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四大商道上的關公信仰

作者:運城新聞網

關新剛

在民間,關公成為财神的說法很多。有說關公在董督荊州時,老鄉王三去見關公想謀個一官半職。關公不允,資助王三開了個酒館,後酒館被一幫痞子所搶,關公主持公道,将痞子繩之以法。王三為謝恩,在酒館挂起了關公畫像,沒想到生意更加火爆。衆商家跟着效仿,也紛紛挂起了關公畫像。關公由此逐漸成為招财神。

有說關公離别曹營時,将曹操所贈予的“上馬金、下馬銀”等财物按“原、收、出、存”列述清楚。曹操看完感歎再三,讓軍中所有掌管财糧官員以此賬簿為摹本,将軍需開支羅列明白。後來這種精通算數的“日清簿”記賬模式也被衆商家采用。關公成為理财神由此而得名。

有說宋真宗年間,關公大戰蚩尤怪,河東鹽池恢複了生産,宋王拜請關爺下凡,并送上大量的崇甯新币,并言明:“以此封汝……”話音未落,關公倏然消失。

還有說,關公祖籍山西,又為西蜀大将,民間則稱關公為“五路财神”中掌管西路财源的西路财神。然而,古代商人尤其是著名的晉商們,他們在虞坂古鹽道、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裡茶道四大商賈道上,堅守關公信仰,秉承關公精神,走出了一條“平安是福,信義是财,義利相兼,義财相通”的富商興業之路。

商道一 虞坂古鹽道

虞坂古鹽道位于關公故裡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以南、平陸縣張店鎮以北的中條山麓。古鹽道全長8公裡,路面寬2米至4米,曾經是河東池鹽運銷中原、西北乃至全國的主要通道。通道位于古虞國地境,故稱虞坂古鹽道。

虞坂古鹽道距運城鹽池10餘公裡,距常平關帝家廟24公裡。它不僅是古河東運鹽之道,同時也是鹽商、晉商傳承關公精神的複興光大之路。

鹽池曆史概要

運城鹽池又稱河東鹽池,東西長30公裡,南北寬3公裡至5公裡,總面積132平方公裡,由鴨子池、鹽池、硝池、鎂池組成。

據河東池鹽博物館資料記載,河東鹽池曆史上的管理辦法,先後有“民采、民運、民銷”“民制、官收、官運、官銷”“民制、官收、商運、商銷”“官運官銷和商運商銷”以及“政府發行鹽鈔,商人付現領鈔,鹽場按鈔發鹽”和“池鹽産銷分家,坐商隻管生産,運商負責運銷”等。

據考證,曆史上衆鹽商把運城的池鹽運往外地,同時也把外地的商品“捎”回山西,這樣就逐漸形成一個圍繞池鹽運銷,帶動其他商品流通交易的營商環境,使得明清時期興盛起來的晉商,大都是由經營河東池鹽的鹽商起家的。

鹽道古迹原貌

河東池鹽行銷天下,虞坂古鹽道是最為主要的交通主道。虞坂古鹽道開鑿于西周初期,明正德八年(1513年),都察院監察禦史張士隆曾組織勞工對其進行擴鑿。抗日戰争時期,日軍占領鹽池,繞開險峻難行的虞坂古鹽道,重新修築了一條公路,虞坂古鹽道由此漸漸廢棄。

虞坂古鹽道主要遺構有青石槽、鎖陽關、瓦罐廟、響鈴彎、坪頭鋪、卸牛坪等。

青石槽,古鹽道是從堅硬的山石中開鑿出來的,一邊是懸崖,一邊是深山,青石上的道道鑿痕,迄今清晰可見。

鎖陽關,依托懸崖絕壁和深溝大壑而建造的一個重要關口,曆來為兵事活動咽喉所在,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瓦罐廟,原本是官府設立的關卡,鹽車經過此處,都要從鹽車上截留一些鹽,以示納稅。運鹽者把此地稱之為“挖刮廟”。

響鈴彎,鹽車走到此處,牲畜脖子上的鈴铛叮當作響,以讓下一站坪頭鋪的商家聞聲出門,招攬生意。

坪頭鋪,是走出古鹽道、進入平地的首個驿站,鹽運人員在這裡把鹽車上的鹽重新分裝,人和牲畜也可在此喘息“打尖”然後進入中原。

卸牛坪,意為此地之後地勢平坦,牲畜可以拆卸馱運工具,改為車輛運銷。

這條與河東池鹽關系密切的運鹽古道,曆史厚重,影響深遠,它對于傳播關公精神,弘揚關公文化有着重要價值和作用。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鹽引入市走俏

明初年間,為了防禦蒙古族瓦剌和北方遊牧民族鞑靼對中原地區的襲擾,明政府沿北部長城防線設立了九個軍事重鎮(簡稱“九邊重鎮”)。九邊重鎮地處遙遠,土地不易開墾,交通不便,軍需糧草供需困難。明太祖委托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關等邊關重鎮運送後勤糧草後發給鹽引作為補償,以獲得合法運銷官鹽資格,商人們持“鹽引”到河東鹽池領取食鹽後進行合法營銷。這種“以糧食換取鹽引”賺取差價的方式,古稱“開中制”。

據記載,當時兌換标準為在大同倉繳納一石米(約120斤),或在太原倉繳納一石三鬥米(約157.5斤),可領取一鹽引(一鹽引可領食鹽200斤)。通俗講,鹽引就是古代官府壟斷運銷食鹽的一種憑證,這一過程其實就是“鹽價折抵米價,轉運費代納鹽稅”的一種交換形式。據了解,鹽引最初始于宋代。

票号,始于明末清初,是山西商人所使用的一種以彙兌為主要業務的有效憑證。清末,票号已經成為當時最大的商業資本。

鹽商是晉商的先驅,晉商又是鹽商的發展。如果說大陸最早的重要商品是食鹽,那麼最早的商人就是鹽商。晉商鼻祖猗頓,就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依靠販運食鹽和牲畜起家的。明清時期的晉商,也是依靠販運食鹽和茶葉,成為大陸最成功的商幫。鹽池作為天下商貿業的發源之地,促使鹽商成為晉商馳騁商界的先驅,也使得鹽商使用的鹽引,為晉商興起的“票号”提供了索引,奠定了基礎。無論是鹽引,還是“票号”,他們都是信義的符号,誠信的積澱,财富的憑證。

“開中制”的實行與推廣,既減輕了明政府補給九邊重鎮的軍需負擔,又為鹽商的發展壯大,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使得明清時期山西、陝西、甘肅、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食鹽,全部由河東鹽商供應。

據查證,明代中期,在運城鹽場注冊登記的河東鹽商就達500餘家。

鹽商籌資建廟

運城市關王廟,俗稱信義财富廟。它始建于元前,元至正五年(1345年)修竣,明成化元年(1465年)重修,正德七年(1512年)再重修,嘉靖十四年(1535年)又重修。20年後的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因地震倒塌,直至42年後的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都察院巡鹽禦史吳楷偕鹽商大賈重建。

巡鹽禦史吳楷(曹州人,曹州今屬山東菏澤),于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作為巡鹽禦史派遣運城,主要督查鹽稅收繳和鹽務營運管理。

吳楷為何要組織鹽商們修複運城關王廟呢?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生産需要。宋真宗演繹出的關公大戰蚩尤怪神話故事,就已尊奉關公為池鹽安全生産的保護神了。鹽池修建關廟,祈求風調雨順,安全生産。二是營運需要。鹽商為了信仰真誠和祭拜,集資籌建“家”廟,祈求出入平安,财源廣進。三是為政需要。崇關建廟既可赢得百姓支援,又能博得帝王賞識。明神宗萬曆皇帝就十分尊奉關公,他在位48年,曾罷朝30年,卻3次為關公加官晉爵,使得關公從“侯爵”晉升為“帝爵”;“真君”晉升為“帝君”;“漢壽亭侯”晉升為“關聖帝君”。關王廟正殿修繕期間,正是敕封關公為“帝”思想形成的準備時期。

河東鹽商為尋求精神上的支撐和依靠,出行前一定要膜拜關公,裝運食鹽的馬車上也要請一尊關公聖像。他們在走南闖北的過程中,堅守“朋合為幫,和衷共濟”“信義為本,義利相兼”的經營準則和商賈之道,掙到了票子,得到了實惠,進而蓋廟建館,以償心願,也為遍布全國各地的鹽商和晉商們興建關帝廟宇和會館,提供了基礎,闖出了新路。

河東鹽商在關公故裡虞坂古鹽道這個曆史大通道上,帶出去的不僅僅是關公聖像、關公故事和關公崇拜,而且還帶出去了關公信俗、關公精神和關公文化。

商道二 絲綢之路

張骞,作為西漢時期漢武帝劉徹身邊侍從和護衛的中郎官,在出使西域13年中,雖然沒有達到尋求共同抗擊匈奴盟友之目的,但對西域的地理、物産、風俗習慣等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也為漢朝時期開辟通往中亞地區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财富。

張骞出使西域,開辟了以國都長安為起點,途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聯結地中海各國,全長7000多公裡以絲綢貿易為主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也是大陸古代商人用駝馬、小舟和腳步将蠶絲和絲織品等物産運往西域的商業貿易、文化交流之路。2014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将絲綢之路上長安至天山走廊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崤函古道上的關帝廟

東漢時期國都遷至河南洛陽,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随之延伸。洛陽作為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關公遺迹以及信衆膜拜的集聚地之一,建有關林、關帝廟、妥靈宮、五聖堂、關公會館等建築。

洛陽城最早的關帝廟在關林,建于漢末。關林内現儲存的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重建關王冢廟記》碑刻記載:“洛陽縣南門外,離城十裡,有關王大冢,内葬靈首,漢時有廟。”史料還披露,自明代關林修建以來,每逢關公生辰、忌日,洛陽城會舉行盛大的關林廟會,各工商業組織也會趕來祭拜關帝,祈求出入平安、生意興隆、财源廣進。

從洛陽城向西出發,就是古絲綢之路上洛陽至長安的崤函古道。在這條長達200餘公裡的兩京官道上,建有宜陽武廟、洛甯關帝廟、河底關帝廟、陝縣張村塬關帝廟、新安關帝廟、陝州關帝廟、靈寶朱陽鎮關帝廟、周至關帝廟和戶縣關帝廟等建築10餘處。

河西走廊上的關帝廟

河西走廊,是大陸古都長安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戰略重地。因其地處甘肅省西北部,黃河以西,又形如走廊,故稱河西走廊。其路程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主要涉及甘肅省武威、金昌、張掖、酒泉、敦煌、嘉峪關等城市。在這條東西長達千餘公裡的廊道上,儲存有始建于唐代年間的甘肅武威市蓮花山關帝廟、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間的武威市黃羊鎮關帝廟、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間的張掖市小南街關帝廟和始建于明代年間的嘉峪關關帝廟等建築。其中最早的是蓮花山關帝廟,最著名的是嘉峪關關帝廟。

甘肅張掖,自古以來就是開疆定邊、保衛中原的前哨陣地,也是古絲綢之路上通往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商貿流通重鎮。據記載,清朝中葉,在張掖的山西大商号就有70餘家,從業的山西商人約有2000餘人。張掖山西會館應運而生,就不足為奇了。

張掖山西會館,位于甘肅省張掖市小南街,占地1750平方米,是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趙世貴、趙繼禹、張朝樞等,攜山陝客商将始建于雍正二年(1724年)的關帝寺改建為山西會館。該館現為國内儲存較為完整的晉商會館之一,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山西會館,既是山西遊子們寄托鄉情的地方,也是晉籍商幫們議事商談的場所。他們籌資修建會館,目的至少有三:

一是晉籍商幫們與關公是同籍老鄉,在此修廟設殿供奉關公祈求福佑,應當是靈應如響,永荷神庥。

二是晉籍商幫們為了共同抵禦外侮,抱團取暖,以義制利,經營規範,扶貧濟困,救助施善,在此結幫友、設會館、修建議事場所,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基礎地位和經營範圍。

三是當地人同樣尊拜關公,在此修建關帝大殿和戲樓,友善人們進香朝拜,免費觀看戲演出,以此赢得當地百姓的尊重與支援,創造更加寬松優異的營商環境。

嘉峪關是河西走廊的西端盡頭,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城。嘉峪關關帝廟,原稱武安王廟,明代中期所建,位于嘉峪關市區東甕城西牆外東城樓下,總面積720平方米。廟前有一戲樓,其形制為典型的中國傳統古典戲台,是當時嘉峪關居民和過往商旅的娛樂場所。

天山走廊上的關帝廟

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再向西行就是新疆天山。天山走廊分布着衆多的絲路重鎮,幾乎每個曆史名鎮都曾建有關帝廟。

天山關帝廟坐落于新疆哈密市東天山之巅、哈密市區與巴裡坤縣之間,海拔2800餘米,廟宇類似北京四合院。現存建築主要有石獅、山門、鐘鼓樓、廂房和大殿。大殿供有關公、周倉和關平,兩側為配殿。據記載,原廟始建于唐代貞觀十四年(640年),是在絲綢之路新北道繁華時期,由古驿道商人籌資修建。在連綿五千裡的天山,建于山之巅的廟宇,僅此一座,故有“天山第一廟”之美稱。除此之外,新疆哈密市巴裡坤縣境内還建有關帝廟等建築10餘處,現儲存完整的有納達齊關帝廟等。

絲綢之路上密布全程的關帝廟,猶如一座座古代商人們寄托心靈、養精蓄銳的舒心園、加油站,他們在這裡祭拜關帝,祈求福佑,會聚商幫,在商言商,從長議商,以求信義為本、義利相兼、義财通天。

商道三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大陸曆史上著名的古道之一。它是七世紀時期大陸四川、雲南、青海、西藏一帶以茶馬為主要商品、以馬幫為主要運載工具的商品貿易通道。承載的是漢藏人民和睦相處、平等交易、以茶易馬、以馬換茶、茶馬互市、因市而道的曆史記憶。

據記載,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商貿之道,始于唐,興于宋,盛于明,衰于清,為推動漢藏人民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013年3月,茶馬古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茶馬古道曆史古迹

曆史上的茶馬古道,主要以川藏線、滇藏線和青藏線(也稱甘青線)三條道路為主。三條古道中,川藏線開通最早,運輸量也最大,道路長3100公裡。滇藏線道路最長,約3800公裡。

西藏,地處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這極其寒冷的環境中,藏民們的飲食便以高熱量食物為主。喝茶不但可以促進高熱量食物消化,而且還有消毒殺菌、提神解困、消食除痰、降脂降壓等功能,久而久之,喜歡喝茶的藏民們便與漢族的茶商們進行茶馬交易,合作往來。

茶馬古道的曆史形成,使得初期的茶馬互市,開始有了毛皮、布匹、藥材、食鹽、日用器皿和土特産品等交易。交易的足迹涉及大陸川、滇、青、藏四省,後抵達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阿富汗等國家,外延至南亞、西亞、中亞和東南亞等地域,遠達歐洲地區。

四川巴塘關帝廟

茶馬古道在四個朝代近千年時光的傳續中,三條線上都曾建有供奉關帝的各種宮、廟、殿、轅、閣、寨、院、齋、亭、樓等,其中在川藏、滇藏兩條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交會處——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這座邊陲重鎮上,至今還儲存有一座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的關帝廟。

該廟占地一萬多平方米,正殿供奉有關公、關平、周倉及财神爺趙公明,兩側配殿供奉有軒轅黃帝、魯班、嫘祖及孫膑,廟後建有觀音殿。關帝廟從主柱到橫梁,繪有《桃園三結義》《夜讀春秋》《單刀赴會》《過關斬将》等唐卡壁畫。

廟裡還建有魁星閣、戲台和鐘鼓樓,每月農曆初一、十五的中午和午夜十二點,廟中都要擊鼓鳴鐘,提醒人們這兩天為朝拜關帝的日子。每年農曆九月十三,這裡還會舉辦關公單刀赴會節慶活動。活動期間,藏族居民和寺院僧人也會前來參與。

巴塘的藏民們很崇拜關公,他們稱關帝廟為格薩爾拉康或格薩拉康,意思是格薩爾王之神廟。關公、關平和周倉,也被他們看作格薩爾王三兄弟的化身。格薩爾王是藏民傳說中一生戎馬、揚善抑惡、傳播文化的曠世英雄。

《巴塘縣志》曾記載: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來巴塘做茶馬貿易的漢族茶商,組織成立了漢商公會,又叫财神會。漢商公會成立後所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倡議、聚鄉誼、籌資金、置地塊、建關廟。關帝廟建成後,漢族茶商在廟裡興辦漢文私塾,免費邀請藏族學生前來就讀,教學經費由漢商公會承擔。

鑒于巴塘關帝廟的曆史影響和社會價值,2007年6月,巴塘關帝廟被公布為四川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機關。

雲南易武關帝廟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易武鎮,曾是滇藏線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源頭和驿站。據記載,清乾隆初年,随着茶葉壟斷經營的逐漸放開,上萬名漢族茶商湧入此地,改造老茶地,開建新茶園。漢族茶商的進入,為該地帶去了關公信仰與文化,因而在易武鎮所轄的麻黑、曼秀、易比、漫撒、彎弓、曼臘、曼乃等村莊,都相繼建起了關帝廟。

這裡的漢族茶商信奉關公,力學笃行,靠着“上不愧天,下不怍民”的信義性格,憑着“忠厚仁義、勇于吃苦”的大愛精神,赢得了少數民族的深度信任和擁護,為進一步促進民族融合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商賈們的“義利觀”

茶馬古道上的商賈們,常常面對山體滑坡、野獸毒蟲、瘟疫疾病、土匪強盜等危險,在長達幾個月、行程千餘裡的跋涉中,往往需要憑運氣、靠賭命、玩膽量,才能走完一程。是以他們特别講究神靈庇護,膜拜祈福,對于建關廟、拜關帝、行鴻運、保平安、發大财的願望,更顯真切。

不用說,茶馬古道上的關帝廟,就是商賈們溫馨而又神聖的“家”。他們在這裡不僅能夠遮風擋雨,休整小憩,還能夠進香朝聖,得償夙願,祈求平安發财,秉承關公精神,堅守“信義成就信譽,信譽創造财富”的商業信條,形成了中國商賈獨有的“義利觀”。

商道四 萬裡茶道

著名學者蒙曼在紀錄片《尋蹤晉商》片頭中這樣講:山西晉中喬家大院、王家大院裡的晉商,既創造出了彙通天下的票号,也走出了貫通萬裡的茶道。萬裡茶道,成長為一條貫通中蒙、中俄、中歐的國際大通道。其帶來了中國南方的一瓯清茶,又煥發出草原奶茶和俄羅斯炊茶的濃香,這是國際貿易的巨大成功,也是文明交流互鑒的精彩案例。

萬裡茶道曆史淵源

16世紀中葉,山西茶商每年都要到福建崇安(現武夷山市)等産茶地收購茶葉,并在當地投資辦廠,雇傭勞工,田間采茶、加工磚茶。

17世紀中後期,山西茶商們又以挑夫、船筏、馬幫、駝隊等運載工具,相繼将福建武夷山的茶葉,從福建崇安下梅古鎮,跨越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八省區,途經中蒙俄三國38個城市,輾轉運至蒙古國再到恰克圖,最後由俄羅斯商人運往莫斯科、聖彼得堡,進入歐洲。

這條國際商道大動脈,總長約1.4萬公裡、中國境内4760公裡,其中水路1480公裡、陸路3280公裡。古代茶商們以茶為商,用腳步和膽量創造出橫跨歐亞大陸經濟文化大通道的偉大創舉,成為有着巨大的曆史人文價值的“萬裡茶路”。

我們不能忘記,古代萬裡茶道上功不可沒的開拓者和帶路人。據記載,著名晉商常萬達,山西太谷榆次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曾占據全國茶路前沿。他以河北張家口為中樞,在江南買茶山、辦茶廠、設商号,在南起蘇杭,北到恰克圖,西至重慶,東到沿海、奉天(今遼甯沈陽),設立了50餘個商号或工廠,使得常家茶葉商業行銷網絡,占據大半個中國。

由此說,晉商是萬裡茶道的開拓者、踐行者,也是萬裡茶道發展的見證者、受益者。萬裡茶道的發展史上,晉商功不可沒,晉商背後的強大支撐關公精神更是功高蓋世。是以,不論晉商走到哪裡,他們都要把關帝廟建到哪裡。

據不完全統計,在萬裡茶道沿途,現遺存的關帝廟和會館,有河南洛陽關林廟,山西太原大關帝廟、大同關帝廟,河北張家口關帝廟等16處;江西上饒石塘鎮、九江吳城鎮,河南社旗賒店鎮、洛陽老城瀍河區、南陽郭灘鎮、南陽源潭鎮,内蒙古多倫縣城等地建有山西會館、山陝會館等10餘處。

社旗山陝會館

社旗山陝會館,地處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賒店鎮。此地明代年間曾為大陸南北九省的水陸交通樞紐、貨物集散中心和萬裡茶道上的重要中轉站,也是中原地區四大商業重鎮之一和各地商幫彙集創業的商貿中心。

社旗山陝會館為宮殿式古建築群,總占地13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自南而北沿中軸線分别有琉璃照壁、懸镒樓、大拜殿和春秋樓。大拜殿和春秋樓裡面都供有關公坐像。會館兩側建有轅門、馬廄、鐘鼓二樓、東西廊房以及大拜殿兩側的藥王殿、馬王殿等。

據記載,明代年間,全國約有16個省的商人在此經商。作為旅居此地實力雄厚、影響較大的晉商與秦商,出于叙鄉誼、通商情、接官迎仕、祭神求财、多邊貿易、引領市場的需要,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聯手始建“山陝同鄉會館”,又稱關公祠,直至光緒一十八年(1892年)建成。該館連建136年,實屬罕見,堪稱“中國第一會館”。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社旗山陝會館作為民間商會的首席代表,不僅在基本職能、組織形式、活動辦法等方面具有明顯特征外,還在尋求公平合理交易,消除欺行霸市、囤積居奇、以假亂真、以次充好、漫天要價、惡意競争、欺騙顧客上作出了表率。

為了統一度量器具,杜絕缺斤少兩,他們制定有《同行商賈公議戥秤規矩》;為了統一規範經營,取締不正當競争,他們制定有《公議雜貨行規十八項》。信義為本,以義制利,有義才有德,有德才有利,成了這裡商業界的商業倫理。秤平、鬥滿、尺足、客滿意、我高興,成了他們的口頭禅。

會館内除以正面熏陶信義道德之外,還從反面警示人們不講信義就會付出沉重代價。如雕刻于石牌坊上的“福祿壽”三星圖案,就是一個很好的警示教育題材。古人把16兩定為1斤,16兩即為北鬥七星、南鬥六星以及福、祿、壽三星,共16顆星組成。商人如果不誠實守信,缺斤短兩,坑害顧客,克扣一兩就會減福;克扣二兩就會損祿;克扣三兩就會折壽。人在做,天在看,天地良心誰敢變!

會館随處可見的各種神獸造像,也都在教化人們不可貪得無厭,否則将會受到懲罰。雖然這種道德教化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在那個時代,卻能起到一定的限制和警示作用。

雕刻于社旗山陝會館石碑上的信義規則,隐寓于圖案中的信義教化,寄托于關公身上的信義故事,流傳于群眾間的信義傳說,成為大陸明清時期晉商引領市場“信義為先,以義制利”的取财之道、經營之魂。食蔬食魚不食言,賒酒賒旗不賒義。信義,既是社旗山陝商人雄踞中原、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也是我們鹽商創業、晉商興邦的不盡源泉。

洛陽關林廟

大運河是大陸東部平原上,古代勞動人民修築的一條承載南北交通的人工運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水運大動脈。洛陽是大運河的中心地域,被冠以豫西地區經濟重鎮、萬裡茶道集散路段的名頭。

關公首級墓葬之地洛陽關林,既是大陸唯一的集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經典建築群,也是茶道古道上茶商們祈求關公庇佑的代表性經典廟宇。

關林,始建于漢代,重修于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餘畝,明清時期宮殿式建築廟宇,中軸線建築依次有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墓冢等。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洛陽潞澤會館,位于洛陽老城東關新街南頭,俗稱東會館,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當時山西潞安府、澤州府兩地商人為聚會友善,在洛陽城捐資修建的會館,也是關帝廟的布局。該會館作為茶道商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洛陽萬裡茶道博物館,位于洛陽老城區九都東路171号,依托洛陽山陝會館古建築群而建成。該館的“洛陽與萬裡茶道”基本陳列,通過“以茶為媒,中俄互通”“天下之中,茶道重鎮”“舉國之飲,品味茶香”三部分,将萬裡茶道還原給百姓大衆。

太原大關帝廟

山西商人們靠着聰明智慧和吃苦精神把一塊塊茶葉賣到了全世界,山西是萬裡茶道繞不開的重要省份。在2015年中蒙俄三方組織共同釋出的《萬裡茶道全圖》上,山西晉城、長治、祁縣、榆次、太原、忻州、朔州、大同、殺虎口等地名,連成一線,榜上有名。

萬裡茶道南茶北運由河南洛陽進入山西晉城後,太原市是必經之地。據資料記載,途經太原的商幫有兩條路可作選擇:一條不進城,從東面走官道(今建設路)北去;另一條進城到廟前街大關帝廟祭拜關公、祈求護佑、裝卸貨物、打尖休整、會商交友。

太原市大關帝廟位于太原市迎澤區廟前街36号,為金元時期基址上的明清建築,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是太原市規模最大、形制較為完整的關帝廟建築群。

該廟坐北朝南,為前後二重院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坐落有山門、正殿、春秋樓,兩側分别為鐘樓、鼓樓、碑廊、廂房、圍樓等及東西别院。正殿為明代建築,殿内供奉有關公雙手抱笏帝裝像,帝裝像上方匾額為“神功仁佑”。後院春秋樓(又名麟經閣)為二層樓閣,清代建築。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大關帝廟崇甯殿兩側碑刻,詳細記載了該廟捐資修繕詳情。在衆多的捐資商戶名單中,除了我們熟知的老字号,如稻香村、雙合成、一品香、晉寶齋等外,還有茶室,如一品香、欽記茶莊、寶玉茶室、前進茶莊、風鈴茶室、素蘭茶室等。這些不僅反映出當時太原商業的繁榮景象,更證明了茶商們在太原的輝煌過往。

大同關帝廟

茶商們在太原休整後出發,穿過鎮遠門(今太原市北大街解放路口處)北去,行至山西代縣雁門關到大同後,又分兩路:一路去河北張家口(東口)沿張庫商道到蒙古庫倫(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再至俄國恰克圖;一路去殺虎口(山西朔州市右玉縣),再到歸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繼續往北到蒙古庫倫再至俄國恰克圖。

大同關帝廟,位于大同市鼓樓東街,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沿中軸線主要建築有山門、過殿、主殿、春秋樓,兩側配有鐘樓、名将祠、财神殿、奶奶殿。主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主供關公。春秋樓為兩層歇山頂建築。西配院有結義園、結義堂、武侯祠。2013年3月,該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河北張家口南連中原大同,北接大草原内蒙古,是萬裡茶道上中俄貿易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驿站和“北方茶都”。據記載,十八世紀末,萬裡茶道恰克圖茶葉成為中俄貿易的主要商品,市場貨值占到了30%以上,十九世紀中期占到了90%以上。

哪裡有晉商,哪裡就建有關帝廟。

在河北張家口祠廟建築中,數量較多、規格較高、儲存較為完善的當屬關帝廟。僅橋西區就曾建有堡子裡、下堡東關街、上堡大境門街、南營坊、來遠堡、大境門外、小南關等關帝廟建築8處。

内蒙古多倫山西會館

内蒙古多倫山西會館,位于多倫城區西南部,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商人集資興建。原占地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200平方米,會館分為住宿休閑區、娛樂區、商會議事區和關帝廟四部分。配殿中牆壁故事有桃園結義、夜觀春秋等,每一幅畫邊角處都标有商家贊助的銀兩數目。每月初一、初五、十五是山西商人進香的日子,這幾天關帝廟裡香煙缭繞,熱鬧非凡。

會館記載,這裡供奉關公,是因山西商人與關公同為老鄉,在這裡建廟供奉,以示虔誠。山西商人還把關公視為“信義”的化身,一則是對同行自律的鞭策和要求;二則是以赢得當地百姓的信任與支援。

重情義、講信義,是萬裡茶道上晉商們的精神支柱和商業準則。

晉商是明清兩代500年間主要經營鹽、鐵、布、茶等商品的山西商人,也是大陸近代十大商幫之首。如果說晉商是關公文化傳播大使,那麼,虞坂古鹽道、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裡茶道則是讓關公文化走出去的傳播平台及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