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萊布雷希特專欄:羅莎·盧森堡的新傳記

作者:澎湃新聞

諾曼·萊布雷希特·斯通/翻譯

在她被謀殺前一小時,面對審訊者的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從她的手提包裡掏出針頭,小心翼翼地修補了她在被綁架和逮捕期間撕裂的下擺。然後她從包裡找到了一本歌德的《浮士德》,開始閱讀。這位身材矮小的殘疾婦女被認為非常危險,以至于德國政府獎勵她一流的"自由軍團"狩獵,她平靜而安詳。

一個世紀後,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仍然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盡管沒有多少人記得她為什麼死。近年來解密信件和檔案的發現表明,羅莎不是一個官方的曆史暴力叛亂分子,而是一個内向的和平主義者,她甯願在紙上說教,也不願走上街頭。她有一隻名叫咪咪的貓,以歌劇《波希米亞人》的女主角的名字命名。她在愛情生活中的解放遠遠超過了她的時代。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正如這本傳記所說,有理由認為她是覺醒一代的潛在榜樣,是氣候,平等,女權主義和反殖民主義領域反叛的象征。羅莎·盧森堡還活着,她正在你附近的一個街頭集會上講話。

她來自波蘭的猶太文化中心Zamosk,在那裡她在家裡說意第緒語,在學校講俄語,在市場上說波蘭語,在文化領域講德語(她後來學會了英語和法語)。由于腿部疾病治療失敗,她學會了用手在别人的胳膊上走路,很容易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19 世紀 80 年代末,16 歲的她看到四位朋友因企圖反抗沙皇而被處決,然後坐在一堆幹草下的馬車裡逃往瑞士,并很快在蘇黎世大學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

在她的第一個情人利奧·約基斯(Leo Yokis)富有的父母的支援下,她擁有自己的社會主義報紙和安全的生活,沒有家庭傭人的幫助。她搬到柏林拿到德國護照,并短暫地嫁給了一個名叫古斯塔夫·呂貝克(Gustave Luebeck)的男人,但她的心仍然和利奧在一起,利奧在他們分居時寫道:"我下次必須嘗試懷孕。"當Leo表現出超出她容忍範圍的控制欲望時,她把他趕了出去。他保留了前門鑰匙,付了房租,并威脅說,除非她讓他留在她的生命中,否則就要殺了她。

35歲時,她和她最好的女性朋友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itkin)的兒子在一起。Costea Zeitkin比她小14歲,是社會經濟專業的學生,她已經證明自己是自卡爾·馬克思(Karl Marx)以來最合乎邏輯和最連貫的辯論者。她從來不是教條,她拒絕獨裁統治,提倡知識多元化,譴責極權主義。"'隻有黨員才能獲得自由'根本不是自由,"她宣稱。自由永遠是持不同政見者的自由。"

萊布雷希特專欄:羅莎·盧森堡的新傳記

羅莎·盧森堡(右)與克拉拉·蔡特金,1910年

她于1904年首次因侮辱德國皇帝而入獄,然後前往俄羅斯參加1905年革命的後期運動,并于1907年前往倫敦參加俄羅斯社會民主黨代表大會,在那裡她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她是威廉·利布克内西(William Liebkenessy)上司的德國社會民主黨(Germ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的成員,1914 年 8 月,她與支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itkin)和列布克内西的兒子卡爾(Carl)一起被開除黨籍。

她很快又進了監獄,依靠鳥類、黃蜂和老鼠來度過她的時光。"内科腿部殘疾可能是許多沖突的原因,但(它)本身超出了人類的幹預,"她寫道。"這是她身體和精神獨立的根源的罕見線索。

她與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itkin)、卡爾·利布克内西(Carl Liebkenessy)以及她忠誠的律師保羅·利維(Paul Levy,他也是她的情人)組成了斯巴達克聯盟,以上司反抗羅馬的奴隸起義的角鬥士的名字命名。她最犀利的作品《資本積累》是在獄中寫的。這本書擴充了馬克思對企業家精神的分析,認為資本主義總是會尋求國外市場,導緻帝國主義,不可避免地導緻戰争。當勞工階級認識到這種聯系并試圖廢除"資本統治"時,革命就會發生。

俄國革命的暴力一面,例如革命者将階級敵人從公共建築的屋頂上推下來殺死她,使她複活,也許天真地認為,社會變革可以通過總罷工和和平的街頭示威來實作。

1918 年 11 月 8 日出獄後,她創辦了一家名為《紅旗報》(Red Flag)的報紙,拒絕承認由她的前社民黨盟友阿爾伯特上司的戰後德國政府。在戰後的混亂中,羅莎呼籲廢除死刑,因為反叛的士兵在柏林的街道上遊蕩。1919 年 1 月 1 日,她與列布克内西一起成為德國共産黨的上司人,引發了一場革命。幾天後,她寫道:"啊,多麼德國,清醒,這場革命是多麼腐敗!""

阿博特吓壞了,下令法西斯原型"自由軍團"鎮壓革命并俘虜其上司人。1月15日晚,被背叛的盧森堡和列布克内西在伊甸園旅館被他們藏身的安全屋抓獲,受到帕布斯特上尉的審問,然後被一群大笑的流氓帶出。兩人都被步槍槍托擊中臉部。羅莎向後摔倒,丢了一隻鞋和一個手提包。她被扔進一輛車,被帶到科尼利厄斯橋,在那裡她被擊中頭部,并在午夜前幾分鐘被扔進運河,享年47歲。

Liebkenessy的屍體被留在街上。兇手沒有受到懲罰。Leo Yokis,在調查國家指揮的謀殺案時在監獄中被殺。保羅·利維(Paul Levy)也因他們的死亡而崩潰。社會民主黨在1919年紮下了希特勒的納粹根。

這本富有同情心的傳記的作者達娜·米爾斯(Dana Mills)承認,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激勵了我的社會活動家家庭,不知疲倦地戰鬥,以阻止我們今天陷入野蠻狀态"。米爾斯認為"羅莎·盧森堡的能量,毅力和人道主義重新成為一種反作用力",以面對我們的時代。盡管如此,羅莎應該得到比過去更好的交易。她是一個獨特的革命者,自我塑造,自我批評,既誘人又甜美的人性。你會很幸運地在這裡讀到真正的羅莎。

萊布雷希特專欄:羅莎·盧森堡的新傳記

Critital Lives: Rosa Luxemburg,By Dana Mills

負責編輯:顧明

校對:于成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