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作者:智能制造萬裡行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智能制造領軍人才學院轉載)

産業主要上市公司:中科創達(300496)、德賽西威(002920)、經緯恒潤(688326)、宇瞳光學(300790)、大華股份(002236)等

第一、産業概述篇: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全景及價值鍊分布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界定概述

智能網聯汽車是指利用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通信裝置等,實作環境感覺、智能決策和/或自動控制、協同控制、資訊互動等功能的汽車的總稱。早期智能網聯汽車側重于“智能汽車”,強調單車智能化。未來将逐漸向智能化與網聯化相融合的路徑發展,成就真正的智能網聯汽車。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全景圖:産業結構高度專業化、分工細化

智能網聯汽車的産業鍊是傳統汽車産業鍊的更新與延伸,包括上遊産業支撐(感覺、決策、執行、通信系統軟硬體)、中遊整車制造與解決方案、下遊應用。智能汽車産業鍊的上遊主要分為:包含傳感器、高精地圖和定位的感覺闆塊;包含算法、晶片和作業系統的決策系統闆塊;包含雲平台和電子電氣架構的通訊闆塊;包含線控底盤、內建控制系統的執行控制闆塊。中遊則主要為智能駕駛座艙、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及整車制造。下遊則是智能汽車的經銷商、各類服務商等。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價值鍊分布:上遊感覺決策層盈利水準偏高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核心價值由整車制造向産業鍊兩端轉移,核心競争力向核心軟硬體提供商和營運服務商傾斜。相較于傳統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價值鍊将呈現出總量上揚、後端延展的特點。傳統車的價值鍊呈現“微笑曲線”形态,而智能網聯汽車在原有的底盤、車架和零部件等硬體環節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添加了系統、網聯、應用等軟體內建,因而前端環節的附加值有望進一步提升,将帶動一批高附加值、高技術壁壘核心軟硬體提供商崛起。而在後端市場,智能網聯汽車作為一種新的智能終端,其道路行駛資料、人車互動資料等大資料價值的充分挖掘和使用,類比智能手機時代,新應用、新商業模式有望出現,給産業鍊帶來廣闊的後端價值。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反映在毛利水準上,智能網聯汽車産業上遊環節毛利水準顯著高于中下遊環節。其中,電池管理系統、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晶片、通信網關等上遊核心零部件毛利率水準高達45%以上。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注:上述毛利率資料以行業代表性上市公司2023年平均毛利率填列。

第二、産業政策篇:智能網聯汽車産業政策環境解讀

——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産業政策:歐美等國引領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目前,以美國、歐盟、日本等為代表的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将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汽車産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紛紛加快産業布局、制定發展戰略,通過政策支援、技術研發、标準法規、示範運作等綜合措施,加快推動産業化程序。對比中國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政策曆程,美國2010年便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完備政策體系引領全球發展;而中國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入局時間較晚,聚焦于産業指導及測試示範管理政策。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重點政策彙總:政策推動與規範并行

近年來,國務院、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規範、引導、規劃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政策,内容涉及智能網聯汽車标準體系建設規劃、地理資訊測繪資質規範、支援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攻關等内容,2017-2023年,行業國家層面主要政策規劃如下: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重點規劃:産業标準體系建設目标明确

根據《國家車聯網産業标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 版)》中提出的發展目标,至2025年,制修訂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标準,涵蓋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關鍵系統、網聯基礎功能及作業系統、高性能計算晶片及資料應用等标準;至2030年,制修訂14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标準并建立實施效果評估和動态完善機制。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第三、産業發展篇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階段:時代技術變革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

20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電子資訊技術等技術創新,汽車工業也逐漸轉型,向“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發展。21世紀,智慧融入實體系統,以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核心的智能革命将引領未來,推動資訊化時代向智能化時代轉變,智能網聯汽車成為未來趨勢。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供需發展:出貨量穩步增長,滲透率快速提升

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方面,根據IDC資料,随着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的接受度逐漸提升,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将由2021年的1370萬輛增長至2025年的2490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6.1%,發展前景廣闊。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在市場滲透率方面,根據CAICV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中L2級車輛滲透率為23.5%。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大陸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量約700萬輛,市場滲透率為34.9%;2023年上半年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達到42.4%。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測試示範部署情況:開放道路建設和測試示範規模不斷擴大

開放測試道路是進行開放道路測試的前提,可以配套相應系統平台為開放道路測試提供場地、通信信号、路況資訊、紅綠燈資訊、實時事件資訊、交通資料資訊、氣候資訊等。根據CAICV資料,截止至2022年8月,全國已有約30個省市總體釋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牌照1000多張牌照,各地開放道路超過6000公裡,測試裡程超過2000萬公裡,已經形成一個非常良好的包括封閉場地和開放道路協同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驗證體系。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透露,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國累計開放超過15000公裡測試道路,道路測試總裡程達到7000多萬公裡,發放測試牌照超過2800張。

第五、企業布局篇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競争者入場曆程及産品布局

目前國内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主要競争者涵蓋科技型企業、傳統主機廠、造車新勢力等多種類型。從企業入場程序來看,多數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于2012-2015年間注冊入局,其中包括“蔚小理”、商湯科技、縱目科技、遠峰科技等。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注:橫軸代表企業成立年份;縱軸代表企業成立月份;氣泡大小代表企業注冊資本。

從企業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各環節布局來看,大陸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在上遊感覺系統主要布局在車載攝像頭、雷射雷達等環節,代表企業包括宇瞳光學、禾賽科技、舜宇光學等;決策系統主要布局車規級晶片和雲計算平台,以地平線、黑芝麻、浩雲科技、東土科技為代表;執行控制系統廠商(利氪科技、翰凱斯、亞太機電、德科智控等)主要布局線控底盤;網聯賦能的布局重點在C-V2X車路協同技術研發;整車廠商與解決方案供應商涉及傳統主機廠、科技企業、造成新勢力等多類型企業,多數企業傾向于全棧布局。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布局特征:百度、華為等科技公司劍指變革式引領

從智能網聯汽車企業自動駕駛技術階級布局來看,比亞迪、長城等傳統主機廠采取從L1到L5漸進式提升路徑,“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瞄準L3階躍式發展,百度、華為等科技公司劍指變革式引領。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競争格局:德賽西威位于産業鍊百強供應商榜首

根據GGII釋出的“2022-2023年度中國智能汽車産業鍊百強供應商榜單”,德賽西威、均聯智行、億咖通科技、東軟集團、華陽集團、百度Apollo等百家企業在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各細分市場中營收、份額占比、量産能力等表現較優秀。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第六、區域布局篇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區域分布: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長三角地區

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自研大資料系統的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重點企業查詢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月10日,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代表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南、華北等地,其中廣東、北京、上海分布的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代表企業數量最多。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城市競争梯隊:一線城市處于城市智能網聯汽車競争力第一梯隊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是地方培育新動能、産業轉型更新、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曆史性機遇。城市是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落地發展的最佳載體和關鍵“應用支撐”。根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創新聯盟聯合釋出的中國城市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綜合評估結果來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重慶等一線及新一線城市處于城市智能網聯汽車競争力第一梯隊,蘇州、杭州、武漢、無錫、天津、鄭州、合肥、南京、淄博、海南等東部地區省會及重點城市處于競争力第二梯隊,成都、濟南、青島、西安、長春、蕪湖等處于競争力第三梯隊。除此之外,滄州、保定、常州、大連、廈門等城市雖然在産業競争力、創新競争力等方面差距較大,但在政策、測試示範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化優勢,考慮到政策環境和示範應用在推動産業發展的巨大牽引作用,這些城市的發展潛力較大。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中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分布:華東、中南地區數量最多

截至2023年6月,由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支援建設了17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主要分布在華東、中南、西南地區,數量分别為5個、5個和3個;并批複建設了江蘇無錫、天津西青、湖南長沙、重慶兩江、湖北襄陽、浙江德清、廣西柳州七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第七、産業技術篇

——技術發展階段:尚處自動駕駛發展初期

根據《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的自動駕駛水準劃分,目前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尚處于發展初期,L2級輔助駕駛已經具備大規模量産的能力,新上市車型裝配輔助駕駛的越來越多。而L3、L4自動駕駛系統,現處于研發和小規模的測試階段。國内已經有數家車企将高階輔助駕駛開進城市開放道路,并且早就開始為全場景高階智能駕駛的量産做準備,從技術落地的角度來講,克服成本等痛點是量産L3級自動駕駛之前的最後一個山頭。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環境感覺技術:相同功能下成本最低的方案即為感覺的未來

特斯拉是視覺感覺方案的堅定支援方,強調“化繁為簡”,目前依靠視覺方案的特斯拉仍是将量産輔助駕駛做到最好的公司。而多傳感器融合方案被國内衆多廠商青睐,紛紛通過開發或投資的方式布局雷射雷達和高精地圖領域。無論是含有雷射雷達的多傳感器綜合感覺方案,還是視覺感覺方案,都還屬于研發初步階段,均存在各自需要克服的困難,最終能以最便宜的價格提供相同功能産品的方案将成為感覺的未來。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車規級晶片:車規級晶片國産率不足,晶片開發面臨多重挑戰

目前,自動駕駛計算晶片技術由英偉達領跑,大陸車規大算力晶片的自主程度很低。英偉達最新推出的自動駕駛晶片Thor,單顆晶片的算力達到2000TOPS,國内衆多自研廠商也紛紛加快研發。然而,算力的無限膨脹并非未來趨勢,晶片算力存在實體上限,大算力晶片的上車應用離不開車載計算平台的支撐,車載計算平台的複雜度呈數倍提升,晶片開發還将面臨功耗、散熱、電磁、品質等多重挑戰。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第八、趨勢前景篇

——發展趨勢:攻關“單車智能+網聯賦能”各環節技術瓶頸

把握提高效率、降低風險、綠色低碳等産業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攻關“單車智能+網聯賦能”各環節技術瓶頸,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的關鍵。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發展前景:2029年産業規模或将突破兩萬億

全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相關的新能源、大資料、電子資訊等資源正加速向國内集聚,大陸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逐漸向快速發展新階段邁進,市場滲透率持續快速攀升,預計到2025年,将達到40%以上;到2030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将成為市場主流。是以,前瞻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保持樂觀态度,預計近年有較大的增長幅度,初步預測到2029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産業規模或将突破兩萬億元。

【重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全景圖譜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ICV)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