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守護好莫高窟這座世界文明的寶藏

作者:甘肅文物

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甘肅考察,首站就是敦煌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總書記指出,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努力把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的典範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究竟是什麼讓千年文化瑰寶璀璨依舊?我們循着總書記的足迹,在春天的莫高窟找到了答案。

向技術要保護

公元366年,雲遊四海的樂僔和尚踏着黃沙來到敦煌,莫高窟的營建就此開始。從公元4世紀至14世紀,一代代人開窟造像,成就了一座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記錄下曆史的變遷、藝術的演進,留存下包羅萬象的珍貴史料。由于這些壁畫、彩塑非常脆弱,是以保護對于莫高窟來說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保護水準,将這一世界文化遺産代代相傳”,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敦煌研究院做好新時代文物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

莫高窟地處戈壁沙漠邊緣,千百年來長期受到風沙的威脅。稍有風吹,就有鳴沙山的流沙從莫高窟崖頂飛瀉而下,風沙一旦進入洞窟就會破壞壁畫和彩塑。為了治理沙害,莫高窟的保護工作者從最初的人工清沙、修建“土坯防沙牆”,到草方格固沙、生物治沙、尼龍網擋沙……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逐漸為莫高窟建構起以“固”為主,“阻、輸、導”結合的綜合防沙治沙科學體系。如今,莫高窟的年積沙量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3000立方米降至不足100立方米,極大減緩了風沙的潛在威脅。

莫高窟夏季有季節性降雨,雨水溶解了岩體中的鹽分,最終會導緻壁畫出現空鼓、起甲、酥堿等病害。壁畫修複是一項複雜且極具科學性的工作。20世紀90年代,研究團隊與外國專家一起,曆時7年、嘗試了81種配方,終于找到了合适的壁畫空鼓灌漿材料,研發出壁畫保護關鍵技術。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經擁有完整的壁畫修複研究、設計、施工團隊,形成了産學研用全鍊條的壁畫保護模式,使修複工作極具成效,也讓敦煌的壁畫保護技術成功跻身國際“第一梯隊”。

人的行為也會影響石窟安全。在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監測中心,記者看到每個開放洞窟的溫度、濕度、客流量等資料,都被集中顯示在一整面牆的大螢幕上。原來,當遊客進入洞窟參觀時,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濕氣會在短時間内造成洞窟溫濕度升高。根據測試,一次性進入25位遊客時,溫濕度會增加2%~3%,屬于允許内的波動範圍。一旦超過安全值,就需要讓洞窟休息幾天。是以,運用物聯網、無線傳感器等技術對洞窟進行實時監測,不僅可以及時預警潛在風險,也能為開展預防性保護提供可靠資料支撐。

守護好莫高窟這座世界文明的寶藏

莫高窟壁畫修複現場 敦煌研究院∕供圖

更令人欣喜的是,數字技術的發展正在幫助彩塑與壁畫實作“永生”。一群年輕的數字化保護工作者正通過高科技将莫高窟“畫”進數字世界。洞窟内,他們反複調試相機,選擇最佳角度和技術參數,定格壁畫原貌 ;洞窟外,圖像處理人員在電腦上用“繡花”功夫耐心矯正圖像,一幅完整的壁畫通常由數千張圖檔拼接而成。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完成敦煌石窟295個洞窟的壁畫數字化采集,186個洞窟的圖像拼接處理和45身彩塑的三維重建,實作了相關文物的永久儲存、永續利用。

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表示,從莫高窟開鑿第一個洞窟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600多年,未來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敦煌莫高窟再延續1600年完全沒有問題。如今,從敦煌保護實踐中總結提煉出的相關保護理念與技術,正在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它們已應用在230餘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中,并開始為吉爾吉斯斯坦、緬甸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化遺産保護提供技術支撐和中國方案,為世界儲存人類文明和文化資訊貢獻中國力量。

向基礎要高地

1900年,敦煌藏經洞的意外發現,讓數萬件古代文獻和藝術品重見天日,其中大量以紙本寫卷為主的古代文獻,被學界敬名“敦煌遺書”。敦煌遺書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大陸中古時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其中一件名為《全天星圖》的古代星圖就描繪了在唐朝皇家觀星台用肉眼所能見到的1348顆星星。這些星星是嚴格按照幾何規則繪制的,圖中每顆星星的位置誤差相當小,大約在1.5度至4度之間。英國著名的中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說 :“歐洲在文藝複興以前可以和中國天圖制圖傳統相提并論的東西,可以說很少,甚至簡直就沒有。”一個世紀以來,各國學者對敦煌文獻的研究,形成了世界性的顯學——敦煌學。大陸的敦煌學研究從最初的“敦煌在中國,研究在國外”的狀況發展到今天,在學術研究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獻研究所所長趙曉星告訴記者,敦煌遺書分藏于中、英、法、俄、日等全世界數十家收藏機構。對大多數研究人員來說,由于敦煌文獻年代久遠,紙張破損,不允許被多次翻閱,是以通過數字技術複原散落文獻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指出,要通過數字化、資訊化等高技術手段,推動流散海外的敦煌遺書等文物的數字化回歸,實作敦煌文化藝術資源在全球範圍内的數字化共享。經過多年努力,“敦煌遺書資料庫”已正式上線。以《歸義軍衙府酒破曆》為例,該文獻在流傳過程中曾被分為三段,第一段一直儲存在敦煌研究院,第二段流落到日本,1997年由日本友人青山慶示捐贈給敦煌研究院,第三段收藏于法國國家圖書館。前兩段經曆了半個世紀的分離後終于拼接到一起,第三段至今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現在利用數字化技術,終于可以将第三段文獻的數字化照片,與前兩段在同一空間展示,使我們重新看到《歸義軍衙府酒破曆》的原貌。

目前,除了敦煌遺書資料庫,另外兩項重大工程也取得了重要進展。曆時13年,“百卷本”《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7、259窟考古報告》已于2024年1月正式出版。此項“世紀工程”旨在永久地儲存敦煌石窟的科學檔案資料,既能滿足國内外學者和學術機構對敦煌石窟的學術需求,也能為石窟修複提供依據。全彩高清圖版、高度還原文獻原貌的《甘肅藏敦煌文獻》(第1—12冊)也于近期問世,它的出版必将催生出更多新的研究成果。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說 :“敦煌的學術史中,始終有一群人在從事最基礎的研究工作。曆史賦予他們的學術使命就是鋪設研究的地基,猶如為一座城市建造地下工程。它不為人見,也不起眼,但是隻有地下工程足夠堅實,城市地面以上的工程才能得到保證。”萬丈高樓平地起。當學者們依托紮實的基礎工程開展研究時,敦煌文化瑰寶就一定能更好地走出敦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向創新要傳承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成為大陸首批世界文化遺産之一。迄今為止,國際上同時符合世界文化遺産全部六項标準的遺産地不超過三處,莫高窟是其中之一。著名的敦煌學者季羨林先生指出,世界上曆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隻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彙聚的地方隻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敦煌文化的燦爛,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源遠流長不斷融會貫通的典範。守護好、研究好、發展好、弘揚好敦煌文化,是14億多中國人心之所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莫高窟保護好,把敦煌文化傳承好,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進步應負的責任。

如何傳承弘揚敦煌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關鍵。這些年,敦煌研究院積累了海量數字資源,也開始了大量運用。在“尋境敦煌——數字敦煌沉浸展”展廳,佩戴上 VR 裝置、跟随能量體“摩靈”的指引,遊客能身臨其境地“走進”洞窟,穿越到1400多年前精妙絕倫的壁畫世界,與“雷公”等40餘位“衆神”飛躍雲端、一同奏響天樂。通過敦煌研究院官方小程式“雲遊敦煌”進入“數字藏經洞”,千百年前的敦煌莫高窟景象便在眼前徐徐展開。動動手指,便可扮演不同角色,“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時期,與曆史人物進行互動,感受洞窟營造、放置經書等不同場景,沉浸式體驗敦煌文化。登入“數字敦煌”,隻要輕叩滑鼠,就可以進入“數字敦煌”資源庫,高速浏覽超高清分辨率圖像,并對30個洞窟展開720度全景漫遊。點選“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下載下傳相關資源,就可進行二次創作,創作内容經過審定,還可以再次上傳素材庫,成為新的數字資源。

守護好莫高窟這座世界文明的寶藏

小講解員在給遊客作講解 敦煌研究院/供圖

線上,“數字敦煌”已經成為面向全球傳播敦煌文化的重要視窗和品牌。線下,各類藝術展覽、學術活動等正走進國内各個城市以及美國、法國、意大利、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它們在講好敦煌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示文化自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副部長宋淑霞告訴記者,從2017年起,敦煌研究院開始在國小高年級招募“小小講解員”,并定期組織講解員到莫高窟參觀學習,至今已教育訓練選拔出200餘名“小小講解員”。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正成長為新時代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創新者、傳播者,記者的腦海裡浮現出習近平主席10年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說過的一段話 :“每一種文明都延續着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中國人民在實作中國夢的程序中,将按照時代的新進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作者:秦丹 牛娜 孫豔芳)

(來源:時事報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