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作者:留學家長彙

近年來,留學人員回國發展意願顯著增強,在海外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的人數呈現上升趨勢。那麼留學生回國求職現狀如何?國内企業對海歸人才的需求情況怎樣?留學生有何求職偏好?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學生回國求職情況

智聯招聘資料顯示,2023年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國際人才流動逐漸恢複,海外人才加速回國的趨勢有所放緩,不過依然高于疫情前。2023年在國内求職的海歸人才、應屆留學生人數分别比2022年減少5%、22%,但與2018年相比分别增長34%、70%。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具體看回國求職留學生的留學國家分布,英國占比最高,為40.7%,其次是澳洲(16.1%)和美國(9.9%),排名與2021年、2022年一緻。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學生選擇到東南亞留學,回國就業的留學生也相應增加。

關于回國求職看重的條件,2023年留學生依然最看重“薪酬福利”,占比74%。關心“企業文化”的留學生占比37%,排名第二。此外,注重組織管理、雇主形象的留學生占比,分别從2022年的9.3%、10.1%,提高到2023年的15.7%、14.2%。可見,留學生對工作體驗的感受和評價更加理性、多元,除了薪酬福利這樣的“硬通貨”,不同次元的工作感受也成為吸引留學生的“軟砝碼”。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國内企業對海歸人才的需求情況

智聯招聘資料顯示,2023年,新能源/電氣/電力行業的海歸優先崗位比2022年大幅增長71.7%,保險、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學術/科研、電子技術/半導體/內建電路行業的崗位同比增速也位居前五,分别增長27.8%、17.3%、16.2%、2.9%。新能源、制造業、內建電路等技術驅動型行業,對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具備國際經驗的海歸人才十分渴求。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從職業看,2023年海歸優先崗位增長最快的是留學輔導,同比增速為42.8%。出國留學人員的回升,帶動留學輔導崗位需求增加,作為“過來人”的海歸人才受到青睐。增速前五職業中,進階管理、服裝/紡織設計、電子/電器/自動化工程師、市場/品牌推廣的海歸優先崗位同比增速均在10%左右。海歸人才中經管專業比例較高,管理崗、市場推廣類崗位對海歸也更加偏愛,招聘增速領先。

從招聘薪酬看,海歸優先崗位的平均招聘薪酬連續五年走高,2023年達15240元/月,比2022年的14680元/月增加560元,增長3.8%。國内企業積極搶占先機,高薪招募海歸優秀人才,充實企業人力資源。

海歸人才的求職新趨勢

智聯招聘資料顯示,2023年海歸投遞人數增速前十行業中,旅遊/度假位居首位,增速24.5%,以旅遊規劃、旅遊産品經理類崗位為主。其次是新能源/電氣/電力行業,增速19%,國内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吸引海歸人才積極加入。儀器儀表及工業自動化、大型裝置制造、加工制造、汽車/機車、航空/航天研究與制造等高端制造業,占據海歸投遞增速前十行業的五席,增速均在10%左右。可見高端制造成為海歸求職的熱門領域。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從職業看,2023年海歸投遞人數增速前三職業為旅遊服務、會展會務、留學輔導,增速分别為106.3%、56.9%、36.5%。除此之外,節能/能源工程師、晶片工程師、化工研發、自動化工程師、醫藥研發等核心技術崗,占據海歸投遞增速前十職業的主體。新能源、高端制造領域的核心技術人才回流,将為國内産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海歸群體就業現狀

智聯招聘資料顯示,已在國内就業海歸群體表示,7成認為“海歸身份”在求職過程中是加分項。6成海歸認為海外經驗對自己的工作有幫助,其中25.2%認為“各方面都有裨益”,20.4%認為主要在業務上有幫助,17.3%認為在人際關系上有幫助。可見,多數海歸認可“海歸身份”對自己找工作和職業發展的助力作用。

近兩年,越來越多海歸加入到靈活就業隊伍。被問到海歸群體是否願意嘗試靈活就業時,超7成受訪者給出肯定答案。其中,42.9%表示“已經有很多人在嘗試”靈活就業,32.7%認為靈活就業熱度“近兩年明顯升溫”,兩項占比之和75.6%,高于2022年的55.5%。

從靈活就業的業态來看,46.5%的受訪者表示海歸群體主要在嘗試短視訊部落客,排名第一。其次是金融投資、知識付費、教育教育訓練和直播,占比分别為42.5%、35.4%、33.2%、28.8%。與2022年相比,從事知識付費、直播的比例均提高9個百分點。海歸群體擅長以流量、專業知識為杠杆,在靈活就業中大展拳腳。

留學生回國可以享受的政策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1、留學人才就業支援

近年來,國家對留學人才愈發重視,确立了“支援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新時代留學工作方針,通過出台多種政策,逐漸加大扶持力度來鼓勵在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為國服務。

比如,國家留學基金委每年都會針對優秀的博士海歸留學生發放獎學金。隻要你海博畢業準備回國,就能送出材料領取6000美元,特别優秀的可以領取1萬美元。

同時,為了支援歸國留學生就業,教育部在2022年還專門上線了“國家留學人才就業服務平台”。

其中,大多數招聘機關都是含金量高、有保障的企業,其中高校科研院所占18%,事業機關占10%,國企占36%,民營企業占27%,雙創企業占9%。顯然,這類由政府主管部門、用人機關與留學人員共同參與的國家級留學人員引才服務平台,對留學生歸國就業提供了很多便利。

此外,留學生定向選調計劃,可謂是政府為優秀的留學生提供的綠色通道,給留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2、留學生回國落戶優惠政策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目前,國内很多一線大城市都有吸引留學生落戶的政策,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等,隻要滿足一定的學曆和就業需求,就可以拿到當地戶口。

每個城市具體的落戶标準不同,大家可以在各地政府官網上檢視。

以上海為例,落戶條件:

● 以下①-④類留學生,繳納社保和個稅6個月,可申請落戶 :

① 國(境)外高校博士學位,累計在外學習時間不少于1年;中外合作辦學、聯合培養等性質的博士學位畢業生,累計在外學習時間不少于半年。其中,境外高水準高校(500強大學)畢業的博士,不需要社保和個稅,可以直接申請落戶上海。

② 國内雙一流大學大學+境外碩士;國内非雙一流大學大學+境外高水準大學碩士;境外大學+境外碩士。

③ 境外高水準大學大學。

④ 國内碩士或以上學曆+海外進修或者通路學者1年。

● 在符合留學人員落戶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對于畢業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取消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要求,全職來本市工作後即可直接申辦落戶;對于畢業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職來本市工作并繳納社會保險費滿6個月後可申辦落戶。

● 在“上海科技創新職業清單”裡的機關,上海重點産業、區域和基礎研究領域等機關,引進國外排名前500大學STEM專業學士及以上學位的留學人員,全職工作納稅6個月社保後就可以申請落戶,無個稅和社保基數要求。

3、留學生租房及生活補貼

國内很多城市都有針對留學歸國人才的租房及生活補貼政策,比如北上廣深杭南京等城市。

● 北京:可以申請按照優惠價格租住北京海外學人中心提供的短期周轉性住所,也可以由用人機關以合約形式提供住房。

●上海:在上海虹口區、寶山區、楊浦區、徐彙區、闵行區、松江區、浦東區租房均可以申請6個月的租房補貼。補貼金額在7000元至30000元之間不等。

● 廣州黃埔區:大學生可以申請獲得2萬元的生活補貼,碩士生3萬元、博士生5萬元。傑出人才、優秀人才每年津貼最高20萬,連發三年!每月最高有1萬元住房補貼。

● 深圳:留學生可以申請深圳租房和生活補貼,補貼金額為大學15000元/人、碩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

● 南京:學士每月領取600元,碩士每月領取800元,博士每月領取2000元。

● 杭州:對全球大學以上所有應屆大學生發放生活補貼,其中大學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10萬元。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4、留學生創業支援

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都有針對留學生創業的支援計劃,滿足一定條件即可獲得資金支援和無息貸款等優惠政策,幫助留學生在回國後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

● 北京:留學人員在創辦企業時,可享受無需戶籍限制、10萬元企業開辦費等優惠政策,更有“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業獎”和“歸國留學人員創業專項資金”提供支援。

● 上海:符合上海浦江人才計劃的留學生可獲50萬資金支援;創業人才在上海浦東新區可享受15萬無息貸款。

● 廣州:留學人員的項目向科委申報,一次性給予10萬元的啟動資金補助。

● 深圳:一等資助100萬元;二等資助50萬元;三等資助30萬元;經專家評定,特别優秀的項目,可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資助。

● 成都:獲得碩士及以上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在成都創業,為所創辦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可申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援計劃,最高可享受50萬元的資助。

● 杭州: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在杭州自助創業,可獲得100-500萬元的創業資金。

除此之外,各地對留學生的補貼政策還有很多,包括購買免稅汽車、學術研究支援等等。

目前海外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

參考的内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删除。

聲明∶本号所釋出内容凡未注明“原創”等字樣的均來源于網絡善意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關注點贊 評論收藏轉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