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年舅媽生病,舅舅來找母親借錢,前腳拿錢剛走,父親就追了出去

作者:靜楓聽史

文|

編輯|

(注: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類似經曆,純屬巧合,請理智閱讀)

說起我的舅舅啊,他現在在村裡有自己的果園,還有個罐頭加工廠,每年收入近百萬,他現在是十裡八鄉都有名大老闆。

但他早年間在十裡八鄉卻是出名該溜子,一點也不靠譜。

外婆家裡有四個孩子,三女一男,當年舅舅出生後,外公外婆兩人都高興壞了,他們生這麼多孩子就是為了有個男孩留後。

是以舅舅的童年是在外公一家的溺愛中長大的,從小就被家裡嬌生慣養,外公外婆對舅舅就應了那句老話: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

母親在家裡排行老大,比舅舅大九歲,舅舅小時候外公外婆去地裡幹活時都是母親在照顧他,是以舅舅從小就和母親親近。

那年舅媽生病,舅舅來找母親借錢,前腳拿錢剛走,父親就追了出去

舅舅到底是被慣出了毛病,他平時很是懶散,還喜歡我行我素的,外公外婆說他倆句他就會頂嘴,事實證明,外公外婆這樣溺愛舅舅到底是害了舅舅。

舅舅國中沒上完就說什麼也不上學了,沒辦法,外公外婆就隻好讓他回家幫忙種地,省得農忙的時候忙活不過來。

但舅舅這麼多年早已被慣壞了,等到農忙時,舅舅不是屁股痛就是腦袋痛,反正怎麼說就是不去地裡幹活,最後還是母親和兩位姨媽去地裡幫着外公外婆幹活。

舅舅不上學後每日都在村裡瞎溜達,弄得村裡很多人都開始說外公家的閑話,外公沒辦法,就讓舅舅去投奔在城裡的親戚,去那裡找些活計做。

但舅舅看不上親戚給找到的工作,自己在外面找了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舅舅到城裡後就像如魚得水一般,混的風生水起,後來聽母親說舅舅那段時間在城裡賺了不少錢,但除了給家裡寄回的以外都被舅舅花了,沒有存一點。

那年舅媽生病,舅舅來找母親借錢,前腳拿錢剛走,父親就追了出去

那時母親也要結婚了,父親是外公村隔壁的,爺爺家裡隻有兩個孩子,都是男孩,父親是家裡的大兒子,在附近村子的名聲很不錯,知道他的人都直豎大拇指。

是以當媒婆來外公家裡提親時,外公知道是父親後也是爽快的答應了,父親母親很快就結了婚,舅舅知道母親要結婚後也是從城裡回來了。

這幾年舅舅在城裡混的雖說還不錯,但遠沒有前兩年過的好,在外面還欠了不少錢,這次回來不止是為了參加父母的婚禮,更是想從外婆外公手裡要筆錢還債。

外公聽到舅舅欠了不少錢後回來找他們要錢很是氣憤,他氣憤于舅舅的不務正業,還對他要從家裡要錢卻一點都不愧疚感到無奈。

但外婆外公終究是疼舅舅的,他們夫妻倆自掏腰包給舅舅把欠款補上,還囑托舅舅早點找個對象成家立業,但舅舅對此卻并不領情。

他覺得這是父母應該做的,等到欠款被外婆外公還完後他又回到了城裡繼續混日子。

外婆外公對這個兒子頭疼不已,實在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才能讓舅舅收心呢?這時外公家鄰居給出了建議:男人責任心強,一般結婚後就收心了。

外婆外公覺得鄰居說的有道理,就給舅舅物色結婚對象了,但舅舅的名聲早就已經在十裡八鄉傳開了,很多家庭一聽說相親對象是舅舅後都是直搖頭。

那年舅媽生病,舅舅來找母親借錢,前腳拿錢剛走,父親就追了出去

外婆外公愁得白頭發都多了不少,但好在有個女孩願意嫁給舅舅,她就是我後來的舅媽,當時外婆外公知道有人願意嫁給舅舅時高興的都找不到北了。

外婆外公趕緊将舅舅從城裡叫了回來,并給他說明給他找了份親事,舅舅自由慣了,本來還想着拒絕,但知道那人是舅媽後又改變了主意。

原來舅舅舅媽從小就認識,他們曾是同班同學,舅舅上學時雖然有些調皮搗蛋,不喜歡讀書,但他對同學都非常友好,從不欺負同學。

舅媽當時曾被班裡的同學多次欺負,但舅舅多次仗義出手,這些事讓舅媽從小就對舅舅有些好感,而舅舅對舅媽也不反感,是以舅舅舅媽的婚事就被這麼簡單的促成了。

但是母親剛結完婚,外婆外公給母親拿了不少嫁妝,家裡一時也湊不出給舅舅結婚的彩禮。

但舅媽善解人意,主動說不用給這麼多,隻要家裡有個交代就行,于是舅舅舅媽在母親結婚後不久也結婚了。

随後二姨三姨也都結了婚,于是舅舅舅媽一直住在外婆外公家中,舅媽很尊敬外婆外公,經常天不亮就起床準備一家人的早餐。

那年舅媽生病,舅舅來找母親借錢,前腳拿錢剛走,父親就追了出去

但舅舅結婚後并沒有什麼改變,依舊是混日子,雖然舅媽有時會說舅舅兩句,舅舅偶爾也會聽進去幾句,在家裡幫忙幹幾天活,但沒過幾天舅舅就又出門閑逛了。

等到我出生後,外婆外公也開始催舅舅舅媽要孩子,但舅舅不想這麼早就有孩子,他還想在玩兩年,但舅媽卻不同意,她想讓丈夫收收心。

其實舅舅結婚這兩年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他敢結婚是也是鬥志昂揚的,他從我們家,二姨家,三姨家借了不少錢準備大幹一場,但卻失敗了,賠的血本無歸,根本沒錢還從我們三家手裡借的錢,二姨和三姨氣的要和舅舅斷絕關系。

那兩年舅舅就像村裡六七十歲的老頭,每天無所事事,根本不在乎村裡人怎麼看他,村裡人都看不起他,但也是在這時,出現了舅舅人生的轉折點。

舅媽懷孕了,舅舅得到這個消息後像是突然開竅了一樣,明白了身為丈夫、父親、子女的責任,他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他包下了家裡的各種雜活,同時也接過了家裡開墾種地的活。

這個活去年外婆外公擺脫父親幹才好不容易完成的,但今年舅舅就直接自己上陣了,從春耕開始就是他一個人幹,連外婆外公想搭把手都不讓他們動手。

那年舅媽生病,舅舅來找母親借錢,前腳拿錢剛走,父親就追了出去

等到父母忙完家裡的土地,想着回來幫忙時發現,外婆外公家的田已經收拾完畢了。

無論是母親還是外婆外公都很高興舅舅的改變,但還有一根刺在母親的心裡紮着,那就是舅舅還欠着她們三姐妹家裡不少錢,但母親礙于外婆外公的面子,沒有多說什麼。

舅舅要知道家裡的幾位姐姐對自己不滿,但這畢竟是自己的錯,是以每次母親和二姨三姨說舅舅的時候舅舅從來不反駁。

随着表弟的出生,舅舅也正式的從一個青年人轉變為一個父親,身份的轉換同時也帶來了責任的加重。

自從表弟出生後,為了給表弟更好的成長空間,舅舅更加努力的幹活了,他改掉了結婚前的陋習,同時為了養家,他會在農閑時去城裡找些零工做。

等到表弟五歲的時候舅舅就把欠我們三家的錢還上了,村裡的人都說舅舅是浪子回頭,但是隻有父親看出了緣由:這是舅舅出于對舅媽和表弟責任的展現。

随後的幾年了,舅舅家的生活越過越好,舅媽又給舅舅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同時舅舅一家也終于搬出了外婆外公的房子,在他們家附近重建立了個新房子。

那年舅媽生病,舅舅來找母親借錢,前腳拿錢剛走,父親就追了出去

舅舅一家人也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舅舅這些年辛勤工作,每年得帶的報酬都在穩步提高,但他家裡畢竟有三個孩子,有時也會囊中羞澀想要母親和二姨三姨救濟一下。

二姨和三姨對于外婆外公總讓他們救濟舅舅一家頗有微詞,連帶着看舅舅一家都不大順眼,最後幹脆不怎麼和舅舅一家來往了。

而母親畢竟是家裡的老大,不好跟舅舅不來往,隻得一直借舅舅錢,好在父親了解母親,每次舅舅借錢也不會多說什麼。

在我國中畢業時,舅媽突然生了病,需要一大筆錢做手術,但舅舅家這些年光養三個孩子就已經有些入不敷出了,那裡還有閑錢給舅媽做手術啊。

舅舅沒有辦法,隻得再次來我家裡借錢,我家雖然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家庭,但家裡隻有我一個孩子,是以平時父母還是能攢下些錢。

這些錢除了存起來就是被借給了舅舅,要好久之後才會還回來。

等到舅舅登門來到我家時,父親正好沒在家裡,舅舅跟母親說明了情況,并且請求母親在借給他兩萬塊給舅媽做手術。

母親本是不想借給舅舅的,但畢竟血濃于水,母親最後還是心軟了,答應借給舅舅錢,但隻能借他一萬塊,剩下的一萬快要自己想辦法。

那年舅媽生病,舅舅來找母親借錢,前腳拿錢剛走,父親就追了出去

舅舅張嘴想說些什麼,但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隻是跟母親道了謝後就出門走了。

舅舅剛走後不久,父親就回來了,當天看到坐在炕上生這悶氣的母親時就直到舅舅來過了,他問清了舅舅借錢是做什麼後就沒在多說什麼,但在聽說母親隻借給舅舅一半的時候突然就生氣了。

他對母親說:”人命關天的事,你怎麼能這樣,再說了他要不是實在沒辦法了怎麼可能還管你借錢,我才他肯定是去過你二妹三妹那裡了,然後被人家拒絕後才來找的你。”

母親也是懊悔不已,父親直接從家裡的積蓄中又拿出了一萬塊,往舅舅家的方向追上了舅舅并把這一萬塊給了他,并叮囑他不夠的話在上我家裡要,現在給你老婆救命是最重要的。

舅舅結果這又一萬塊錢感動的熱淚眼眶,同時用着有些哭腔的嗓音說道:“姐夫,你放心這錢我一定還給你,以後我掙大錢了一定給你們家換一套房。”

父親笑着安慰他:“以後的事以後再說,現在趕緊去醫院看你老婆去吧。”

有了手術費,舅媽的手術做的很順利,等到舅媽出院後,舅舅把家裡分到的山都種上了果樹,在随後的幾年裡賺了不少錢,他又造了個罐頭加工廠,讓村裡的不少人有了創收的地方。

那年舅媽生病,舅舅來找母親借錢,前腳拿錢剛走,父親就追了出去

而父親當年借給舅舅的錢舅舅也早就還完了,他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給我們家的房子重新的翻新了,本來他是打算直接給我家在造一套房子的。

但父親說老房子已經住出了習慣,不想在換地方了,于是舅舅就放棄了最初的方案,改為了給我家的房子翻新。

這些年我們兩家的關系一直很好,我考上的大學的時候舅舅還給我們家包了個大紅包,我想這就是親戚之間的真正打開方式吧,互幫互助,互相體諒。

舅舅經常跟他的孩子說如果不是他大姐和姐夫,就沒有今天的他們家。

現在我們小輩也有了孩子,我也經常告誡我的孩子應該像父母那一輩一樣,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這樣才能有一個美好的家族關系。

(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本文通過虛構情節,旨在提醒讀者關心家人,相信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