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作者:木喬天下觀

文|木喬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1955年的金秋時節,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儀式,在北京順利舉行,十大元帥和1600多名将軍一起,被後世統稱為了“開國将帥”。

但在這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争議,有人覺得自己委屈,有人羨慕嫉妒别人,還有不願承受輿論,選擇高風亮節,主動請求降銜的,比如僅次于粟裕的第二大将——徐海東。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徐海東這個名字,在我們聽來确實不是那麼響亮和熟悉,因為他從1938年開始,就逐漸遠離戰場,到了後方工作。

這就使得不少人都覺得他配不上大将軍銜,甚至也包括徐海東自己,但黨中央毛主席卻始終沒有同意其降銜的請求。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那麼,徐海東的大将軍銜究竟是否合适?憑什麼排在陳赓等人的前面?他具有代表性的“酒窩”背後有什麼故事?又為何在去世後,沒有一個人為其送花圈?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總理,我希望能夠降低軍銜。”在授銜儀式結束後不久,徐海東就找到了周恩來總理,想讓他向黨中央毛主席傳達自己的建議。

周總理卻直接了當的笑了笑,然後親切安慰道,說每一個人的軍銜,都是得到中央上司同志的一緻認可,才最終确定下來的,不會無緣無故随意頒授,自然也不可能随意更改。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包括毛主席本人,還曾經專門誇贊過徐海東,說其是“對中國革命有過大功的人”,而這也被認為是他榮登大将的重要原因,那麼,徐海東的“大功”究竟是什麼呢?

這就要追溯到紅軍時期了,他曾經大方地借給毛主席5000塊大洋!直接将中央紅軍從困境中拉了出來。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徐海東出生于湖北省黃陂縣(現大悟縣新城鎮),該地也是後來黃麻起義的發源地,可以說是有着豐厚的革命土壤。

徐海東家境非常一般,飽受壓迫,為了生計,從小就在煤窯中打下手,直到1925年,接觸到,并且成功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他的人生才開始發生了重大轉折。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從加入國民革命軍投身轟轟烈烈的北伐,到參與上司黃麻起義,發展建設鄂豫皖邊區,徐海東組建了一支又一支農民隊伍,穿山跨河打遊擊,并最終成為了最早一批的紅軍指戰員。

從紅27軍,到紅25軍,從皖西到鄂東北,徐海東也一次次證明了自己的軍事能力,在種種壓力,和缺吃少穿的情況下,徐海東曾經昏迷過兩天一夜,醒過來後還吐了一大口血。

在國民黨反動派的重兵壓境下,根據地的日子并不好過,在這種情況下,隊伍很容易喪失信心,對軍事主官的考驗也十分嚴峻。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徐海東(右)

徐海東自然深深意識到了這一點,是以但凡是發生戰鬥,他都是第一個帶頭沖鋒,有時候甚至為了友善行動,防止僅有的衣服被毀壞,還會光着膀子面對槍林彈雨。

眼看首長都這樣了,戰士們更是個個熱血沸騰,戰鬥信念高昂。

也正是在徐海東的帶領下,紅25軍夾縫圖存,迎難而上,創造了多次以少勝多的奇迹,在1934年的光山戰鬥中,更是直接剿滅4000餘名敵人。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紅二十五軍指戰員,前排右一為徐海東

通過一場場戰鬥,紅25軍不僅補足了槍支彈藥、糧食馬匹,甚至隊伍規模還有了擴大,根據地也有了更加穩定的建設環境。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這句歌詞放在當時也非常适用,既然躲不過去,那還不如主動出擊,徐海東等人的出色表現,讓身處中央蘇區的毛、周等人也贊不絕口。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但是,這樣的境遇沒能持續太久,很快,因為博古李德的錯誤指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利,為了不去做無謂的犧牲,隻得被迫開始進行長征。

紅25軍是從大别山區出發,經伏牛山前往陝北地區,期間跋山涉水,經曆了萬般艱難,政委吳煥先不幸犧牲,徐海東自己,也在戰鬥中被子彈射穿了左臉。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幸運的是,子彈沒有傷到要害,在經過處理,昏迷了四天後,徐海東才醒過來,逐漸恢複了工作。

等到傷口完全愈合後,徐海東的不再平整的臉頰上,出現了一個小凹陷,不熟悉他經曆的人,都會以為那是天然的酒窩。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1935年10月,提前一個月抵達陝北的徐海東,終于要見到傳說中的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人了,是的,在此之前,他與這些革命戰友根本未曾謀面。

當接到毛主席的親筆書信後,徐海東飛身上馬,奔襲了七十多公裡,腳步不停地來到了會面的窯洞中,剛剛拿毛巾擦了一把臉,就聽到身後有人進來。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還沒等徐海東開口,也沒等身邊的人介紹,毛主席就已經快步上前,一邊緊緊握住對方的雙手,一邊操着他代表性的湖南口音,親切動情的慰問了起來。

紅軍當時吃都吃不飽,各個根據地周邊又被圍的像鐵桶一般,聯絡基本依靠書信,有時候中斷兩三個月,甚至半年都是正常的,如果意志不夠堅定,幾乎沒有撐下來的可能。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是以毛主席一句“你們這幾年辛苦了”,算是實實在在講到了徐海東的心裡,但他看着幹瘦的領袖,也明白中央上司的處境,并不會比自己好太多,是以他咽下了剛想脫口發洩的委屈。

一陣寒暄過後,他們又對目前局勢進行了探讨,分别前,毛主席還特地給徐海東留下了一座電台,囑咐他要保持聯絡。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有了毛主席的鼓勵,徐海東幹勁十足,當天就又傳回了前線,開始布置隊伍抵抗國民黨軍,并取得了直羅鎮戰役的勝利。

轉眼就到了年底,黃土高原上寒風凜冽,剛到陝北不久的中央紅軍,因為生産生活還沒步入正軌,戰士們身上幾乎還是單衣薄褲,腳上也還是破破爛爛的草鞋。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如果不想辦法解決過冬的問題,那隊伍的戰鬥力将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出現非戰鬥減員,那樣的話就太得不償失了。

毛主席思索了一會兒,又給徐海東寫去了一封信,當時的徐海東已經是紅15兵團的兵團長,有着一定的“家底”,在信中,毛主席提出向15兵團借2500大洋,以解燃眉之急。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徐海東見狀,當即就把主管的物資的部長給叫了過來,經過一番盤算,确定了目前自己手下還有7000塊錢。

他二話不說,就派人給中央紅軍送去了整整5000塊,給自己隊伍隻留下了2000塊,去做一些基礎的棉衣。

毛主席收到錢後,非常感動,風趣而又深情地說:“這是我個人借的,将來一定要還,海東同志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沒有人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美國記者斯諾,是第一位到訪陝甘甯邊區的西方人,他深入走訪了“紅區”,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上司,都有着良好的交流。

後來,他寫了一本十分著名的紀實作品——《紅星照耀中國》,在其中,他就曾這樣評價過徐海東:“中國共産黨的軍事上司人中,恐怕沒有人能比徐海東……更加神秘的了。”

徐海東怎麼就變得神秘了?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斯諾

原來,連年的征戰和艱苦的環境,讓多次負傷的徐海東,出現了各種難以擺脫的病痛,是以在1938年參加過平型關戰役後,徐海東就開始了長期在後方修養的階段。

後來雖然又到新四軍中帶了半年兵,但身體終究還是難以承受前線指揮的壓力,又出現了多次吐血的情況。

毛主席聞訊後,專門給徐海東下達了八個字的指令:“靜心養病,天塌不管”,就這樣,徐海東便基本上徹底告别了前線工作。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可以說,徐海東輝煌的時候,正是黨和人民軍隊弱小的時候,而等到了萬衆矚目的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的時候,他卻正巧脫下了征袍。

長達17年的沉寂,直到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徐海東才又出現在衆人眼前,一些在抗日戰争中發迹的年輕将領,可能連這個名字都不是那麼熟悉。

是以,當徐海東被公布成為開國十大大将之一,排位僅次于粟裕的時候,各種争議和輿論撲面而來。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先不跟同為大将的陳赓、肖勁光等人比,就是把徐海東放進上将名單中,他的名氣似乎也沒有王震、許世友、張愛萍、韓先楚、楊成武這些有着輝煌戰果的将領大。

徐海東在聽到自己名字的時候,同樣吃了一驚,他認為自己很早就已經生病,缺席了大半的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功勞根本配不上大将的軍銜,于是說什麼都不肯接受。

但包括毛主席在内的黨中央上司人,他們對徐海東在革命初期做出的關鍵貢獻,不僅沒有沒有忘記,反而記憶深刻。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沒有徐海東在鄂豫皖的艱苦支援,中央蘇區就将面臨更大的壓力,沒有徐海東的雪中送炭,中央紅軍就難免大禍臨頭,他的功績不能從某一場戰鬥來看,而是要從保全革命隊伍的立場進行客觀分析。

後來,毛主席還不止一次的惦念起徐海東。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在各位老将受到沖擊的那段時期,徐海東已經隻能依靠輪椅行動,但即使如此,在中共九大召開前夕,毛主席還是特意點名,要徐海東到場參加會議,這是對他最有力的支援。

徐海東得到通知後,瞬間淚流滿面,掙紮着想要從床上坐起來,還一邊激動着說:“我爬也要爬到人民大會堂!”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無人送花圈,多年後平反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過去,年邁的毛主席也沒有精力繼續關照這些老戰友了,1970年,徐海東一家被“疏散”到了鄭州,承受着太多無端的指控。

同年三月,飽受病痛折磨的徐海東大将去世,享年70歲,在“林總”的訓示下,喪事從簡,不辦追悼、不設靈堂、不發訃告、不蓋黨旗、不許獻花。

就這樣,為革命奉獻一生的徐海東,在去世後草草下葬,甚至無人敬獻花圈,冷冷清清。直到1979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安排下,徐海東大将才被被恢複名譽。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參考資料:

【1】河南黨史方志:《毛澤東曾評價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2】中國共産黨新聞網:《新中國成立初期将帥讓銜》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

【3】黨史博采:《這個對着鏡頭露出笑容的人正是大将徐海東,他笑起來臉上的酒窩其實是子彈穿過的槍眼》

他是開國大将,排名僅次于粟裕,為何去世後無人贈送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