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作者:清風文史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本文内容均基于權威曆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注有文獻引用來源。

在抗日戰争時期,國民黨高層有兩個著名的“袖珍将軍(袖珍智囊)”,即蔣介石的親信陳誠,以及陳誠的老部下羅卓英。

他們二人均以足智多謀著稱,羅卓英更是長期在國民黨參謀部門任職。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在抗日戰争期間羅卓英也是蔣介石最為倚重的将領,其上司的上高會戰以及仁安羌大捷均是國軍抗日的代表性勝利,其指揮功底也受到了國民黨上下的一緻認可。

但在此後的解放戰争中,羅卓英昔日的部下大多成為了國民黨的軍團司令員,但他卻從一線指揮崗位上淡出了。

雖然在遼沈戰役時他也曾經去到過前線,但也沒有對戰事進行太多幹預,這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原因呢?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有人認為在解放戰争全面爆發之後,蔣介石需要同時處理多個戰場的情報,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是以其必須組建一個值得信賴又能力突出的智囊團,羅卓英自然是這種人才中的佼佼者,便被蔣介石留在身邊,無法外出領兵作戰。

但在解放戰争進行過程中,蔣介石身邊的作戰參謀人數衆多,其中杜聿明等人在解放戰争進入膠灼階段後紛紛化身為“救火将軍”,到各個戰場領兵作戰,唯獨羅卓英是個例外,這說明情況恐怕不是這麼簡單。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筆者認為真正讓羅卓英從一線指揮位置淡出的原因,是其對于共産黨的态度以及在抗日戰争中和共産黨員的合作經曆,這讓蔣介石無法對羅卓英百分百的信任。

首先羅卓英對共産黨的态度,和蔣介石的親信并不相同。

出身官宦之家的羅卓英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從軍報國的思想,在他二十歲創作的詩歌中,就有“丈夫記取平生事,要把胡夷一戰擒”的豪情壯志。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在加入國民黨軍隊之後,羅卓英也始終沒有放棄驅逐鞑虜的理想,這一點在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展現的尤為明顯。

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國民黨内部部分将領對抗日前景産生了悲觀的看法,但羅卓英卻覺得這是清算國仇家恨的好時機,并寫下了《蘆溝曲》一首:

今日蘆溝橋上血,飛奔東海吼狂濤。

姗載深仇終一洗,中華兒女盡英豪。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之後他也是國軍中抗日熱情最為高漲的将領之一,在抗日戰争初期中國軍隊在戰場上接連敗退,但即使如此羅卓英依然沒有發生動搖,還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這從他的《平倭曲》一詩中便可窺見:

男兒志氣壯如山,争擲頭顱豈等閑。

報道戰場花正好,吾軍雄武蕩兇頑。

由此可見羅卓英将軍是一個有着強烈家國情懷的愛國将領,是以在抗日戰争中他對于共産黨員的态度非常積極,隻要能夠為抗日做出貢獻的人都會受到他的重用。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在其指揮的上高會戰中,共産黨員們就發揮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當時上高縣長是中共特别黨 員黃賢度,他在去到上高之後便迅速重建了當地的地下黨組織,在會戰開始之前,已經成立了政府和學校兩個支部,發展了不少黨員。

這些共産黨員在當地深入群衆進行抗日思想宣傳,這讓上高百姓的抗日決心空前高漲。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會戰開始前,國民黨方面得到情報稱日軍将派出四萬餘人進攻上高,部分将領有了怯戰心理,想要退守南昌,這時黃賢度主動找到國軍上司,表示會不惜一切代價支援國軍作戰,這才讓羅卓英等人下定了作戰的決心。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在會戰開始之後,當地的共産黨員們便發動群衆前往前線助戰,幫助戰士們運送食物和武器彈藥,在戰況最激烈的那段時間裡,每天的支前群衆約有四千餘人,而整個上高才不過12萬人口,當地的群衆發動力度之強令人贊歎。

除了保障後勤的支前群衆之外,其他百姓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國軍提供幫助,高安農民金有 水,在為我軍帶路後,又被敵軍抓去帶路,他将敵軍帶入我軍包圍圈後大叫敵軍來了,随後壯烈犧牲。

靖安農民塗長洪,為國軍傳遞情報,回程中被日軍抓獲,遭遇嚴刑拷打的他甯死不屈,保護了情報安全。

上高農民熊先移,隻身潛入敵指揮所竊取情報,之後他将情封包件用油紙包好投入江中,讓其漂向國軍陣地,但他卻被日軍逮捕最終英勇就義。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除了這些英雄之外,支前群眾的犧牲也不可謂不慘重,當時日軍的飛機和大炮用火力覆寫了整個陣地,缺乏軍事常識的百姓經常被炮彈擊中,但他們并沒有是以退卻,這讓作戰的将士們感動不已。

有了群眾的激勵,上高會戰中的國軍将士各個奮勇争先,他們用血肉之軀與敵人的坦克飛機正面對抗,有的連隊戰至最後甚至隻剩下了不到三十人,但他們始終沒有後退一步,依然積極向敵人的陣地發起沖鋒,這樣的士氣在其他國軍隊伍中是相當罕見的。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在戰争結束之後,羅卓英也意識到當地百姓的鼎力支援,是他們能夠取得戰争勝利的關鍵,其對黃賢度等人的工作也表示了高度贊賞。

要知道當時皖南事變已經發生,國民黨内部對共産黨的态度變得十分微妙,羅卓英如此舉動很難不遭到蔣介石的懷疑。

而且在更早的淞滬會戰之中,羅卓英的部隊裡就活躍着一支主要由共産黨員、共青團員組成 的“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該團的團長是何香凝先生的秘書胡蘭畦,這支隊伍當時在搶救傷員和抗日宣傳工作中表現十分出色,也受到了羅卓英的嘉獎。

國民黨高層的“袖珍将軍”,抗日戰場上屢獲大捷,卻被蔣介石棄用

考慮到以上種種,蔣介石很有可能懷疑羅卓英将軍和共産黨員之間有着密切的接觸,疑心病甚重的他,在解放戰争中自然不願給予羅卓英前線指揮權了。

——●◯參考資料◯●——

1、何浩瀚:《羅卓英抗日賦詩篇——讀<呼江吸海樓詩集>劄記》,嶺南文史,1991年04期;

2、鄒耕生:《上高會戰述評》,江西社會科學,1995年12期。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贊轉發,或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觀點,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友善後續第一時間接收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