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售食品為啥“藏”起配料表?涉及六必居、德芙、阿利雲廚等

作者:紅星新聞

你有沒發現

有時在網上購買食品

很難在網頁上找到配料表

商家為什麼要對配料表

遮遮掩掩呢?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詳情頁不顯示配料表

想看得找客服要

北京消費者李小姐對記者說,她想在某網購平台的六必居旗艦店購買老北京肉丁炸醬,但無論是商品、評價、詳情還是推薦頁面,都沒有配料表,李小姐隻好向客服索要。随後,客服發來了含配料表的産品包裝照片,配料表顯示含有山梨酸鉀等添加劑。“最重要的是有赤砂糖和白砂糖,我母親患有糖尿病,如果不是主動索要配料表,即便買回來了也不能吃。”記者登入六必居旗艦店,詢問客服為何不在介紹頁顯示配料表,但沒有得到任何答複。

網售食品為啥“藏”起配料表?涉及六必居、德芙、阿利雲廚等

網購平台很多店鋪商品頁面不展示配料表。資料圖檔

在另一個網購平台的德芙巧克力旗艦店,記者看到,德芙散裝巧克力喜糖詳細展示了營養成分、口味等,但也沒有配料表,如果消費者想看,可以要求客服提供。記者詢問客服為何不主動展示配料表,客服回複稱“後續會努力提升服務,讓您有更好的購物體驗”。

記者發現,許多購物平台未明示食品配料表,消費者索要時,客服反應不一,或痛快提供、或拖拖拉拉。如冷凍面企業阿利雲廚官方企業店,先推脫後遮企業名提供含七八種添加劑的配料表。記者在其他經銷商客服提供的配料表中發現,另一款速凍面條添加劑多達12種。

網售食品為啥“藏”起配料表?涉及六必居、德芙、阿利雲廚等

客服發來用手遮住企業名稱的配料表。資料圖檔

網購食品難尋配料表被吐槽

“盲”購食品有風險

知乎網友塔塔米:“我買的牛油火鍋底料,收到貨後才知道第二大成分是起酥油。”

北京消費者朱女士:“我買的豆制品的配料表竟然貼在泡沫箱蓋子内側。”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消費者要想得到配料表,除了主動向客服索要外,隻能碰運氣從購買過的網友提問或者從買家秀裡找。

網售食品為啥“藏”起配料表?涉及六必居、德芙、阿利雲廚等

不少消費者隻能在買家秀裡找配料表資訊。資料圖檔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營養學專家對記者說:“配料表對消費者選購食品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尤其是老年食品、糖尿病等專用食品以及嬰幼兒食品,不标示配料表對于消費者有潛在危險。比如麸質過敏、血糖超标、尿酸超标的人群,他們對成分有特殊要求。

消費者有事先知情權

線上銷售不标配料表涉嫌侵權

網購平台銷售的食品

未在詳情頁列出成分表

是否符合規定?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在回複網民留言中明确指出: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經營者銷售散裝食品,應當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标明食品的名稱、生産日期或者生産批号、保存期限以及生産經營者名稱、位址、聯系方式等内容。按照線上線下監管要求一緻原則,為確定食品安全,食品經營者無論線上上或線下銷售的食品,均應符合上述規定。

“消費者網購食品時,應該享有和線下購買完全一樣的權益,包括事先知情權。”科信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說,雖然食品包裝上肯定有配料表,但消費者的知情權應該在做出購買決定前給予保障。鐘凱認為,既然線下消費能看到完整的包裝資訊,那麼購物平台也應要求商家展示完整的配料表和營養标簽,應該與線下銷售保持一緻。

北京理道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久成對記者說:“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無論是線上銷售還是線下銷售,僅是營銷管道不同,作為食品經營者都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其經營活動在适用法律上是相一緻的。食品經營者應當對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标明配料表。”

王久成指出,《食品安全法》規定,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标簽,标簽應當标明成分或者配料表。王久成認為,預包裝食品經營者未向消費者标明配料表或成分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對此,消費者可以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投訴反映。

此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法》的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台購買商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如果網絡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的真實名稱、位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繼續閱讀