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融媒·見證丨這日子,特“理想”!

作者:舜網

視訊加載中...

[x]

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拍攝地點:起步區大橋街道鵲華理想社群

拍攝内容:鵲華理想社群為居民打造理想家園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鵲華理想社群,身上有着諸多“第一”:起步區首個回遷的安置區、山東省第一個精裝修傳遞的回遷小區、黃河北岸第一個直飲水入戶的回遷社群……

融媒·見證丨這日子,特“理想”!

在這裡,曾經的村民轉變為“未來之城”的市民。起步區提出的“理想社群”概念,更給了他們意外的驚喜——功能完善的黨群活動中心,讓“一老一小一人才”有了專屬空間;“雙軌制”管理制度讓村“兩委”和社群黨委各司其職,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與第三方機構合作,用空間資源兌換優質服務……

截至目前,起步區已完成122個村居拆遷,涉及9.5萬人。更多“理想社群”,将在這裡落地。

打造完善活動空間

“一老一小”自得其樂

“交房沒多久我就搬過來了,對這裡的生活環境很滿意。沒想到現在又有了這麼一個小天地,讓我的養老生活特别滿足!”

鵲華理想社群二樓的活動室裡,75歲的居民沈百如正專心指導另一位書法愛好者練習筆法。2023年4月鵲華九裡居作為起步區第一個安置區交房後,沈百如所在的大劉村以及坡東村、大吳村等多個村子的居民搬了進來。今年4月,鵲華理想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啟用,沈百如也有了新身份——社群書法協會的會長。

融媒·見證丨這日子,特“理想”!

社群居民在活動中心練習書法。

活動室裡,有一張足夠容納十餘位居民同時練字的大桌子,明亮的陽光照在一旁的書牆上,文化味、氛圍感十足。沈百如說,如今協會有38名成員,從小朋友到他的同齡人都能在這裡切磋、學習,“以前可不敢想象,回遷社群也能有這麼好的活動室!”

鵲華理想社群黨委書記韓莎莎告訴記者,該社群是山東省第一個精裝修傳遞的回遷小區,修建标準很高。“安置房項目嚴格按照《綠色建築評價标準》設計,達到二星标準。小區裡還有直飲水入戶設施,這在很多高端商品小區都見不到!”韓莎莎說,為了讓社群管理、活動空間比對該社群的定位,社群按照起步區提出的“理想社群”概念,進行了一系列打造。

融媒·見證丨這日子,特“理想”!

韓莎莎介紹,社群目前入住率達到了100%,“一老一小一人才”是最突出的管理問題。記者在黨群活動中心看到,除書法協會活動空間外,還設定了衆創空間、兒童樂園等區域。“我平時就帶着孩子在這裡玩兒,風吹不着太陽曬不着,可友善了!”居民劉女士帶着小孫子在兒童樂園區域玩耍,直言舒服又安全。衆創空間則設定了不少卡座,便于有需求的居民與志願者交流。

管理模式“雙軌制”

各司其職提供優質服務

“這些活動空間,都與第三方機構進行了深入合作。”起步區黨群工作部黨建辦公室副主任董棟介紹,“銀齡學堂”和文體活動中心與鴻晟教育集團合作,衆創空間與恩泉社群社會組織和區就業服務中心合作,兒童活動區域與啟航社工站合作,這些機構都有從業人員在社群駐點,為社群居民提供服務。

融媒·見證丨這日子,特“理想”!

作為多個村居彙內建的大型社群,管理起來難度很大,更不要提在“理想”這個概念下為居民打造硬體、軟體都完善的生活空間。韓莎莎說,達到目前的效果,依托的是“雙軌制”管理。“目前運作的治理體系保留了村黨組織和社群黨組織,是雙軌并行的制度。村黨組織處理行政事務,社群從業人員為群衆開展活動、提供服務,幫助他們在思想上和生活習慣上實作從村民到居民的轉變。”董棟表示,這種模式把社群從業人員從繁瑣的行政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服務群衆中,成效顯著。

社群廣場邊上,記者發現不少居民正聚在一處涼棚下喝茶聊天,一旁還挂着“書記茶攤”的标志。

“這個涼棚是平時居民休閑納涼的場所,也是我們社群黨委收集民意的重要載體。”鵲華理想社群黨委副書記周萌告訴記者,一開始,社群從業人員發現居民們有聚在一起唠家常的習慣,這樣的場景讓他們“靈光一閃”。“我們主動到居民中去,讓他們喝着茶、聊着天把生活中的不便和期待告訴我們。”周萌說,現在每逢周一,社群黨委書記、副書記就會準時“出攤”,通過唠家常的形式把居民意見收集上來。目前,已有不少問題通過“書記茶攤”得到了解決,“比如很多居民反映出行不友善,我們就協調公交公司為我們開通了通往街道駐地的公共汽車。”

修建地下停車場無障礙坡道、充分利用閑置空間為居民提供電瓶車充電樁……“雙軌制”管理下,社群從業人員通過細心觀察、耐心了解,把工作做在了實處、細處,為居民解決了不少生活上的難題。

社群企業渴望自我造血

更多“理想社群”落地中

“目前一期公共服務設施包含‘六大中心’,居民所需的基本服務都涵蓋其中了!”

韓莎莎告訴記者,現已建成的“六大中心”包含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治理中心、村務管理中心、文體活動中心、日間照料中心以及殘障人士康養中心。很快,這個“理想社群”還将為居民送去更多驚喜。

融媒·見證丨這日子,特“理想”!

社群為創業居民提供咨詢服務。

“看,這是我們的社群衛生服務站,設有中西醫診室、藥房、打點滴室等,能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現在初步建設完成,預計5月底就能投入使用。我們還會為70歲以上老人配備健康檢測手環,一旦發生意外,衛生服務站能及時上門治療。”韓莎莎告訴記者,目前鵲華理想社群一期已回遷1075戶近3000名居民,二期三期正在建設中,未來回遷完成,整個社群将容納4500多戶約13000人。“二期、三期規劃有體育館、便民市場等設施,可以滿足居民‘十五分鐘生活圈’需要。特别是社群周邊教育資源豐富,社群北面已建成一類幼稚園一座,南面配套在建的還有中國小及省實驗鵲華校區,能讓社群居民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鵲華理想社群是起步區首個落地的“理想社群”,是一處樣闆和标杆。董棟表示,對社群未來發展他們有不少規劃。

“下一步,我們将和街道共同努力盤活現有空間資源,為居民提供更多工作崗位,甚至實作勞務輸出,真正做到‘自我造血’,把集體收益回報到社群治理、公共設施維修等方面,為社群居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董棟說。

記者了解到,從2023年起,起步區每年有近萬人回遷,大量外地人湧入就業置業,預計到2035年,起步區常住人口将達到180萬人,鄉村向城市、村民向市民的轉變程序不斷加快。“理想社群”作為全區回遷社群品牌名稱,起步區設計了理想社群标志,成為全市首個擁有社群品牌名稱的區縣(功能區)。未來,更多“理想社群”将在起步區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