容易,非常有利于建設人脈網。
中堂的重要性對于古人來說不言而喻,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古人是不會允許自己家的中堂空着。
他們認為中堂空着,就代表家裡沒有人會來,也無法建立人脈關系。
古人社交的方式很單一,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手機電視等媒介。
中堂是供他們日常交際、維護關系、以及獲得消息的最好場所,是以古人會認為中堂空着,這個家就會開始走下坡路,變得越來越窮。
中堂傳至現在,不僅名字改成了客廳,就連擺放與古人也是完全不同。
現代人的客廳沒有再嚴格要求對稱的,一般客廳的基本配置就是沙發,茶幾、小凳子、電視櫃等家具。
現在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外面有很多餐館,家裡一般不再用來招待客人。
但凡有一些人多的宴會,都會選擇去酒店或者飯店進行招待。
客廳更多的時候是一家人飯後一起追劇、聊天的場所,與家人相處最重要的是舒服。
那麼沙發就成為了客廳的首選,幾乎家家戶戶的沙發都會放置沙發。一家人在一起聊天,聯絡感情時候,還需要在茶幾放置一些飲料零食。
除此之外客廳能有一部電視播放着新聞或者節目,更是能給家人之間添加很多話題。
在現代社會中,客廳的重要性也是非常高的。
一旦客廳空着,什麼也沒有,一家人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屋子裡,但每天父母忙着下班,孩子忙着學習。
勞累一天筋疲力盡的回到家裡之後,沒有合适地方可以聚在一起,聊一聊這一天發生的事情。
時間久了,孩子與父母,甚至爺爺奶奶,都會産生隔閡,互相不了解對方的想法。
家裡的氛圍冷漠,勞累一天回到家裡,也得不到放松,人也會變得越來越消極。
現代社會的客廳即使不用來待客,也不可以空着,會嚴重影響到一個家的氛圍,與家裡人的情緒。
二、廚房不能空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個人可以很久不洗澡、不出去玩,但不可以很久不吃飯。
但凡人類活着,就不得不與食物打交道,這樣就代表着廚房在一個家的地位中是相當高的。
在古時候,廚房叫做庖屋,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家家戶戶都少不了廚房。
而且廚房裡一般都是滿滿當當的廚具和食材。
在廚房中,我們可以用簡單的食材亨饪出各種各樣的美食,還可以根據我們家庭中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做不同的食物,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
當然也有不少年輕人表示,自己并不會做飯,也不需要廚房,一日三餐都是出去吃或者叫外賣。
我們不能說這種行為習慣是不好的,畢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就是為了給人們更多的選擇性。
對于不會做飯的人來說,可以一日三餐買飯吃,但總有特殊情況,叫不到外賣甚至出不了門的時候。
前幾年的疫情影響,網際網路上充斥着各種各樣的簡單美食亨饪教程,就是為了讓不會做飯的人不至于餓到。
當然這種特殊情況發生的幾率很小,但一個人學點技能在身上,總是利大于弊的。
尤其是對已婚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廚房真的是一個家中最有煙火氣的存在。
在廚房裡,你可以給愛的人,親手做各種各樣的美食,帶來的成就感很高。
還可以讓家裡人感受到你對他們的用心,進而讓家裡氛圍更加的和諧。
老人常說“窮看廳堂,富看廚房”,一個家裡廚房的使用頻率算得上是最高的,一日三餐,做飯洗碗等等,一天要進廚房的頻率不下于十數次。
一個家裡有沒有煙火氣,家庭氛圍和諧與否,廚房可以反應出絕大部分情況。
一旦廚房空空的,夫妻二人經常在外吃飯,兩人雖然少了柴米油鹽的争吵,但也少了柴米油鹽帶來的磨合和氣氛。
夫妻雙方會逐漸對家庭失去歸屬感,很容易面和心不和,同床異夢,嚴重影響家庭的和諧生活。
網際網路上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治愈人心的除了愛,就是美食。
一個家中廚房廚具齊全,食材豐富,不管是淩晨還是深更半夜,在難過的時候都能夠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美食,溫暖人心。
由此可見,廚房在家中的地位相當高,是萬萬不能讓它空着的。
三、書房不能空
古人常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放在現在社會上不是那麼恰合時宜,因為我們現在人的理念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無論是古人的名言,還是現代人的新理念,都不可否認讀書的重要性,一個人擁有強大的知識儲備量,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古時候的讀書人可以通過科舉考試,進而晉升仕途,改變全家上下幾輩人的生活。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很快,網際網路和電子書的普及,在完成學業之後,很少有人再沉浸在實體書海裡。
擁有一個專門的書房,擺上滿滿的書籍,可以提高家人對閱讀的興趣,讓人暫時擺脫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
與此同時可以通過閱讀來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量,豐富個人的精神追求。
在忙碌的快生活節奏下,找到内心的平靜,陶冶情操。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成年人的世界忙忙碌碌,很少有時間可以去走遍大好河山。
即使有時間的條件下,也不一定有足夠的金錢來支撐自己的步伐,通過讀書,完全可以彌補這種不足。
尤其是對于孩子來說,在沒有足夠的能力行萬裡路時,先讀萬卷書。
未來他們再走到祖國的任何一片土地上,都會想到書裡所描寫的景象,書裡的字字句句浮現在眼前。
書房的意義不僅僅是讀書,還可以用來辦公,學習等。
一間充滿書籍的屋子,安靜的氛圍,都能讓人暫時放下内心的浮躁,沉靜下來,去學習,去辦公,很大的提高做事效率。
書房對于一個家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是家庭成員提高自身修養和找到内心平靜的重要場所。
有了書房之後,書房内應有的書籍,書桌,辦公裝置,以及學習資料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不能讓書房空着,否則它隻是一件安靜的空屋子而已,不能給家人提供精神食糧。
空屋子身處其中,還很容易多愁善感,導緻情緒的不穩定。
總結
不管有錢沒錢,家裡的客廳、廚房、書房,這三個重要地方,都不要空着,日子總會越過越好。
古人通過悠久的曆史流傳數千年,還能儲存至今的一些習慣說法,總是有其精華所在的。
由此看來“家裡有三空,子孫輩輩窮”,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種很有依據的說法,這句話是來自前人智慧的總結。
如果你沒有錢留給你的子孫們,那麼為他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
在他失意的時候為他做一頓治愈人心的美食,為他提供足夠多的書籍供他學習,是給他最好的禮物。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可以留給下一代最好的東西,不是房子車子,也不是金錢,而是強大而又豐富多彩的内心,足夠的知識儲備量和生存的本領。
那麼你認為是這樣嗎?
參考資訊來源:
1. 人民融媒體2023-01-05---《擁有一間高品質書房的重要性》
2. 裝修美少女2023-06-01--《“屋裡3空,子孫受窮”,不管有錢沒錢,家裡這3個地方千萬别空》
3.榕樹爛尾2023-10-06---《最好的醫院是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