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鮮電商各出“鮮活”招數,技術和規模或成盈利突破口

作者: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

4月底以來,沉寂頗久的生鮮電商行業再起波瀾:一方面,京東七鮮4月20日在北京宣布“全城送”,此舉被認為是為了對沖行業沖擊而推出的精品化服務;另一方面,盒馬在4月24日恢複了會員制度,同時統一了全國的免運費門檻,這被視為對此前激烈改革的回調。中國的生鮮電商行業正“摸着石頭過河”。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盡管生鮮配送的履約成本較高,但随着技術的進步和規模效應的展現,這些成本可以得到有效降低,生鮮電商的盈利空間仍然存在。

生鮮電商各出“鮮活”招數,技術和規模或成盈利突破口

(圖檔來源于網絡)

“全城送”玩家并不多

“晚上加班到11點才想起家裡的冰箱沒有庫存了,順手下單了一些蔬菜、水果,我還沒到家就已經送到了,這服務對于我們這些加班族來說真的很友好。”家住北京市東六環的李女士表示。

這是京東七鮮宣布全城送之後才能夠實作的場景。在這之前,生鮮電商行業能夠做到“全城送”的玩家幾乎沒有。人們耳熟能詳的山姆“全城送”和盒馬“雲超”,配送時效往往為隔日達、次日達,其配送效率更像是傳統電商。

而随着即時消費需求的日益增長,消費者對商品配送的速度與範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京東七鮮在北京宣布“全城送”,此次服務更新後,線上訂單配送服務将覆寫北京六環内所有區域,且配送時間将由8:00-22:00更新至8:00-00:00,全力保障市民“菜籃子”的正常配送。在七鮮内部,“全城送”被視為其在配送服務方面的一次重大更新。而在外部看來,這是京東七鮮為迎接行業競争所作出的對沖舉動。

最近幾年來,生鮮電商行業的競争日益激烈,衆多線下的商超巨頭也将觸手更多地伸向線上。公開報道顯示,山姆會員商店在2023年實作銷售800億元左右,其中線上銷售占比47%,與線下基本持平。

盡管上述資料沒有得到山姆方面的确認,但在2024财年第三、第二季度财報中,沃爾瑪中國均表示:“山姆業态及電商業務持續表現強勁。”而在一季度,沃爾瑪中國的電商業務淨銷售額實作增長54%。不可否認的是,線上銷售對于山姆業績的貢獻正逐漸增長,重要性也進一步凸顯。

而與七鮮業态極為相似的盒馬,早在一年多以前便宣布擴大配送範圍,新增“5公裡1小時送達”配送服務,此前盒馬的配送服務标準為“3公裡内30分鐘送達”。

“擴大配送範圍是搶占市場的好方式。”張毅認為,生鮮新零售企業通過擴大配送範圍,可以覆寫更多消費者,增加潛在客戶群體,這是提高市場占有率、拓展服務半徑和消費者範疇的一個好方法。與開設新店相比,擴大配送範圍具有更低的成本。

但京東的“全城送”對配送能力的要求顯然是極高的。張毅認為,京東七鮮能夠實作全城配送,主要依賴于京東物流在冷鍊方面的強大服務能力、前置倉政策以及強大的供應鍊管理。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京東能夠快速響應、縮短配送時間并提高配送效率。

盒馬再次推出會員制

配送履約能力無疑是京東的“獨門秘笈”,而“老對手”盒馬則再次在會員制上面下起了功夫。

記者梳理發現,盒馬的會員制可以追溯到2019年。随着Costco、山姆等會員制倉儲超市在國内走俏,國内生鮮電商開始蓄力,其中盒馬在2019年推出了極具競争力的付費會員服務,當年的會員年費定價為218元,低于部分同類型競争者,此舉讓盒馬成為國内會員制商超的主力競争者。

無條件免運費、贈送免費新鮮蔬菜、疊加優惠、會員專享折扣等福利的堆疊,使得盒馬在短短三年内吸引了近300萬名付費會員,占全體注冊會員數量的5%。彼時,僅會員費一項便為盒馬創造了超過5億元的年收入。

但在2023年,盒馬推遲上市計劃後,開啟了線上線下業務的重新布局。2023年10月正式啟動折扣化改革,首先對盒馬鮮生線下門店的5000餘款商品下調售價,普遍直降20%,并在門店設定了“線下專享價”。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專享價”甚至比會員價88折價格更低,這也引來盒馬X會員的不滿。

時任盒馬CEO侯毅在去年11月的盒馬新零供大會上解釋:“實體門店營運成本相對固定,但線上流量成本、物流成本同比例呈線性增長,相比線上,線下門店成本更低、價格優勢更明顯。”侯毅認為,新零售戰役的關鍵戰場在于實體店,若實體店能確定低價優勢,消費者自然會選擇回歸實體店消費。12月,盒馬确認取消X會員的辦理和續費,引發大量X會員“出走”。

而随着侯毅宣布退休,盒馬也開始調轉船頭,4月24日,盒馬宣布恢複X黃金會員、X鑽石會員開卡、續費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令消費者诟病的運費門檻政策也有所調整,北京、長沙、南京三地先前上調至99元的免運費标準現回調至49元;與此同時,包括深圳、廣州在内的20餘個城市,免運費門檻則由39元調整至49元。

對于盒馬重新開機會員制,有部分觀點認為,随着此前部分舉措被恢複,盒馬正在變回以前的盒馬,在創立之初被視為核心客戶的中産群體重新被重視了起來。

不過,這與過去盒馬的折扣化政策并不沖突。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會員店、超市、便利店等主流業态都有打折商品,折扣化和會員店業态沒有沖突。莊帥表示:“小店可以做折扣,大店隻能付費會員搭配折扣。這是全球零售業幾十年驗證的結果。”所謂的小店模式,其實就是盒馬奧萊和奧樂齊等折扣店模式,而莊帥口中的大店模式,便是山姆會員店模式。

生鮮電商各出“鮮活”招數,技術和規模或成盈利突破口

(圖檔來源于網絡)

生鮮電商盈利空間猶存

記者梳理發現,生鮮電商的生意确實“難做”,折戟沉沙的更是不在少數:“社群零售數字化第一股”每日優鮮,曾在全國開設超1500個前置倉,如今已經黯然退市;曾推出對标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的永輝超市,4年關店440家,近日還免去了2位副總裁的職務。相比之下,正處于迷茫期的盒馬,發力“全城送”搶市場的七鮮等,處境還算是過得去。此前也有行業從業者對記者直言:“這哪裡是電商,明明就是超市,賺的是零售的微薄利潤。”

而在張毅看來,生鮮電商的盈利空間仍然是存在的。“雖然生鮮配送的履約成本較高,特别是冷鍊成本,但随着技術的進步和規模效應的展現,這些成本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同時,由于生鮮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更高,他們可以接受相對較高的價格”。

中研研究院的研究資訊顯示,未來5年,網上購物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融合,本地生活各細分賽道還将保持5%-30%的高速增長,總規模有望超過38萬億元。另據《2024年中國生鮮行業市場分析報告》,2024年中國生鮮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将達到1.2萬億元。

張毅認為,生鮮行業的競争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過去一些生鮮平台經營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産品品質沒有形成競争力,口碑和說服力不足。未來,生鮮行業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别是針對需要高品質食品生活的人群。然而,由于冷鍊的特殊性,配送範圍仍會有所限制,需要綜合考慮冷鍊成本、配送成本和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等多方面因素。

行業人士分析稱,随着消費者對線上購買生鮮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以及供應鍊、冷鍊物流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生鮮電商的市場規模将持續擴大。未來,生鮮電商可能會通過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如應用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技術來優化供應鍊管理,提高産品品質和服務品質,進而提升消費者體驗和滿意度。這将有助于生鮮電商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脫穎而出,實作可持續發展。(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