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知道立夏是“法定稱重日”嗎?

作者:中國旅遊報

立夏最有情有趣的一件事,當數稱人。

杭城閨秀高誦芬生日這天,正是立夏,她對立夏的記憶尤其分明。在《山居雜憶》裡,她回憶道:

立夏之日每年都要用大秤稱人。稱人時先取一隻長凳,兩頭紮了麻繩,挂在走廊梁上,被稱者就坐在長凳上,由男仆稱之。有一次,領我弟弟的女仆、大胖子王媽又鬧出笑話。她一坐到長凳上,繩子就被她的分量壓斷。凳子跌在地上,胖王媽也紮紮實實地仰天一跤,幸好凳子挂得并不太高,王媽沒有受傷。大家又大笑一陣。

稱人實在是一件很歡樂的事啊,不拘男女老少,誰能不被這一年裡的“法定稱重日”給感染呢?首先你看,這像不像蕩秋千?怪不得清人蔡雲寫道:“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秋千戲卻非。為挂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暖風兒吹着,衣衫兒飄着,秋千架似的秤兒坐着,心情先就有了,氛圍先就有了。其次,稱人不啻為一場遊戲社交活動。伴着司秤人的讀數,或輕或重,你插科,我打诨,互相評量,語笑喧阗,好不熱鬧。獨樂樂不如衆樂樂,這份集體歡樂讓歡樂成倍地放大。

你知道立夏是“法定稱重日”嗎?

有意思的是,如今的“熱辣滾燙”是減肥,那時的“熱辣滾燙”卻是增重。舊時物資匮乏,人們能吃飽就不錯了,胖一點被認為更健康,也是生活富足的反映。國人稱發胖為“發福”,不是沒有原因的。豐子恺有一幅《卻喜今年重幾斤》的畫作,畫的就是立夏稱人。畫面中,從房梁上垂下一杆大木秤,秤鈎上懸一個凳子,有一孩童雙手攥着秤繩,正坐在凳子上稱重。周邊圍着男男女女。右側,一成年男子正在打秤花看重量。立夏稱人,雖然不隻是稱孩子,但尤其看重給孩子稱重。有些家長還會玩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心機,比如讓孩子稱重前多吃飯,還有的在孩子口袋裡放石頭,以求增重增福。

正因如此,司秤人打秤花時,秤砣隻能從裡向外撥,即從小數往大數撥,不能由外向裡撥。也就是說,體重隻能增加,不能減輕。司秤人還要會說話,用現在的話說,要情商高。如果體重增加,稱“發福”;如果體重減少,謂“消肉”。老人以長壽為福,稱老人時就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姑娘要緊的是嫁個好人家,稱姑娘時就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孩子前程重要,稱小孩時就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怎麼吉利,怎麼來。

你知道立夏是“法定稱重日”嗎?

立夏稱人,可說是古代版的國民體重監測。清人顧祿《清嘉錄》記立夏日風俗,其“稱人”一條雲:“家戶以大秤權人輕重,至立秋日又稱之,以驗夏中之肥瘠。”也有些地方把體重監測的時間跨度從夏中擴充到一年,如吳曼雲在《江鄉節物詞》小序中寫道:“杭俗,立夏日,懸大秤,男婦皆稱之,以試一年之肥瘠。”周作人則認為:“南方苦熱,又氣候潮濕,故入夏人常眠食不服,稱曰蛀夏,稱人之俗由是而起。”蛀夏,又作注夏、疰夏。甯波老話也說:“立夏稱稱人,來年不生病。”不管怎麼說,健康都是立夏的主題曲。

你知道立夏是“法定稱重日”嗎?

那麼,立夏稱人源于何時呢?恐怕沒人能給出鐵闆釘釘的答案。在民間傳說中,它與三國有關。傳說版本不一,但多指向一個人:阿鬥。沒錯,就是“扶不起的阿鬥”裡的那個阿鬥,劉備的兒子。最常見的一個版本是:阿鬥被帶往江東,交由後媽孫夫人撫養。後媽難當啊,聰明的孫夫人當着來人給阿鬥稱了體重。此日,正值立夏。以後每年立夏再稱一次,看看阿鬥體重增加了多少,以示盡心。後傳入民間,遂相沿成俗。

随着木杆秤在歲月中漸行漸遠,立夏稱人也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2016年,杭州的半山立夏習俗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重要組成部分,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立夏的美好以另一種方式歸來,一屆又一屆“半山立夏節”把立夏稱人的保留節目栩栩還原。150多歲的紅木秤坐鎮現場,用最傳統的方式為人稱重,把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帶入高潮。(作者:葉子;編輯:楊碩)

原題:《卻喜今年重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