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川劇新秀清晖劇社“唱響”青春

作者:南充新聞網
川劇新秀清晖劇社“唱響”青春

市川劇團的演員們在清晖劇社表演《别洞觀景》。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梁洪源 攝

川劇新秀清晖劇社“唱響”青春

李妮橙(左)在清晖劇社表演。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虹 攝

川劇新秀清晖劇社“唱響”青春

唐依輪表演中。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虹 攝

●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虹

“走,去清晖閣看戲去咯……”今年“五一”假期,到清晖閣内的清晖劇社喝蓋碗茶看川劇,成為不少市民的選擇。清晖劇社是市川劇團推出的首個戲曲小劇場,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戲迷們的熱烈追捧。

“五一”期間,《别洞觀景》《南陽關》《殺狗驚妻》《楊廣問病》《挂畫》《秋江》等12出經典折子戲接連上演,來自南充市川劇團的36名“00後”青年演員們驚豔亮相,花旦、小生、醜角……他們“唱、念、做、打”,以專業技藝赢得了戲迷們的熱烈掌聲。

A勤學苦練20歲小夥舞台放光彩

5月2日上午,《秋江》在清晖劇社上演,現場座無虛席。今年20歲的川劇演員唐依輪飾演的艄翁一角,樂觀風趣又熱心助人,獲得戲迷的喜愛。

為了演好這一角色,唐依輪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這折戲講述的是陳妙常為了追趕心愛之人潘必正,來到秋江河邊,遇到了熱心腸而又诙諧風趣的艄翁,艄翁搭載妙常去追趕潘必正的過程中,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唐依輪說,他扮演的艄翁是個老年人,不僅全程須壓低嗓子模仿老翁說話,為了貼合形象和動作,他還在表演中始終弓着腰半蹲身子。這場戲大約有35分鐘,常常排練完,他的腰和腿都酸痛不已。

雖然有些累,但這種與觀衆距離不足三米的沉浸式演出讓他十分“上頭”。“一個動作、一個神态,能夠馬上得到觀衆的回報,讓演員非常激動和興奮,能夠更加熱情賣力地演出。”唐依輪說,“五一”期間,他還參加了四季清晖·國潮才藝荟2024南充市“五一”群衆文化活動,演繹川劇《三岔口》,翻滾、對打的武戲也受到了觀衆的喜愛。

其實,對傳統戲曲的喜愛在唐依輪小時候就展現出來了。當别的小朋友喜歡看少兒頻道時,唐依輪卻對戲曲頻道情有獨鐘,他跟着電視中的演員“咿咿呀呀”地學,經常逗得家長哈哈大笑。12歲時,得知市川劇團非遺傳習班開始招生,他立馬報名。雖然之前沒有基礎,但在學習中勤奮努力、孜孜不倦,老師看到了他的特長,讓他學習武醜“小花臉”。

“武醜其實挺難的,不僅要練嗓子,練就三寸不爛之舌,還要練功夫,在動作的設計和呈現上要花很多苦功,才能給觀衆以驚喜。”唐依輪說,近段時間他正在排練川北燈戲《鬧隍會》,他飾演的“城隍”一角頗具挑戰性,需要站在兩人擡的竹竿上表演一些功夫,如騰空跳躍、左右擺浪等。為了帶給觀衆更好的觀劇體驗,他一直在勤加練習,力争呈現出完美的作品。

B多年學習被川劇魅力深深折服

“狀态可以再潑辣一些……”5月9日,在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的排練廳内,24歲的李妮橙正在老師的指導下,排練經典劇目《鐵籠山》,為今年的四川省青年川劇演員比賽作準備。

李妮橙在《鐵籠山》中飾演“杜後”一角。“對我而言,如何演出杜後的精神狀态、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比較難以把握和呈現,還有表演中的水袖功、水發功、轉體180°倒硬人、高下搶背等技巧,我也在積極練習。”李妮橙說。

學習、表演川劇已經八年了,李妮橙對于川劇的喜愛一天比一天深。“我的父親是蓬安縣川劇團的演員,可以說我是在戲園子裡長大的,但以前隻是聽聽,沒有認真系統地學過。”李妮橙說,16歲時,她正沉浸在幼教專業的學習中,聽聞市川劇團非遺傳習班招收學生,在父親的鼓勵下報名考試,最終順利通過。而後随着系統深入的學習,她發現自己越來越熱愛這項傳統文化,被川劇的魅力深深折服。

今年“五一”期間,李妮橙在清晖劇社演繹了《殺狗驚妻》。她飾演的焦氏刁蠻潑辣、脾氣暴躁,而後在丈夫殺狗警妻、婆母講情中幡然醒悟。精彩的演出讓觀衆們對她“又愛又恨”。

年齡不大,李妮橙的演出經曆卻很豐富,她先後參加過2018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19春節戲曲晚會、第四屆嘉陵江燈戲暨地方戲劇藝術節、“四海同春”2022全球華僑華人春節大聯歡、四川省首屆川劇彙演彙報演出等。

C周末劇場讓戲迷線下過足“戲瘾”

“南充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小劇場了。以前很多戲迷總是來問我,哪裡可以看戲,我也沒法回答,因為沒有固定的演出場所,也沒有那麼多演員。”市川劇團黨支部書記李鴻斌告訴記者,近年來,通過川劇非遺傳習班,培養了一批“00後”演員,為南充川劇注入了新鮮血液。與此同時,市川劇團也在積極争取演出場地,經過多方考察、設計,才有現在的清晖劇社。

5月9日,記者走進清晖劇社,隻見劇場内古色古香,木質的桌椅錯落擺放,屋檐下和木頭上雕刻着精緻細膩的花紋,每當燈光柔和地灑落,便為空間增添了一抹溫暖而甯靜的氛圍。在這裡,觀衆可以全方位體驗戲曲表演藝術和舞台的魅力。

“‘五一’期間,我專門帶孩子來看了《挂畫》《秋江》兩出戲。”市民王琦說,“我對傳統戲曲一直非常感興趣,之前苦于本地沒有劇場表演,現在聽說‘清晖劇社’有演出,對于戲迷來說是個很大的驚喜,我一定會多捧場支援。”

“為更大程度滿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市川劇團計劃每個周末在清晖劇社進行演出,不僅有‘00後’青年演員靓麗登台,也有中生代的藝術家、老一輩的川劇名家登台演出。演出的資訊可以關注市川劇團的微信公衆号或者線下到清晖劇社咨詢。”李鴻斌說,除了川劇、川北燈戲外,以後還計劃引進脫口秀、清音、相聲、雙簧等,将更精彩的表演帶給觀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