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00年前的氈帽,1900多年前的《論語鄭玄注》背後是——

作者:1039調查團

本周六(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觀複博物館等文化領域社會組織持續通過豐富的展覽、藝術創新等,讓市民走進博物館,感受文化與藝術。目前全市有800多家文化領域社會組織,共同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設。

4000年前的氈帽,1900多年前的《論語鄭玄注》背後是——

駝鈴聲響——絲綢之路藝術大展/記者拍攝

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正在進行“駝鈴聲響——絲綢之路藝術大展”,共展出中、美、德、日,挪威5國、14省市自治區、35座城市、60多家各類型機構的500多元件作品。

一頂來自4000年前的氈帽,一卷來自1900多年前12學童所抄寫的《論語鄭玄注》,一尊距今約1600年的寶冠如來坐像,都在訴說着絲綢之路上的故事。“今天參觀了之後,讓我們對絲綢之路的印象從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變成一個很具體的路線,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展覽的品質還是很好的,文物也很細緻,尤其是講解是很到位的,感受到中國文化裡邊厚厚的積澱。”前來觀展的市民們說。

4000年前的氈帽,1900多年前的《論語鄭玄注》背後是——

來自4000年前的氈帽/記者拍攝

本次展覽展覽以“序”“大地”“人間”“天空”“結語”等5個篇章組成,用堅定的自信和開放的文化立場、開闊的國際化視野、當代的手法來講活文物故事。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李峰說,把古代的藝術用今天的理念重新策劃、梳理,打亂地區、地域的限制,年代的限制,做到古今一體。這個展覽想給大家帶來的不僅僅是珍貴的文物,也希望大家看到偉大文明給今天的激勵,讓未來更有創造性,讓文化自信不斷延綿疊加。

4000年前的氈帽,1900多年前的《論語鄭玄注》背後是——

1900多年前12學童抄寫的《論語鄭玄注》/記者拍攝

4000年前的氈帽,1900多年前的《論語鄭玄注》背後是——

寶冠如來坐像/記者拍攝

觀複博物館推出“泥火幻化—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展”,共展出238件藏品,包括成化鬥彩天字罐、乾隆琺琅彩小盤等等。觀複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李瑄表示,作為5A級社會組織,觀複博物館緻力于打造有溫度的博物館,做到藏品開放,就比如家具館,大家喜歡可以近距離去看一下它的榫卯結構、做工紋飾等等,都是充分相信觀衆,這麼多年也有觀衆的回饋,沒有發生過展品損毀的現象,慢慢地就由小型化、親切化打造成了一個有溫度的博物館了。

4000年前的氈帽,1900多年前的《論語鄭玄注》背後是——
4000年前的氈帽,1900多年前的《論語鄭玄注》背後是——

泥火幻化—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展/記者拍攝

目前北京有800多家文化領域社會組織,在挖掘整理民間文化遺産、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設。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郭衛亮說,下一步将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加強對文化領域社會組織的宣傳推廣的力度,搭建一些平台,開展一些活動,引導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推動更加多樣化的文化資源,更好地服務群衆生活,也為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貢獻社會組織的力量。

4000年前的氈帽,1900多年前的《論語鄭玄注》背後是——

大部分藏品開放式的展覽/記者拍攝

記 者 蘇 婉 編 輯 朱豔婷 主 編 程 豔

4000年前的氈帽,1900多年前的《論語鄭玄注》背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