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作者:齋小晗

1955年,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年份。

在這一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正式确立了軍銜制度。

向曾在解放戰争中,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将領們,隆重授予了嶄新軍銜。

整個軍中,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那場殘酷戰争中的功勳卓著、身經百戰的老将。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然而,就在這些新晉将領之中。

卻暗藏着特殊存在——一

從軍旅生涯到最終嘉獎,二人可謂命運與共、榮辱與偕。

此情此景,實在是軍中罕見。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是以,當周總理為二人肩綴上,那枚閃閃發光的将星時。

叔侄倆無不激動萬分,内心被無與倫比的自豪充斥。

意志堅定的叔侄

1910年代的中國。

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生活窘迫。

就在這個環境之下,

家中囊中羞澀,他自小就得以打工為生,在一家小作坊裡學習打鐵。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讓他從小,就懂得了吃苦耐勞的重要。

後來加入革命隊伍時,梁興初自豪地說:

“無論多苦多累,我從不叫一聲苦,這得益于我打鐵三年,養成了鐵打的性格。”

這句樸實無華的話裡,飽含着一個年輕人對于革命事業的赤誠熱忱。

而梁必業,出生于1916年,比叔晚了三歲。

盡管年紀尚小,但在那個動蕩年代裡,孩子們往往要過早地成熟。

但梁必業對于革命理想的執着,遠遠超乎了同齡人。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他自加入之初便刻苦學習,勤懇參與各種活動。

憑着自己的出色表現,

一對身材單薄的叔侄。

在那個動蕩燥熱的年代裡,卻懷揣着一腔赤子之心。

槍林彈雨中,梁興初永遠是第一個亮出身影。

他身先士卒,敢于面對最殘酷的戰況,甚至為了掩護戰友,他數次不顧自身安危沖入火力最猛烈的地帶。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但就在每一次臨近死亡的絕境時。

他總能以驚人的毅力,重新站起來。

不論遇到多麼艱難的處境,梁興初的戰士們從不退縮,與敵人死拼到底。

很快,

短短幾年,這位出身卑微的窮苦小子,就憑着骁勇善戰的過人本領。

戰火硝煙籠罩下的那些歲月,注定是殘酷而又壯闊的。

進入紅軍的梁必業。

還是個生手新卒,隻因為比起其他戰友受過幾年正規教育。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在一次次戰火的淬煉和鍛造下,梁必業終于長成了真正的政工幹部。

後來,他更是被破格任命為直屬隊俱樂部主任。

而就在那個動蕩年代裡。

一支沖鋒陷陣、屢建奇功的英雄之師,正在逐漸形成——第115師。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這支英勇部隊背後,有梁必業這樣矢志不渝的政工骨幹堅實地運作着。

梁必業任總務長要職。

伏擊戰,掃清了道路

1947年,大軍壓境,江南一帶戰火漸趟。

梁必業所在的部隊,奉命南下。

他的寥寥數語,便化作振奮軍心的号角。

就在這股熱血沸騰的豪情之下,部隊很快趕赴張麻子溝。

而他心裡也暗暗下定決心。

誓要在今後的戰役中再接再厲,為最後的勝利狠狠來一擊。

是以當戰況再度白熱化之際。

梁必業毫不遲疑,便發動了新一輪猛烈進攻。

他親自召集全體指戰員開了動員大會,慷慨陳詞奪取勝利的重要意義。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随後,梁必業親自率領全軍。

遂行了一場豪邁奪目的強攻。

為即将到來的大決戰,掃清了道路。

活捉廖耀湘

1948年10月,黑山一帶陣陣戰雲密布。

而梁興初所率領的部隊,隻是一支不足萬人的分隊。

被派去頂住先鋒,阻擊進犯的國民黨軍。

面對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梁興初并未心生畏懼。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槍炮聲驟然大作,廖耀湘的軍團已摩拳擦掌,蓄勢待發。

梁興初鎮定自若地站在最前線,擋住了第一波炮火。

待硝煙散去。

就在這股不屈不撓的氣概感染下,全軍上下振奮無比。

無論敵軍怎樣發狠掃射,怎樣賣力轟炸。

每個人都咬緊牙關死守陣地,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而在短短幾天時間裡,廖耀湘竟然損失慘重。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然而就在危急關頭,

面對疲憊不堪的将士們,梁興初斬釘截鐵地下令:

“撤退?沒門!要撤,也得先踩過我的身體!”

身旁,年輕戰士們見狀無不驚駭。

曾幾何時,

如今,他正用自己的生命,堵住軍心遊移的出路。

果然,他這股頑強執着的英勇,再一次感染了全軍。

衆将士們無不鬥志昂揚,奮不顧身地撲向敵陣,展開了最後一輪血戰。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至黑夜降臨,不知不覺間。

一門兩中将

1948年,第一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

二梁,就這樣再一次并肩同行。

梁興初出任軍長,掌管全軍作戰指揮;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而梁必業則擔任首任政委,肩負着政治工作的重任。

這份血濃于水的親情,讓叔侄二人變得無比親密無間。

全軍唯一一例,軍長、政委是同村叔侄,兩人都被授中将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表彰梁興初和梁必業的卓越功勳,他們先後都被授予了開國中将。

這對傳奇人物如同耀眼的雙星,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