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巅峰論壇嘉賓揭曉!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這次坐到一起了

作者:甲子光年
巅峰論壇嘉賓揭曉!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這次坐到一起了
5月15日,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萬麗酒店,看張一甲巅峰對話朱嘯虎、傅盛、李志飛、汪玉、張建中。

今天,AI的發展速度快到令人窒息:讓人們以為世界模型橫空出世的Sora,僅1個月之後就不再是業界探讨的頂流;李彥宏剛表示開源模型會越來越落後,3天之後,Meta就釋出了“最強開源模型”Llama 3。

不禁讓人思考:現在的AI時代,真理是否存在?真相的保存期限有多久?

還有很多更具體的問題:

  • AI技術範式是否已經收斂,還是依舊分叉?譬如Scaling Law(規模法則)和Transformer,鐵王座是否存在?
  • AI的技術“探月”與商業“錢景”如何平衡?
  • 跨越周期,從網際網路到AI 1.0再到AI 2.0,商業模式發生了什麼變化?
  • 此刻的AI生态裡,“造車的”和“修路的”有什麼不同立場?
  • 中美的AI基礎設施是否殊途同歸?
  • 開源與閉源究竟誰更強?
  • 上市是起點,是轉折點,還是幹脆以分紅取而代之?

……

一個問題還沒答案,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帶着問題前行,每位AI從業者心中都有自己的驕傲與理性。

身份決定立場,信仰決定行動,AI探索之旅是一場盲人摸象,而「甲子光年」想讓這張大象的拼圖呈現更完整的形态。

為此,甲子光年創始人兼CEO張一甲邀請了朱嘯虎、傅盛、汪玉、李志飛、張建中這5位AI界的重磅嘉賓,5月15日在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一起探讨這些重要但或許沒有答案的問題。

之是以邀請這五位嘉賓作為巅峰論壇主角,是因為他們代表了通往中國AI創生時代五個鮮明而極緻的角色,他們之間的排列組合,正映射了今天AI行業最受關注的話題。比如:

  • 李志飛vs傅盛——一位曲折轉型多次終上市,一位老早上市但又重新出發;一位是AI周期的原生創業者,一位是從網際網路跨越周期進入AI的連續創業者;
  • 朱嘯虎vs傅盛——分歧與和解,都是AI時代快速疊代的認知縮影;
  • 汪玉vs張建中——都是基礎設施建設者,一位是典型的清華派,一位有英偉達全球高管背景,他們很适合回答一個問題:中美在AI基礎設施方面是否會走向同一條路;
  • 當然,還有其他的排列組合:學院派與工業界的雙向奔赴;造車的(應用層)和造路的(infra層);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

投資人VS創業者: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

作為嘉賓中的唯一一位投資人,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主管合夥人朱嘯虎的立場,從來旗幟鮮明。

朱嘯虎被看做是典型的“市場信仰派”。他并非不信仰AGI,而是信仰能夠商業化的AGI。在他看來,因為有開源大模型的存在,是以AI的技術壁壘并沒有想象中那麼高,不少項目都容易陷入同質化競争,是以更需要注重項目在一個具體行業、具體場景中落地。

“中國做出幾百個大模型也沒太大意義,但在應用層有很多創新。中國在資料和應用場景上是遠遠超過美國的。”

不知道在大會當天,快人快語的朱嘯虎還會為我們抛出哪些犀利觀點?

巅峰論壇嘉賓揭曉!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這次坐到一起了

創業者VS創業者:重新出發與連續轉型

從2005年加入360打造PC時代的爆款産品360安全衛士開始,傅盛就被譽為中國第一代産品經理,一路見證了中國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的變遷。伴随AI的崛起,2016年,傅盛重新出發創立獵戶星空,轉而聚焦發展人工智能。

在傅盛看來,大模型并非隻是大公司的專場。大模型技術催生了許多新的創業機會,特别是在大模型之上建構的不同應用和垂直領域的大模型。

傅盛的很多觀點在AI行業的聚光燈下看起來沒那麼主流。他在前陣子與甲小姐的對話中表達:當所有人都認為大模型是件大事,對于創業者而言“是個危險信号”;他認為雙足人形機器人“五年内别想落地”;他還認為,“搞AI不能再這麼燒錢了”。

作為一位橫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和AI時期的創業者,傅盛經曆過很多高光時刻,也經曆過自我迷茫感嚴重的時期。在這一波轟轟烈烈的大模型浪潮中,他放棄“英雄主義”,選擇了一條看似保守的路,沒有去卷千億大模型,而是在今年1月份釋出了獵戶星空百億大模型,為客戶提供私有化大模型的選擇。

對比傅盛,李志飛的出門問問過程同樣曲折。2012年,李志飛離開谷歌創辦出門問問。曆經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語音互動軟體時期、AIoT時代的智能硬體時期,并在2020年以業界首個AIGC産品“魔音工坊”開啟大模型商業化的新時代,李志飛走出了一條中國創業者連續轉型路,終于在近期完成了上市的“小目标”。

如今,出門問問成了一家“産模結合”的公司,也就是既做産品又做模型。在過往的對話中,李志飛就指出“OpenAI的不同在于,GPT-3之後,它變得非常産品驅動”,而“谷歌作為公衆公司,從算法原型到産品上線有難以跨越的鴻溝”。

李志飛判斷,2024年是AI應用産品的爆發年。大模型時代,企業的組織結構、社會的生産關系必然朝着整體效率最高的方向發展。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與出門問問創始人兼CEO李志飛,這兩位“創業老男孩”會為我們貢獻怎樣的深刻認知?

巅峰論壇嘉賓揭曉!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這次坐到一起了
巅峰論壇嘉賓揭曉!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這次坐到一起了

中國VS美國:中美AIInfra建設,會“踏入同一條河流”嗎?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AI生态無論在資本、算力、技術等多方面都存在差距。推動産學研的閉環結合,汪玉身體力行。

汪玉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IEEE Fellow。2016年,汪玉參與AI晶片公司深鑒科技創立,迅速成為國内AI晶片創業頭部公司之一。

如今,由汪玉作為發起人成立的無問芯穹,正在以解決大模型算法向大算力晶片的高效統一部署問題,打造算法-硬體聯合優化平台,提升大模型到晶片平台的部署效率。

而摩爾線程創始人張建中,同樣在推動AI基礎設施發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0年10月,張建中成立摩爾線程,為客戶提供加速算力的核心基礎設施和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張建中的履曆中還有英偉達的名字。2006年,張建中加入英偉達任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而英偉達是今天AI基礎設施的重要底座,甚至能夠左右今天的AI大模型發展趨勢。

一邊是中國高校學院派創業,一邊是美國科技巨頭高管創業,汪玉與張建中的對話,一定會為我們帶來一場激烈的碰撞。

巅峰論壇嘉賓揭曉!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這次坐到一起了
巅峰論壇嘉賓揭曉!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這次坐到一起了

當然,這5位嘉賓身上,還有無數個異同點可以進行排列組合。這裡很有必要先賣個關子。

5月15日上午,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萬麗酒店,一定不要錯過這場精彩的巅峰對話。

巅峰論壇嘉賓揭曉!投錢的、燒錢的、賺錢的這次坐到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