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兩萬多元找伴侶後熱戀,結果想不到......

作者:峄覽

當下,針對青年“脫單難”的痛點,越來越多網絡婚戀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務。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費者急于“脫單”的心理,挖坑設套,誘導年輕人花錢購買昂貴的會員服務,卻在服務中暴露出會員資訊稽核不嚴、實際服務與承諾不符、格式合同顯失公平等諸多問題。

面對套路繁多的網絡婚戀交友平台,年輕人該如何避免“掉坑踩雷”?相關方面如何加強監管,營造公平、開放、友好型網絡婚戀交友平台?

花兩萬多元找伴侶後熱戀,結果想不到......

花兩萬多元購買VIP服務

卻遭遇不實相親資訊

2023年12月,在廣西南甯一家國企工作的韋萍(化名)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在珍愛網注冊了個人賬号。很快,珍愛網從業人員打電話給她,要給她介紹一名優質男性,邀她到南甯本地門店了解。

2023年12月23日,韋萍來到門店,一位紅娘表示,珍愛網擁有豐富的會員資源,服務非常專業,可在短期内為她找到合适伴侶,并稱珍愛網是嚴肅的婚戀平台,會通過學信網、個人所得稅等平台對會員的婚姻狀況、學曆、工作機關、收入等基本資訊進行把關核實,非常可靠。在紅娘的極力推薦下,韋萍購買了為期5個月的VIP服務,價格為24960元,折合下來每個月約4992元。

5天後,紅娘向韋萍推薦了男會員王彬(化名)。韋萍看到珍愛網頁面顯示,王彬的個人資料已認證雙重身份認證和多項資料稽核,為“美國太平洋大學碩士研究所學生”及“公司高管”。見面後,王彬聲稱自己“清邁大學博士在讀”。

在紅娘的撮合下,兩人開始了熱戀。在男方的催促下,兩人見了雙方父母,還去醫療機構做了婚檢。但在交往過程中,韋萍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王彬的言談常常自相沖突,有時出現明顯漏洞,引起韋萍的懷疑。

相處47天後,在韋萍的要求下,王彬出示了教育部學籍線上驗證報告,顯示其畢業于廣西當地一所專科院校,目前在重慶某高校接受大學階段的網絡教育。通過朋友核實,韋萍得知,王彬的職務也并非珍愛網顯示的公司高管,實為某企業勞務派遣人員。

“當時我購買VIP服務時,紅娘要求我出示身份證、學曆證書原件以及個稅資訊,才給登記注冊,但這個會員顯然沒有經過正規稽核。”韋萍稱,這段相親戀愛經曆讓她不僅蒙受金錢和時間的損失,感情也受到了傷害。

韋萍維權時,珍愛網南甯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知她,今年3月28日,王彬補了一個海外高校的碩士證書給他們,但這個證書并沒有通過學信網認證。這位負責人表示,珍愛網會要求每個會員在接受服務前提供證書,但有些會員不配合,他們也沒有辦法強制性要求會員提供。

韋萍在與另外幾名珍愛網男會員見面中了解到,該平台的VIP服務費存在很大差異,“一個月的會員服務費折合下來,有的人兩三千元,我卻被收了近5000元,銷售紅娘還說給我優惠了不少”。韋萍認為,珍愛網沒有按法律要求公示收費标準,明碼标價,服務收費是根據客戶收入水準“看人下菜”,“看客戶收入高,就多收點兒”。

對此,珍愛網南甯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說,公司在物價局的備案價2400元/月是底價,每個會員的收費還要乘以難度系數和服務周期,“并不是所有會員都是一樣的要求,不可能隻收底價”。對于這一說法,韋萍并不認同,“紅娘在推銷服務時曾說我是容易脫單類型,現在又拿難度高來為價格歧視開脫,實在站不住腳。而且珍愛網是按服務時長收費,并非按結果收費,依照難度來界定服務單價是沒有依據的”。

網絡婚戀交友平台問題頻發

根據韋萍與珍愛網簽訂的合同,會員應當為珍愛網提供真實、有效、合法、完整的身份資訊,若會員資訊存在欺詐,除受害者追責外,會員要向珍愛網賠償違約金5萬元。若因其他會員或第三方故意隐瞞、惡意欺詐等行為對會員造成損失,珍愛網會提供必要的資訊支援與援助,但不承擔由此産生的任何後果和責任。

“會員欺詐平台,會員要賠平台5萬元;平台給會員介紹基本資訊造假的相親對象,卻沒有同等的賠償。”韋萍認為,平台的格式合同有違公平原則。

今年2月,韋萍向珍愛網讨要說法,珍愛網表示将在服務期内繼續提供婚介服務,但不願賠償違約金。

3月1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3·15”晚會曝光了珍愛網存在資料稽核不嚴、價格不透明、虛構人物吸引會員消費等問題。韋萍感到自己的遭遇與央視“3·15”晚會曝光的亂象非常相似,她認為自己是“掉坑了”,随即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

4月7日,在南甯市青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東盟市場監督管理所介入下,珍愛網向韋萍退還了與王彬交往期間以及剩餘服務期的服務費,但拒絕退還多收取的差價,未賠償違約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通過“天眼查”平台查詢發現,珍愛網涉及多起法律訴訟,案由包括勞動争議、委托合同糾紛、肖像權糾紛等。

花兩萬多元找伴侶後熱戀,結果想不到......

視覺中國供圖

随着網絡婚戀交友興起,婚戀交友平台問題頻發。

花兩萬多元找伴侶後熱戀,結果想不到......

據媒體報道,2021年12月,陝西一女子刷信用卡在某婚戀交友平台購買了8萬元相親服務,疑遇“婚托”相親接連失敗。其後,平台又以形象有問題為由,誘導她買下兩萬元的形象課程;2022年10月,廣東一女子花費6.88萬元購買某婚戀交友平台“婚保”服務,平台承諾一年内保證結婚,但一年後女子仍未結婚,平台拒絕退款;2024年3月,貴州一女子發現自己照片被某婚戀App盜用;2024年3月,媒體報道了某相親交友平台用專業“聊天員”冒充單身女性,吸引男使用者打賞、刷禮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發現,針對各類婚戀交友平台的投訴多達數萬條,涉及誘導消費、虛假資訊、拒絕退款、不平等條款等内容。

應提高網絡婚戀平台準入門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網絡婚戀交友平台在合同和服務環節挖坑設套,涉嫌違法違規,消費者遇到權益受損的情況,應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向監管部門和司法機關尋求維權保護。

對于韋萍反映的平台格式合同問題,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楊治東認為,根據民法典第496條和497條,這種明顯加重會員責任且對平台所應承擔責任進行不合理的免除/忽略情形,應屬無效條款。

“平台應主動承擔起相應責任。”楊治東說,一方面,平台不能以所有資訊均為使用者自主提供為由,忽略自身稽核責任:平台應該盡到基本的稽核義務,例如對于消費者提供的違法違規或者顯然不真實、自相沖突的資訊,不予通過或要求使用者進行補正。另一方面,平台方掌握資訊和資源,與消費者處于不對等地位,平台方更要秉持誠信原則,不應該用虛假資訊欺騙會員,對此應承擔更多違約責任。

對于網絡相親交友平台沒有對會員資訊嚴格稽核,導緻其他會員受騙,以及平台捏造虛假人物來誘騙會員充值,楊治東認為,這些做法違反了廣告法和反不正當競争法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争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品質、銷售狀況、使用者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該法第二十條對經營者的違法行為明确了處罰标準。

4月15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該法,以不正當競争行為為由,對珍愛網所屬的深圳市珍愛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處以行政處罰170萬元。

對于婚戀平台“看人下菜”的定價方式,楊治東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五)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時,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否則應按照《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四條第(二)項,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對于網絡相親交友平台應履行的法律義務、應禁止的行為,大陸現有法律已有較為明确的規範,監管部門對于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不可謂不大。”楊治東說,現在依然亂象頻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價格歧視、婚托等違法行為過于隐蔽,很難為外部所感覺。有時,消費者明明上了當,卻并不自知,監管、處罰難以啟動。即使消費者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當事人、監管者有時也難以查明具體的違法行為,更難以對違法行為進行驗證。

對于婚戀網站出現的違規行為,相關政府部門在不斷加強監管和查處力度,促進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花兩萬多元找伴侶後熱戀,結果想不到......

2015年,國家網信辦牽頭,公安部、工信部等有關部門聯合開展為期3個月的“婚戀網站嚴重違規失信”專項整治工作,核查處置網民有效舉報線索100餘件,依法關閉128家嚴重違規失信婚戀網站(含網站婚戀頻道),并通過約談等方式責令20餘家網站整改或停網整頓。

2017年,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将協調多部門推動實名認證和實名注冊在婚戀交友平台嚴格執行,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

2022年上半年,針對百合網、世紀佳緣、珍愛網等8家婚戀平台存在低俗色情資訊破壞網絡生态的問題,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重慶市網信辦分别對8家平台予以約談,責令其全面清理排查違法違規資訊,并分别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2023年3月,上海市民政局、市警察局、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印發《關于加強上海市婚姻介紹服務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試行)》,加強對上海市婚介機構監督管理,規範和限制婚介機構經營服務行為,強化部門關聯,形成監管合力。

2024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3·15”晚會曝光了多家婚戀平台利用焦慮“收割”消費者後,深圳、鄭州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立即對涉事婚戀平台有關問題進行了排查,約談涉事企業負責人,推進平台企業誠信經營,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和公平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

花兩萬多元找伴侶後熱戀,結果想不到......

廣西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桂林市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委員會咨詢專家張融建議,要減少網絡婚戀平台亂象,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嚴格執法。同時,網絡使用者要提升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在婚戀平台中要提高警惕,小心持續要錢要禮物的“相親者”,如遭到權益損害,要第一時間尋求法律幫助。此外,要提升婚戀平台的準入門檻,有關部門要嚴格審批手續,對可能存在亂象風險的婚戀平台,要禁止其上線經營。同時實行一票否決制,對于有過相關違法行為的經營者,勒令其所經營的婚戀平台下線,嚴重者列入禁止經營婚戀業務“黑名單”。

網上相親如何才能更靠譜

面對巨大的婚戀市場,一些交友平台過于追逐商業利益,明知無法提供所承諾的服務,卻設下“心理陷阱”,誘導青年消費。

雲南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專職咨詢師沐炜對婚戀平台常見套路進行破解:

花兩萬多元找伴侶後熱戀,結果想不到......

首先,平台創造理想化的伴侶形象,放大消費者的情感需求,讓他們相信付費服務更能找到理想伴侶;

接着,平台利用緊迫感和稀缺性,如告知某個很符合你要求的人對你感興趣,機會難得,以此增加消費沖動;

此外,還會讓消費者的社交圈變得封閉,消費者感到孤立無援時,會更依賴付費服務;

最後,紅娘會逐漸降低消費者的期望值,讓消費者覺得即使見面的真人跟“人設”不符,也是值得的。

“婚戀平台利用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誘導他們進行高額消費,了解這些手段可以幫助我們更加謹慎地選擇和使用相關服務。”沐炜說。

沐炜建議,年輕人擇偶要有理性、現實的期待,螢幕裡完美的人設往往是虛構的;面對催婚要保持冷靜,進行再三思考;增加社交活動,不依賴平台來建立人際關系;認真評估平台提供的收費服務、價格是否比對價值;保持警惕性,對相關服務平台多些了解、判斷。

金華市人民醫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首批注冊心理督導師施承孫提醒,年輕人應當樹立正确的婚戀觀。“一些年輕人有很高的擇偶标準,平台正是借此來制造焦慮、達到目的。其實戀愛不是簡單的兩性或容貌吸引,更不是金錢、門第、權位的攀附。戀愛是尋找志同道合、互相支援、互相幫助的終身伴侶。婚姻是一種責任,需要彼此奉獻、了解和關懷,需要兩個人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努力經營,這樣的婚姻才會幸福和長久。”施承孫說。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