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季度開局不順?4月上市車企銷量環比普降

作者:道哥說車

【文/财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進入5月,國内A/H股上市車企陸續公布了4月産銷量情況。《财圈社&道哥說車》編輯統計了10家A/H股上市車企的4月銷量。從統計結果來看,10家上市車企中,僅比亞迪、吉利以及海馬汽車在4月實作了銷量環比增長,不過增幅也比較小,其餘車企4月銷量環比均出現下滑。

二季度開局不順?4月上市車企銷量環比普降

據中國汽車協會資料,今年4月汽車産銷分别完成240.6萬輛和235.9萬輛,環比分别下降10.5%和12.5%,同比分别增長12.8%和9.3%。結合整個市場的銷量變化來看,上市車企多環比下滑也符合市場趨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指出“雖然4月有22個工作日,同比多兩日,但因價格不穩等因素導緻消費者觀望氣氛濃重,4月乘用車零售出現周期性環比下行走勢”。

除此之外,就本次統計結果來看,上市車企們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普遍處于增長狀态,銷量占比也比較可觀,甚至吉利的新能源汽車占比已經超越了2023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這或許也說明,上市車企們的新能源轉型正不斷取得進步。當然,與之對應的或許也是合資品牌代表的燃油車正在被不斷侵蝕,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兩大集團的銷量同比/環比均出現了下滑。

二季度開局不順?4月上市車企銷量環比普降

二季度開局不順 新一輪刺激在路上

作為二季度的開局,4月汽車市場呈現環比下滑态勢。統計中10家上市車企,僅比亞迪、吉利以及海馬汽車分别實作了3.57%、1.61%、13.64%的環比增長,其中比亞迪、吉利兩家體量較大的車企還隻是環比微增。

崔東樹發文稱,新能源車的新車價格戰帶來一定增量,但持續性也不強,内部分化嚴重。持續價格戰下的正常燃油車型大部分沒有持續降價的空間,是以市場被新能源車加速侵蝕,帶來部分使用者的觀望,這進一步抑制了銷量提升空間。

從2023年起,國内汽車市場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降價潮,“晚買少掏錢”已經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内心獨白。不過,有關“低價”的刺激還在繼續,并且針對的是換購人群。4月26日,商務部、财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對于符合條件的以舊換新使用者,最高給予1萬元的補貼。

二季度開局不順?4月上市車企銷量環比普降

《細則》公布之後,不少車企開始根據政策“加碼”,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奔馳、寶馬、比亞迪、哈弗、長安汽車等超過20個汽車品牌先後宣布,在政府補貼之外疊加推出品牌方的置換優惠,補貼在幾千元到五萬元不等。其中,長安汽車綜合補貼最高可達到5.7萬元。

據商務部商務大資料監測,2024年“五一”假期,商品消費方面,各地積極組織開展以舊換新系列活動,帶動大宗消費穩步增長。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4.8%。崔東樹指出,随着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實施,将對車市産生重大利好影響,預計5月車市零售會好于4月。而在新政策的刺激下,預計汽車年度報廢總量能達到近千萬輛的規模,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對車市私人新車消費會帶來百萬量級的增量,也能帶來千億元以上的年消費增量。

上市車企的“馬車”該換了 出口、新能源或為機會

本次統計中,上汽集團和廣汽集團是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的兩個體量較大的車企,但從下滑幅度來看,上汽集團要明顯好于廣汽集團。兩家車企的共性是合資品牌銷量占比較大,是以合資品牌燃油車受到沖擊的當下,兩家車企的銷量增速也受到了抑制。

其中,上汽集團旗下同比下降37.92%,廣汽集團下的日系品牌本田和豐田4月銷量分别下降2.93%和32.24%。那麼上汽集團的銷量下滑幅度為何明顯小于廣汽集團呢?一個關鍵的原因是兩家新能源汽車增速不同,其中上汽集團4月新能源銷量74,590輛,同比增長9.33%,而廣汽集團4月新能源銷量則為27,345輛,同比下滑41.12%。

二季度開局不順?4月上市車企銷量環比普降

當然,這涉及到兩家集團旗下合資公司的轉型步伐以及自主新能源車企的業務調整。另外一個關鍵原因或許是出口方面。盡管廣汽集團1-4月出口汽車4.5萬輛,同比增長267.1%,不過上汽集團憑借更早的布局,目前出口已經成為上汽集團的重要增長點和銷量來源,上汽集團海外市場4月銷量卻到9.2萬輛,同比增長2.7%。

而海外市場正在成為中國車企的機會,資料顯示,4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34.3萬輛,同比增長41%。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在針對4月國内汽車産銷分析時提到,目前大陸汽車市場出口增速大于内銷,國内汽車市場亟需進一步提振。

需要提到的是,車企月度銷量的周期性較強,比如本次統計中銷量增速欠佳的廣汽集團,“五一”黃金周期間共收獲訂單近8萬輛,其5月的銷量或許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