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

作者:瑜說還休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

5月13日,知名媒體人胡錫進連發數條内容,基本上是與俄烏戰争及美國有關。

比如,胡錫進稱:“一些國人互相罵對方‘俄狗’和‘烏狗’,很不應該。大家對俄烏戰争有不同看法,可以罵自己讨厭的國家,但請都朝外罵去,否則俄烏在那邊打,中國人彼此用嘴巴打内戰,豈不是要讓他們雙方都能從中國輿論場領一群‘狗’走?你罵一些人是一方的‘狗’時,你就成了被罵人群口裡标準的另一方的“狗”。

“……那不是中國的戰争,中國政府在盡全力維持中立,堅決不讓中國卷進去,這是我們全體人民的真正利益所在……”

“看俄烏戰争,中國人應當看得深些,看清這個世界,看清力量與道德的軌迹,還有勢與時。中國要統籌好與這場戰争有關的複雜關系,何其不易!”

而胡錫進在談到普京換掉防長紹伊古時,又這樣評論說:

“……普京做到了讓俄羅斯适應一場長期消耗戰的到來,已經很了不起了……他要確定無論戰争打多久,俄羅斯的能力和士氣都不會倒下”。

老胡還在談到美國時稱:“……那些美國的敵人,當然更應該是中國的朋友了……”。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

确實,罵人肯定不雅和不對——“辱罵與恐吓決不是戰鬥”!

況且,國人内部的觀點分歧與争論,本非“你死我活”的戰鬥,則對于包括“俄烏戰争“在内的問題,有不同觀點也很正常,可以互相争論,甚至互不認可與互不服氣,都不是大問題。

但如果,不是實事求是用證據和邏輯說理,而是一言不合,就要開罵,那不僅隻是個人素質堪憂的問題,也更說明了一個事實:“無理才會罵三分”!

是以,老胡不贊同國人為了俄烏戰争,互罵為“狗”的烏煙瘴氣之現象,當然能得到人們的了解與贊同。

不過,世上之人,并非都像老胡這樣的“好脾氣”,比如,這麼多年來,胡錫進被罵成“騎牆派、叼飛盤”——與直接被罵成“狗”,還有何異呢?但老胡基本上沒有回罵過,顯得極為大度,在這一點上,确實讓那些說不過就開罵的人,要明顯比老胡矮了三分。

因觀點之争而互相開罵,顯然會加劇個人之間的尖銳對立,還會引發由罵到戰的現實違法行徑。

比如,當年法學教授、律師出身的“左拳将”吳法天,曾兩次因網絡上觀點之争,進而走向罵戰,最終現實約架:一次是與知名時評人“五嶽散人”約架未果;另一次,與一美女電視台記者約架,上來就遭到雞蛋陣伺候,但也令女記者落到被拘的地步。

這其實,還不算是最嚴重的後果——因為,觀點之争下的罵與戰,還仍是個人間的私事,但當這樣的觀點之争,在網絡之上,形成經久不息的罵戰之慣常景象後,其對國民産生的族群撕裂作用,這樣的後果與惡果才更為嚴重。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

比如,國人因“俄烏戰争”産生的較大分歧與争論,事實上造成的觀點對立、群體分裂、價值之争,也是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後,非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輿論争論事件了。

這一方面也說明,國家并未對此進行限制,亦未強行要求觀點統一和一律,更說明國家在言說自由的度上,更為寬松與寬容了——這顯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民主、自由”等精神的一種折射和展現。

當然,誠如胡錫進所言,國家基于自身利益與全局、長遠考量,表明了“恪守中立,勸和促談,恢複和平”的“中立立場”——并非強求群眾的聲音完全整齊一律之本身,也正好能給予外界一種“不偏不倚的中立”感受。

但不得不說,在現實利益和複雜世事面前,“保持中立”卻非常難以做到。

看看美、西方對中國在俄烏戰争中的指責,就能明白這一點了。事實上,如果隻是基于國家利益的角度看,現在中國的所謂“中立”,反而更像是“偏于”美、西方了一些呢!比如,美國這邊一威脅要讓中國的銀行退出國際結算系統,我們不是就悄悄地照辦了嗎?

這就說明了一點,做一個絕對和符合自我心迹的“中立國”,其實極難做到——那更多是像瑞士這樣為自保的小國之所為,大國要想以“中立”名義而自保,這一目标很難實作。

國家都如此,則個人要保持“理中客”式的中立,又是何其難了!

如果是基于自身對善惡标準的判斷,從人性與良知出發,讓正義感充盈于心而立論,這顯然才是文明人應有的态度與立場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

而如果隻是立場先行,以立場決定是非觀,這樣做,表面上會自以為很“愛國”,但是,就像二戰時,起初對日本、德國同樣大做生意而自肥的美國,顯然受到了世人的指責與批判。

而後來,半路上加入到反法西斯聯盟後,美國則成了其中最主要的正義力量,其反而獲得了舉世贊美,并是以一躍成為至今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這豈不就是因選擇正義,而得到的善報呢?

是以,我們對于戰争,當然要了解其曆史經緯,要分析雙方的正與誤,以及戰争的責任所在,而不能認為,隻要一言“國家利益”,我們就不必思考,便要完全無條件的支援或反對。

比如,這次的“俄烏戰争”,中國在國家層面上,就從來沒有表示過無條件支援哪一方,也同樣未曾無條件地反對哪一方,這就跟國家對此複雜事件的綜合考量有關。

不過,在面對明确無誤、世人有着最大公約數的正與誤、善與惡之共識時,如果還要堅持在邪惡和正義之間,保持所謂的“中立”,那就不啻是對邪惡的變相支援了。

比如,二戰時,德國、日本與意大利之間互相支援,顯然就是邪惡的聯盟。而最初,對這三國保持所謂“中立”,甚至還與其做軍火生意而大賺特賺的美國,那時,其完全就是充滿了邪惡的“中立”!

幸虧,美國人後來改邪歸正,做出了曆史性的正确選擇!——這段曆史,顯然值得包括中國在内的所有國家借鑒與深思。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

而對于個體的人來說,首先,從人性本善的美好願望出發,則作為一個正常人,就應該“以善惡決定立場”,而非“以立場決定善惡”!——否則,這個世界上,就隻講利益,而無善惡之分了。

另外,像老胡那句“美國的敵人更是我們的朋友”,此言也并非完全和永遠正确——這顯然是以利益為前提的“友誼論”,但當可資利用的利益消失時,還會是朋友否?甚至可能轉臉就成為新的敵人了。這樣的世事無常,中國人不得不防!

即使僅從邏輯上來談,像“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也并不完全适用——比如,巴基斯坦是中國的“老鐵”,但它也與美國關系極好,則如此“敵之敵為友”,或反之的“敵之友為敵”,就明顯不符合形式邏輯的推導,并互相沖突了。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敵即友”的簡單化思維,這明顯不符合現實——這也是我們為何仍然與美國鬥而不破的原因。

人或國家之間的關系,利益之因素,也确實是很大的一個成分與方面,但這并不能代表為了利益,就可以将其他一切抛之腦後

古人說得好:“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是以,老胡同志,我如此叼起中國文化的“飛盤”,你不會罵我這樣子很“狗”吧?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

但國人有一個最難治愈的頑疾,那就是“立場先行”的思維固化問題!

這與我們缺乏必要的邏輯學習、教育與思維訓練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特色,更多集中于詩、賦、詞、曲這樣的感性表達形式,即使後來有了科舉論文,但也根本上就是一種“隻為帝王唱贊歌”的立場先行之作文法、思維法。

是以,中國文化思想體系中,缺乏嚴謹的邏輯思維、思辨能力,更在當代“知識越多越反動”思潮的加持下,讓很多人懶于思考,隻願拿現成的“立論”武裝自己。而缺乏獨立、自由與理性、邏輯思考之下,造成了被洗腦之後,放棄獨立思考、懶于思想,遂令“立場先行”現象大行其道,也成了很多國人天然的固化基因。

是以,老胡雖說力勸大家都别互罵了,可是,這真的很難!——如果你對一條野狗說:餓死也别吃屎了!你覺得,它真的能改掉,這個自以為無比優良的吃屎傳統嗎?【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真能改掉吃屎嗎?胡錫進:因争論俄烏戰争,互罵對方為狗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