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作者:文旅濰坊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為進一步促進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弘揚

5月14日上午

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專家顧問聘任暨協會2023年度模範人物表彰儀式

在濰坊十笏園非遺空間舉辦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向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頒發協會專家顧問聘書

非遺保護傳承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此次聘請的7位專家顧問,皆為我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各自項目領域具有深厚造詣和豐富經驗,他們的支援和參與,是全市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的專業保障和重要支撐。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協會專家顧問:張效東、王緒德、呂蓁立、夏美華、範祚信、聶希蔚、劉海港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張效東,出生于194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齡,系濰坊風筝紮制技藝第十五代傳人。酷愛美術,善習工藝,自幼跟随父親學習泥塑雕刻和風筝紮制,後師從風筝大師楊同科學習濰坊風筝紮制技藝,技藝日臻成熟,1986年創辦效東風筝工藝社。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王緒德,濰坊核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962年畢業于濰坊市工藝美術學校,師從考功卿,在繼承傳統、總結前輩雕功的基礎上,融入了對人生、歲月、自然、曆史、文化、風俗的深切了解和感悟,形成了粗犷中見細緻、細微中見精神的藝術風格。近年來,他注重創新,創作了許多形式新穎、内容豐富的核雕作品,如鹿鶴同春罐、鼻煙壺、戒指飾品、鑲嵌屏風等。其代表作品《核舟》《馬拉轎車》《百萬雄師過大江》等多次在國内獲得大獎。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呂蓁立,出生于撲灰年畫之鄉——山東高密市姜莊鎮棉花屯村,祖上世代繪制年畫,受家庭的熏陶,他自幼就對撲灰年畫有着一種特殊的情感,父親的言傳身教,自己的勤學苦練,使他在青年時便熟知了撲灰年畫的整套繪制技藝,在業界嶄露頭角。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高密撲灰年畫)代表性傳承人。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夏美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高密茂腔)代表性傳承人,榮獲“濰坊市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濰坊市模範黨員文化藝術工作者”“濰坊市傑出文化工作者”稱号,在“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優秀傳統劇目展演”中榮獲最佳表演獎。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範祚信,1944年生于山東高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高密剪紙)代表性傳承人。1996年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号,2007年6月被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号,2015年被山東省政府準許授予“齊魯鄉村之星”稱号,作品屢獲國家級、省級大獎并被收藏。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聶希蔚,字秀山,生于1938年,山東高密人,聶家莊泥塑第二十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他自幼酷愛泥塑傳統工藝,從事泥塑制作有60餘年的曆史,創作的泥塑作品多達百種,主要有叫虎、搖猴、叫雞、仕女、羅漢、曆史戲曲人物、吉祥娃娃等。作品曾被宋慶齡基金會收藏,并到過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展覽。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劉海港,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孫膑拳代表性傳承人,濰坊學院客座教授,安丘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主席,安丘市青雲山國術館館長,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理事,台灣中華國術總會海外分會顧問。曾獲得首屆、第二屆青島市孫膑拳國術邀請賽兩屆成年組全能冠軍;曾擔任中國孫膑拳國際教練員教育訓練班教練、多次擔任全國性國術比賽總裁判長、副總裁判長。2018年劉海港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孫膑拳代表性傳承人。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向協會年度獎獲得者頒發榮譽證書

此次活動隆重表彰了45位2023年非遺傳承實踐、非遺傳播實踐和非遺創新實踐的年度模範人物,以此激勵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非遺保護工作中來,鼓勵更多非遺從業人員向受表彰的年度模範人物學習。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非遺傳承實踐年度模範人物:王倩瑩、王海燕、伏加剛、孫振信、李 祥、李鳳霞、李學偉、張運祥、張效東、陳 倩、季韋韋、趙 清、趙傳文、夏美華、殷德志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非遺傳播實踐年度模範人物:丁淑紅、馬愛娟、王希劍、王潤濤、莊建祥、齊 斌、孫世華、李東洋、張呓飛、陳甲運、陳行海、趙日文、聶鵬、高玉生、韓 臻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非遺創新實踐年度模範人物:王君、王至敏、王靜先、成愛紅、劉 斌、劉志江、劉金柱、齊俊穎、李金波、楊 靜、張志功、張勇(安丘)、趙新曉、侯文梅、栾尊一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陸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财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掌握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産活态傳承的代表性人物。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目前,全市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17項、省級99項、市級427項、縣級1682項;現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9名、省級90名、市級436名、縣級2049名。省級以上項目及傳承人數量居全省前列。

七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有了新身份!

下步,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将進一步強化齊魯文化(濰坊)生态保護區非遺傳承鍊條,支援鼓勵協會提升社會服務專業能力,合力促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弘揚,推動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再上新台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