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作者:東北老朱的日常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老朱出品,必屬精品**

做為《三國群英傳》系列中的另類作品,群3相比于群2,改動是相當大的,甚至可以用“面目全非”來形容。以至于很多群2的鐵粉在初玩群3時,大多會有“這根本就不是同一系列遊戲”的感受。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在老朱看來,群3的某些改動是成功的,例如加入了必殺技系統、兵種更新系統等;但有些改動就讓人無語了,例如武将技系統。

坦白說,群3對武将技系統的改變,老朱認為是失敗的,甚至可以說是退化的。至于為何這樣說,老朱今天就帶大家來逐一分析。

連弩系列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三國群英傳2》中的連弩系列包括連弩、連弩激射、連弩狂濤三個技能,兼具清兵和打将效果。雖然用來清兵有點掄大錘砸螞蟻的感腳,但用來打将卻相當給力,尤其是連弩狂濤,四五十滴血的傷害值絕對能夠位列前五。

但到了群3裡,連弩就真的成了“連弩”了——由弩機發射,而且隻能清兵,不能打将。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說連弩是退化的武将技,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無法對敵将造成傷害;二是就連最基本的清兵都不甚合格——如果敵軍陣型分散的話,根本就清不了幾個兵。

是以,在群2裡使用率頗高的連弩系列,到了群3卻成為了雞肋中的雞肋,實在是讓人意難平。

天地無用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做為文官的終極武将技,天地無用在群2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整個遊戲也隻有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龐統和于吉等五人會這個技能。而這五人憑借這個技能,可以說遇見誰都不慫。

群2中的天地無用,由狂雷天牢+黃龍天翔+火牛烈崩組合而成,無論清兵打将都是頂級水準,在所有武将技中僅次于鬼哭神嚎。

而到了群3裡,天地無用這個技能卻上演了一幕徹徹底底的“大變活技”——由神鸢空襲+井欄沖陣+四轒fén辒wēn車組成,咖位一下子降低了十萬八千裡。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論打将,這仨技能捆到一起都不如狂雷天牢;論清兵,井欄車的移動像蝸牛爬,神鸢的空襲像睜眼瞎。唯一值得稱道的,恐怕就是造兵了,隻不過這20來個小兵,夠不夠敵軍塞牙縫都說不準。

這麼巨大的改變,讓我們這些群2的鐵粉們“情何以堪”?

鬼哭神嚎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鬼哭神嚎可以說是所有群英迷心中YYDS,那毀天滅地的華麗效果實在是讓人欲罷不能。

呂布、關羽、太史慈和夏侯惇之是以被稱為“四鬼”,就是因為整個遊戲隻有他們四人會這個技能。而這四人憑借鬼哭神嚎,亦牢牢占據着群2實力榜的前四位。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群2中的鬼哭神嚎,由分身斬+太極華陣(兩個)+集火柱組合而成,無論清兵打将都是所有武将技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但到了群3裡,鬼哭神嚎卻徹底被改得面目全非:5個炮車+7個投石車+20個弓箭手的組合,怎麼看怎麼别扭,以至于老朱第一次使用時,還以為自己學錯了技能。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就是這麼個畫風。至于實際使用時的效果,老朱隻能說是“漫無目的的狂轟濫炸”。論打将,能傷個十幾滴血都得燒高香;論清兵,得我方武将被圍毆時才能效果最大化,可問題是在群3的戰場上被圍毆,下場也隻有一個:去給閻王爺拜年。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群2裡彌足珍貴的這一神技,到了群3中卻成了爛大街的地攤貨——隻要武力96以上、智力50以上的都可以學,徹底的被打下神壇。唯一沒變的,也就隻剩“鬼哭神嚎”這個名稱了。

伏兵系列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談伏兵系列可能很多小夥伴會覺得奇怪:不是一樣的分前後伏嗎?沒啥變化呀?

對此,老朱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有變化,這個變化就是——伏兵的數量。

具體來說,在群3裡,伏兵班陣是召喚9個伏兵,排陣18個,連陣27個,比群2裡要少很多;後伏就更誇張了,後伏班陣隻能召喚5個士兵。這在遊戲後期将近千人的戰場上,根本就是滄海一粟。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也是以,在群2裡廣受歡迎的伏兵流玩法,到了群3中卻鮮少有人去嘗試,就是這個原因。

小結

其實群3在武将技系統的設計上也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例如加入了很多全新的武将技、增加了武将技使用的限制條件等。其出發點是好的——力求使戰鬥更加偏向于史實。

三國群英傳3,“退化”的武将技,鬼哭神嚎為啥不香了?

但老朱想說的是:遊戲畢竟是遊戲,如何讓玩家酣暢淋漓的在虛拟世界裡縱橫才是遊戲設計者更應該考慮的問題。

各位看官,你們覺得呢?

——東北老朱的日常 頭條首發

#以書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